- 《蘇東坡傳》讀后感 推薦度:
- 蘇東坡傳讀后感 推薦度:
- 蘇東坡傳讀后感600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蘇東坡傳》讀后感【熱】
當(dāng)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蘇東坡傳》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東坡傳》讀后感1
今年國慶七天長假,奉老師之命借來厚厚一本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本是是想草草讀完草草了事,可不想自己被蘇軾命運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對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產(chǎn)生了無限的敬意。
我敬仰蘇軾,因為他無可比擬的才華。一說起蘇軾,就不能不提他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詩才。他的詩,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的激昂豪邁,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于筆端。透過東坡,我觸碰到中國文人飄忽的衣袂,聆聽到中國文化舒緩的脈動。
我敬仰蘇軾,因為他樂觀豁達的性格!俺梢财湓姡瑪∫财湓姟庇迷跂|坡身上再恰當(dāng)不過了!盀跖_詩案”讓人不禁感嘆: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蘇軾太有才華,鋒芒太露,原來與之為友的同道們也不會轉(zhuǎn)而排擠他,他也不會落的幾度外放他鄉(xiāng)的下常好在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他沒有郁郁寡歡,而是隨遇而安,創(chuàng)作才情與此同時也越發(fā)充沛。在密州,他寫出了公認(rèn)為最好的中秋詞《水調(diào)歌頭》,那動人的詞句和凄美的意境至今長盛不衰。
我敬仰蘇軾,因為他的浩然之氣。當(dāng)王安石變法過程中出現(xiàn)了種種弊端,蘇軾等人立刻提出反對,蘇軾利用他最擅長的武器--筆,寫出了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政治哲學(xué),也表示其個人之氣質(zhì)與風(fēng)格,其機智學(xué)問與大無畏精神,都顯然可見。隨后蘇軾反對變法失敗被貶至杭州,于是,他遠離了喧囂,回歸于清純空靈;他習(xí)慣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灑脫;他明白了如何應(yīng)對困難,才能做到寵辱不驚!耙稽c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蘇軾這一豪氣干云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fēng)!
誠如林語堂所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他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蘇軾的浩然之氣,也將如他的詩詞一樣永留千古!
《蘇東坡傳》讀后感2
在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可謂是幾千年來才一出的奇人,他曾這樣評價文壇的巨子:“李白,一顆文壇上的流星,在剎那之間壯觀驚人的閃耀之后,而自行燃燒消滅,這與雪萊、拜倫相似。杜甫則酷似彌爾頓,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長者,學(xué)富而文工,以古樸之筆墨,寫豐厚之情思。蘇東坡則始終富有青春活力。”“蘇東坡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厚和厚道,并沒有變得尖酸刻薄!
縱觀蘇軾的一生,在才華畢露的背后,幾度升遷的辛酸,卻只有他獨自品嘗。他一生為官,一生清廉,一生都在和大文豪、大政治家王安石斗智斗法。至于王安石的變法究竟是對是錯,我們暫且不管,但要和當(dāng)朝的得寵人物、位高權(quán)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顆博大的心斗那種善于剪除異己、心胸狹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許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氣的。類比蘇子由——蘇東坡的同胞弟弟,在才華上可能不及蘇軾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當(dāng)當(dāng),官職也扶搖直上,最終也能夠安享晚年。說到底,在于蘇軾面對邪惡、面對錯誤,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評的態(tài)度。也許富貴榮華、安寵榮辱,在他看來,只不過是一己的私欲,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奮斗目標(biāo)是定位在百姓身上的,他的雙眼更多關(guān)注的是他們的愉悅或是疾苦。只要他認(rèn)為變法脫離了實際,與救百姓于水火發(fā)生了抵觸,他就要反對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轄的州府里,這些所謂的強國措施,他概不搭理。
雖然蘇軾的人生道路上有許多的泥濘,可是從他的詩篇、他的文章以及他的生活見聞中,能夠發(fā)現(xiàn)他的人生態(tài)度是樂觀的,是積極向上的。即使是雙足深陷的時候,他依舊能唱著小調(diào),邀上三五個知心的朋友,享受生活的美好,他為娼妓題詩,他和和尚趣談,他為百姓求雨,他四處游歷。蘇東坡的詩詞良篇里,既能寫出《赤壁賦》這樣恢弘的文章,也能寫出“天涯何處無芳草”這樣富有深遠意義的詩句。
拿林語堂作結(jié)時的話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蘇東坡傳》讀后感3
一次又一次地走近東坡,一次又一次的被其吸引,沉醉,著迷。
書本的魅力是難以言喻的,盡管在校期間觀看過東坡的紀(jì)錄片,但我還是對于這本《蘇東坡傳》愛不釋手。喜歡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對東坡的愛,喜歡再這樣離東坡更近一些。
很小的時候就總的聽人哼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什么都不懂的年紀(jì),只是覺得:真是好聽……到了初中,開始要求背誦這首《水調(diào)歌頭》的時候,才初初知道了蘇軾,因為小小的時后背的只是些“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之類的詩句。到了這個時候,才算真的.了解了些許蘇軾。
不知道是怎樣一個人,可以既是“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又是“不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也只有東坡了。無奈那句“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他是個天才,獨得歐陽修的賞識,那時的他,可謂春風(fēng)得意,一帆風(fēng)順。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王安石變法卻將東坡拖入深淵,想要憑著滿肚子的才情去爭上一爭,并坦言自己如不抨擊時弊便“如蠅在口,比吐之為快”,如此東坡,還是愛的,這般剛直性格。如不知,寫一吐為快,便遭來了“烏臺詩案”,遭來了往后的漂泊。
東坡這一生,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初是被貶黃州,從當(dāng)初的春風(fēng)得意,到如今的潦倒落魄,東坡憑著他的樂觀,親自入田耕地,自建雪堂,作為吟詩作賦之所。甚至坐在村頭與村夫歡談。這樣的東坡,如何不愛!時有落寞,便是想要“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但第二日還是在家呼呼大睡。東坡啊東坡,為何如此可愛?
不似常人,自然,東坡并非常人,他每到一處,畢竟造福一處,不說東坡肉,就是從其在旅居武昌時上表向太守請求禁止民間殺嬰的野蠻風(fēng)俗,到于杭州治理西湖,成就了著名的“蘇堤春曉”、“三潭印月”,再到他在儋州建立學(xué)校,傳播儒教。
還記得讀《江城子》時的震撼,是的,是震撼,嘆東坡那句“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令人肝腸寸斷;又有羨,羨那句“不合時宜,唯有朝云能懂我”;之于弟弟那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其兄弟情深,可見一斑。
豁達是東坡,淡泊是東坡,可愛是東坡,真性情亦是懂破,如何能不愛東坡?
《蘇東坡傳》讀后感4
觀蘇軾一生,無法不對其才智贊嘆不已;而其言行、詩詞、幽默,無一不是其才智的體現(xiàn)。
蘇軾是幽默的。某次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xué)”時,引用《詩經(jīng)》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九”、“鳥”二字合成,實為嘲諷;后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奔词乖诒毁H至缺醫(yī)少藥的海南之后,對朋友僧人參寥的關(guān)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yī)藥,京師國醫(yī)手里,死漢尤多。”以此來告知朋友不必擔(dān)憂。
蘇軾是熱愛生活的。其余不必說,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說數(shù)樁。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后世。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蘇軾是感情豐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詞,“十年生死兩茫茫”,對其亡妻寄以情思,與其“大江東去”風(fēng)格迥異,凄婉哀傷。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銘》和《悼朝云》一詩中,均表達了深切情愛與傷痛,后來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蘇軾是剛直的。盡管有過數(shù)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詞風(fēng)。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群烏未可辨雌雄”,后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后,即寫詩兩首,隨后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蘇軾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無數(shù),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對其關(guān)愛有加。盡管不如意事眾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時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稱為過得快樂呢?
如林語堂先生所言,蘇東坡“象一陣清風(fēng)過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誰說不是呢?僅此感懷東坡居士這位曠古奇才吧!
《蘇東坡傳》讀后感5
斷斷續(xù)續(xù)的將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啃完,也終于讓宋詞的一位大家深深的引入自己的腦海中。他是一位偉大的詞人,親民的才子,廉潔的官員,還是一個讓人擔(dān)心的朋友。
蘇軾優(yōu)點多,文學(xué)上的,做官上的,生活各方面的,同時缺點很明顯,就是朝云索道破的滿肚子不合時宜。那么蘇軾這個人,已經(jīng)活生生的`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那獨特的個人氣質(zhì)令我這個后生不知道多少年的晚輩折服。對于蘇東坡,我覺得國士無雙來形容他,既恰如其分,又不粉飾過多。
說他是國士,畢竟他在北宋為官,而且擔(dān)任過吏部、兵部、禮部的尚書過。當(dāng)官便是要為百姓謀福祉,他努力的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標(biāo),卻終究差了一口氣。王安石變法造成的民不聊生,人竟相食,牢獄滿盈等現(xiàn)象,他花了一輩子時間去糾正,但終歸失敗。有悔么?他有悔,悔的是自己治下的百姓在豐收之年竟然會欠糧入獄,悔的是諫書十幾封中央?yún)s對新法弊端無動于衷?墒撬翘K軾,悔恨不可能阻礙的了他,相反,他所任官之處,無不輕稅,無不修建公共設(shè)施。這是以一己綿薄之力,去挽救頹唐的大宋一分。
說他是無雙。在此我特別想舉幾個例子,幾個讓所有中國讀書人聽了都會發(fā)自內(nèi)心的暢然一笑的故事。一是:在蘇東坡任翰林學(xué)士知制法期間,他擬了約有八百道圣旨,現(xiàn)在都收在他的全集中。無不鏗鏘有聲,妥帖工巧,簡練明確。圣旨的文字往往引經(jīng)據(jù)史,富有例證譬喻,這類文字,蘇東坡寫來輕而易舉。蘇東坡去世后,另一個人,姓洪,接他的職位。他對自己的文才頗自期許,他問當(dāng)年侍候蘇東坡的老仆,他比蘇東坡如何?
老仆回答說:“蘇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不用查書。
二是:有些低級官看見蘇東坡懲治腐敗的官,前去密告上級。蘇東坡告訴他們說:”這個你們不要管,這是我分內(nèi)之事。若許下級官兵控告上級官長,軍紀(jì)豈不蕩然無存。于是他也將此告密者一并懲處。
其他方面,不必我這后生多贅述,蘇詞一讀就了然。
讀完蘇東坡傳,核心是想到信念對人的重要性。蘇軾的信念是儒家的禮、道家的道、佛家的釋。正是因為他有這種心境,所以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在我眼中天下沒有一個不是好人!
恨王安石么,不,恨的是王安石的頑固以及盲目。
恨呂惠卿么,不,恨的事這般小人的無理取鬧。
淡泊的國士無雙。
《蘇東坡傳》讀后感6
一代國學(xué)大師林語堂寫蘇東坡傳,他說沒有特別的理由,只是以此為樂。我在圖書館遇到這本書時,出于對蘇東坡的敬佩與喜愛,拿來看看,再看是林語堂先生所著,更是來了興趣,這大概又是精神盛宴。
林先生講:蘇東坡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偉大的書法家,是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堅持己見者......看到這些描述,大家或許和我一樣,想要再一次去了解這位多才多藝,品性正直,深得大家所喜愛的大詩人。
本書共二十八章,從蘇東坡的童年寫到終了。讀林先生的作品讓你真正的理解什么叫:行云流水、妙筆生花、酣暢淋漓,閱讀的過程真是一種享受。
不過讀這本書,并不順利,文中摘錄了一些詩詞,遇到詩詞,不得不停下來想去弄明白詩詞的含義,所以目前還沒有讀完一整本。
蘇東坡的一生很曲折,也可以說很精彩。在他的一生中,有三任妻子,我最喜歡他與王弗的感情,只是他們在一起的時間太短暫,王弗身故后在蘇東坡的詩詞中,能感受到蘇東坡對王弗的'思念以及深厚的情感。
除了夫妻之情,蘇東坡與兄弟子由的感情也讓我特別羨慕和喜歡,兩人不只是兄弟,還是良師益友,如果有兩個寶寶,培養(yǎng)出他們那樣的感情,也無憾了。
書中還有一些育兒方法,比如:東坡小時候努力苦讀經(jīng)典名著,抄寫背誦;父母與孩子,晚輩高聲朗讀,老輩倚床而聽,幫小朋友糾正錯誤等,很多美好的小細節(jié),都值得細細品味。
一本傳記,有政治,有情感,有生活,有歡喜,有苦悶......閱讀的同時心情也隨著文字此起彼伏,合上書,回味無窮。
給這本書打9分:
推薦語:如果你身邊沒有一位讓你特別喜歡,特別敬佩,特別崇拜,特別欣賞的人,要不然你就喜歡蘇軾吧,你會變得謙卑,上進,同時,你會讓你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吐槽:還沒發(fā)現(xiàn),不過有個提醒,或許要準(zhǔn)備一本字典。
對我的指導(dǎo)意義:說一點,想培養(yǎng)一個優(yōu)秀的孩子,和寶寶一起成長,盡管還沒有。
《蘇東坡傳》讀后感7
他沒有李白一身白衣任意飄于雨霧間的仙氣,也沒有杜甫憂國憂民古樸筆墨中寄托的深厚情思,但他“大江東去”,“自比閑人”的豁達豪邁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林語堂先生說:“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币苍S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不錯,一提到蘇東坡,必會讓人感嘆這文人活得精彩,他擁有文壇上首屈一指的地位,政壇上的巧舌如簧,高瞻遠矚,著實是難得的才干,家庭中有一個有思想的父親,有肯為自己操勞的妻子。當(dāng)然,人生中難免會有波折,但貶謫途中的他,一直把著樂觀上進的心態(tài),讓他的人生又得到了升華。
他的詩詞不朽。“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月圓時的仰望,醉意中的苦悶,最后都化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親切祝愿,如茶香般的淡雅,如綢緞般的朦朧,讓這首詩的芳華緩緩流入人們的心田。筆鋒下的`百變,不得不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又是一千古不朽的佳作。赤壁戰(zhàn)場上的烽火狼煙,驚濤亂石;公瑾談笑風(fēng)生中的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在他的筆下淋漓盡致。蘇東坡,他有閨秀之細膩,浪子之氣概,詩詞的兩極變化,讓他成為世人口中的神話,不朽的經(jīng)典。
他的精神不朽,飽經(jīng)憂患拂逆,人性卻更趨溫厚,并沒有絲毫尖酸刻薄。在貶謫途中,難免會有苦悶與不滿,但經(jīng)心靈的洗凈后,都轉(zhuǎn)變?yōu)殛柟獾恼芰俊W员仍褐虚e人,心中可是何等的隨遇而安,他視一切痛苦為過往云煙,看淡世間凡俗,留給自己的只有心中的一方凈土和一抹斜陽。他一生清貧,為人坦蕩,處處為百姓著想,他對權(quán)利視而不見,只求自己舒服安逸,百姓安樂太平。他不像陶潛一樣把入仕途看作一生的抱負,他也比辛棄疾拿得起放得下,他始終富有青春活力,始終擁有浩然之氣。
“歸根結(jié)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了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世人都知道蘇東坡,但并非真正了解他,我也一樣,一本書不能真正詮釋一個偉人,也許一個偉人還犯過錯,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被記載,但他有公認(rèn)的不朽之作,不朽之人格,這是值得尊敬的。
我們懷念蘇東坡,懷念曾經(jīng)擁有他的一段歷史,更懷念他與世無爭的怡然自得,更懷念他將涓涓苦水和人生的壓抑融于筆尖下一股清流的不羈,我們將把這份懷念傳承下去,將他們成為不朽的佳話。
《蘇東坡傳》讀后感8
大約用了六個晚上讀完林語堂的《蘇東坡傳》,這六天總是想著蘇東坡入睡,念著蘇東坡醒來,特別充實美妙。
蘇東坡生于宋仁宗景祐三年,經(jīng)歷了仁宗、哲宗、徽宗,目睹了背誦由盛轉(zhuǎn)衰的經(jīng)過。了解蘇東坡的生平,也為我補習(xí)了宋代的消亡史。
蘇東坡這樣的人,多少贊美的語音形容他都是徒勞的。他多才多藝,愛好廣泛,他身處任何領(lǐng)域都能勝任,而且他善良坦蕩,這樣的人如何不受人敬仰,正如林語堂所寫,蘇東坡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xué)的`反對派,是瑜伽術(shù)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書中的幾處最令我難忘的地方想記錄下來,這讓我合上書本輾轉(zhuǎn)反側(cè),仰慕得睡不著覺。
在蘇東坡任翰林學(xué)士期間,擬了月八百道圣旨,圣旨無不鏗鏘有聲,妥帖工巧,簡練明確。往往引經(jīng)據(jù)典,富有例證譬喻。蘇東坡去世后,另一個人,接他的職位,對自己的文采頗自期許,他問當(dāng)年侍候蘇東坡的老仆,他比蘇東坡如何?老仆回答說:“蘇東坡寫得并不見得比大人美,不過他永遠不用查書!
林語堂好幽默,結(jié)尾時的人道主義精神真是讓人忍俊不禁,作者夸獎別人批評別人的語音都是那么耐人尋味,就像蘇軾本人一樣。如果人人說話都那么幽默該多好。幾年前讀過《林語堂傳》,林語堂不僅愛寫作,還愛研究,發(fā)明中文打字機,這點很像蘇軾?烧缌终Z堂自己所說,評價一個人要蓋棺定論的,蘇軾直到人生落幕之時都不曾讓人民有半點非議,林語堂在南洋大學(xué)過于貪腐,晚節(jié)不保,這點作者似乎忘記學(xué)習(xí)蘇東坡了。
在學(xué)生時代也學(xué)過一些蘇軾詩文,那些趣聞軼事也曾聽老師講過,可都感受不深,甚至于對不上號,這次讀了傳記才深刻體會到蘇軾一生大起大落,每首詩詞的創(chuàng)作背景之不同,不能只停留在理解詩詞本身的意思上。
我也想到,老師在課堂上眉飛色舞地談?wù)撎K軾多么偉大,學(xué)生很可能是無動于衷的。有沖擊有感受,必須要親自體會,讀他的傳記、背他的詩詞,道聽途說是左耳聽右耳冒的。學(xué)習(xí)只能主動。
以史為鏡,以人為鏡,很高興人生能有六天晚上是和宋朝的一位文學(xué)家共度的,我愿傾注更多的時間繼續(xù)了解他。這本書是借的,也成為我秉燭夜讀的原因。
《蘇東坡傳》讀后感9
小時的我,不知為什么,可能是因為嘴饞吧,別人一提的蘇東坡這位大師,我就不由自主的聯(lián)想到了一道可口的名菜??東坡肉。那時喜歡他,就因為這道不知與她有沒有關(guān)系的菜。那時的我幼稚、無知,通過讀了這本書以后,我才開始了解他,了解了一位世人稱贊、推崇的偉大人物。
蘇軾,宋仁宗景?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出生,于徽宗建中靖國元年逝世。蘇洵之子,字子瞻,號東坡,其第蘇轍,字子由,父子三人占唐宋八大家中三席之地。蘇東坡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xué)的反對派,是瑜伽術(shù)的修煉者,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逝世飲酒成癮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
這些是我了解的蘇東坡的一些文學(xué)常識。的確,就像書中所言,要了解一個已經(jīng)死去一千多年的人,并不困難,因為他的一切在我們的眼中已成定數(shù),他的命運如何,他遇事時如何處理,以及他的一些秘密,都已顯現(xiàn)在我們面前。但了解一個人,不僅是在表面上,最重要的是了解他的精神所在。
蘇東坡感受敏銳,思想透徹,,作為勇敢,決不為本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他并不精于自謀,但卻富有民胞物與得精神。他對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但自己卻覺得富比王侯,這正是“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吧!
酒,好像是古代文人的莫逆之交,幾乎每一位都性嗜酒,如:李白、陶淵明、杜甫……數(shù)不勝數(shù),所以,蘇東坡也不例外,他也飲酒自樂,在微醉未醉之時,有作文自娛。他的詩詞文章,都是自然流露,順乎天性。這樣高尚的精神有誰不喜歡,有誰不向往,我想,這也正是他受中國歷代那么多人熱愛的理由之一吧。
蘇東坡,一個歷代以來的多才多藝的天才,他超于的不僅是文學(xué),更是生活態(tài)度、處事方法的超越。作為個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種東西剎那之間的表現(xiàn)是永恒的精神在剎那間存在軀殼之中的形式,所以他生活的輕松、自在。
天才蘇軾,全才蘇軾。
《蘇東坡傳》讀后感10
還記得瞿boss說要讀《蘇東坡傳》,然后我沒讀。這是背景。我可親可敬的母親到學(xué)校找班主任的時候,說她自己在讀,結(jié)果被瞿boss狠狠地諷刺了一頓。所以,我就讀了。
當(dāng)然,那么厚一本書,那么多章節(jié),自然不可能一一有感而發(fā),也許是讀前半部分比較認(rèn)真,就大部分談前面的了。
李白,一個文壇上的流星,再剎那之間壯觀驚人的閃耀之后,而自行燃燒消滅,正與雪萊相似。杜甫則酷似彌爾頓,既是虔敬的哲人,又是仁厚的長者,學(xué)富而文工,以古樸之筆墨,寫豐厚之情思。蘇東坡則始終富有青春活力。--當(dāng)然,這句話給我的印象最深,后面還有許多的評論,我也就不一一打上去了。不說李白和杜甫的評論,蘇東坡的評論我還是覺得比較不錯的'。一生的才華,經(jīng)歷坎坷,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宋代讀書人的一生,這也是我們讀它的原因,當(dāng)然有生動形象這一方面,也是了解宋的一個途徑。
當(dāng)然,蘇東坡和王安石之間的事情那是不得不提的。至于王安石的變法究竟是對是錯,我們暫且不管,但要和當(dāng)朝的得寵人物,位高權(quán)重的宰相相逆而行,用一顆博大的心斗那種善于剪除異己,心胸狹窄的小人,在封建的宋朝,也許真的是需要一番勇氣的。類比蘇子由—蘇東坡的同胞親弟,在才華上,可能不及蘇軾的十分之一,更或是百分之一。但是他一生平平安安,妥妥當(dāng)當(dāng),官職也扶搖直上,最終也能夠安享晚年。說道底,在于蘇軾面對邪惡,面對錯誤,有敢于提出,敢于批評的態(tài)度。也許在他看來,只不過是一己的私欲,這是十分卑微的事情,他的人生,他的奮斗目標(biāo)是定位在百姓生上的,()他的雙眼,更多關(guān)注的是他們的愉悅或是疾苦;只要他認(rèn)為變法脫離了實際,與救百姓于水火發(fā)生了抵觸,他就要反對到底,甚至于在他管轄的州府里,這些所謂的強國措施他概不搭理。他決心爭論變法,可見他永不放棄的性格!
無論是榮居高位,還是落魄南荒,蘇東坡給后人的印象,或瀟灑出塵,或安靜自守,或童趣未泯。我的老師是對蘇東坡的印象不錯的,當(dāng)然我也是。讀完這本書,當(dāng)然有些累,但也感覺了解蘇軾了。
《蘇東坡傳》讀后感11
詞如其人。他的豪邁眾所周知,故而他不經(jīng)意間所流露的溫柔和深情,才更為動人。
蘇軾十六進京赴考,雖因考官的失誤只得摘取榜眼,但事實上,他卻是那個真正的狀元,稱其“鬼才”不足為過。貶至黃州時,那一首《赤壁賦》掀起了文學(xué)史的驚濤駭浪,拍碎了多少詩人“風(fēng)花雪月”、“無病呻吟”的美夢。晚年的蘇軾,有“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的狂傲和老當(dāng)益壯的豪情,亦有“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蕩氣回腸的氣勢和超脫瀟灑的神韻。
文如其人——他是浪漫之詩人,豪放之詞家,超脫之文人。他的豪邁眾所周知,故他的溫柔和深情才更為扣人心扉。一首《江城子》,字字悲涼,句句斷腸,無奈“十年生死兩茫茫”,讀來令人無語淚漣漣。一直以來,蘇軾在人們眼中,幾乎成了“樂觀”的代名詞,似乎他流露出的情感中有一絲悲哀都是令人詫異的。殊不知他也是人,而非仙非神!靶≤幋,正梳妝”,恍然間,他記起了亡妻梳妝時的嬌美,他都記得,他沒有忘。即使相隔十年,相隔陰陽兩界,他都沒有忘。辛酸淚,無處訴,月夜孤身一人,身居他鄉(xiāng),哭成此詞,何人不感慨?何人不動容?
蘇軾的人格魅力難以琢磨,他像一個熔爐,將“儒”、“佛”、“道”三種看似截然不同的.思想巧妙地鍛煉融合在一起。他積極入世、憂國憂民;不計得失,信奉眾生平等,卻又認(rèn)為死生是相生相成,追求內(nèi)心平和。然而,要清楚蘇軾究竟是怎樣做到的,我們就不得不提“烏臺詩案”。
“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蘇軾的弟弟蘇轍如是說!盀跖_詩案”,他被小人誣陷,雖死罪可免,但卻活罪難逃。一貶至黃州,二貶至余杭,三貶至瓊州。瓊州即海南,宋時仍是荒夷之地,名副其實的天涯海角。貶,再貶,貶至無可再貶之地。問起:“恨否?”他只是笑著:“何為恨?眼前見無一個不是好人”!把垡娞煜聼o一個不是好人”。我不是蘇軾,也無法真正明白,這一句看似輕描淡寫的話后,究竟有多少的情感在其中。這是種對自己,對小人的釋然、包容,而其中又有刻在他骨子里的積極、樂觀與曠達;蛟S還有些什么。但是,由一個被迫墜入深淵的人說出這樣的話,我的感受只有震撼和千萬分的心疼。
蘇軾有情有愁,他是個俗人;他的思想是汲取了世間精華,又仿佛脫離紅塵。世人皆說李白是騰飛成仙,陶淵明是遁土化靈,他們都是“仙靈”。然而蘇軾不一樣,至始至終,他都在人間。
《蘇東坡傳》讀后感12
蘇東坡,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一樣意司馬光盡廢新法,而是主張穩(wěn)健行事,凡事皆從是否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實際效果出發(fā),不去阿附迎合,不為“新法”或“舊制”所囿,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蘇東坡一向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是他卻風(fēng)光霽月,高高超越于蠅營狗茍的政治勾當(dāng)之上。他不伎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nèi)槐磉_心之所感,至于會招致何等后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蘇東坡以儒家思想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長,奉儒而不迂執(zhí),好道而不厭世,參禪而不虛佞。處順境時不驕惰逸樂,在逆境中能隨遇而安,用樂觀、灑脫的態(tài)度堅持對人生、對完美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實現(xiàn)從現(xiàn)實人生到藝術(shù)人生的轉(zhuǎn)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滿藝術(shù)審美情趣的人生,并體此刻他豐富多彩的文學(xué)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訴人說,每逢皇帝陛下舉箸不食時,必然是在看蘇東坡的文章。即便在蘇東坡貶謫在外時,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詩到達宮中,神宗皇帝必當(dāng)諸大臣的感嘆贊美之。但是皇上對蘇東坡的感嘆贊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蘇東坡一向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蘇東坡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這正是我們太多的讀者喜愛他的緣故。近千年來人們不會從內(nèi)心愛慕一個品格低劣無恥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
文學(xué)上萬古不朽的美名,還是在于文學(xué)所給與讀者的'快樂上。蘇東坡的作品能使歷代人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學(xué)風(fēng)尚掩沒,甚至歷久彌新,是具有一種我們稱之為發(fā)乎肺腑的“真純”。
此刻我最為欣賞的是他那真純且有無盡趣味的《定風(fēng)波途中遇雨》:“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蹦阍跄懿灰鈺L(fēng)雨過后不必須有完美的天空是一種境界;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樣見彩虹是一種境界。但是現(xiàn)實中很少有人像東坡那樣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其實,這才是生命最高的境界,這是用充滿洞察力目光蔑視困境時才能擁有的真純和趣味!
《蘇東坡傳》讀后感13
書還沒看完,慢悠悠的翻著。林語堂這本書原就是用英文寫的,張振玉譯筆還算不錯,但粗糙之處也隨處可見,比如卷一第一章處:
一天,蘇東坡寫信給朋友說:"我一生之至樂在執(zhí)筆為文之時,心中錯綜復(fù)雜之情思,我筆皆可暢達之。我自謂人生之樂,未有過于此者也。"這段文字殊為怪異,而后在網(wǎng)上搜索出一篇天涯高手的文章,才知道原文應(yīng)為:“某生平無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自謂世間樂事無踰此者”。
還有一處BUG連那位天涯高手也未提到,卷二第七章埋伏筆,"中岳嵩山崩陷",到第九章呼應(yīng),已變成"南岳華山山崩"。此兩處究竟就是何處出錯,就是翻譯錯還就是原稿錯,抑或就是校對錯,恐怕需要找英文原版來查了。但就是"南岳華山"本身就就是個錯誤,華山好像從來不曾被稱為"南岳"過吧。
且丟開這些小破綻不說。
蘇東坡的盛名傳播了將近一千年,時人稱道,后人敬仰,一方面就是因他天縱其才,在詩,文,字,畫各個領(lǐng)域都出類拔萃;另一方面,他的人格魅力,政治立場,哲學(xué)修養(yǎng)也極其貼合中國人的理想。為這么一個完人做傳顯然不太討巧,再加上史料豐富評論一邊倒,這本傳記的"新意欠奉"也在情理中。林語堂在序言中說,"我認(rèn)為我完全知道蘇東坡,正因我了解他,我了解他,就是正因我喜愛他。"既然在蘇軾身上寄托了自己的人生觀,偏愛之心更不加掩飾。
卷二寫蘇東坡壯年經(jīng)歷,與王安石的糾葛占了好長篇幅,在"王安石變法"和"拗相公"兩節(jié),王安石就是主角,蘇東坡反而成了小配角,這兩個章節(jié)似乎游離在全書之外。林語堂貶低王安石,我看目的倒不就是為抬高蘇軾,更多就是他想表達對歷史的看法。包括對司馬光的褒揚也就是如此。歷史其實無所謂真相,政治也很難分辨清濁,好比一面鏡子,每個人照去都就是不一樣的'面目。這一部分能夠跟柏楊的書比照著看,那就是兩種完全相左的意見。跟蘇軾不一樣,王安石從來都充滿爭議,歷史上就是這樣,到這天還就是這樣。
林語堂自己也就是個爭議人物,但就是他的才情倒還算公認(rèn)的。這本蘇東坡傳,時不時也有沁人心脾的妙語出現(xiàn)。比如正看到卷三第16章就有這么一句:
倘若哲學(xué)有何用處,就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
之類的還有很多,但就是沒了前后文,單看就少了好多味道。
《蘇東坡傳》讀后感14
《蘇東坡傳》是林語堂先生眾多作品中其中一篇,我自認(rèn)為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作品,而他所有作品都是需要我們細細品味,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其中精華。就如同一壺好茶,需要我們坐下來好好去品嘗,才能讀出其人生哲理,如同一瓶好酒,甘甜純美,讓人留連忘返。一直都知道蘇東坡是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就像他所寫詩一樣豪邁、大氣凜然。當(dāng)然我也是非常喜歡他。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無可比擬才華。一說起蘇東坡,就不能不提他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詩才。他詩,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激昂豪邁,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生哲思……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于筆端。透過東坡,我觸碰到中國文人飄忽衣袂,聆聽到中國文化舒緩脈動。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樂觀豁達性格。“成也其詩,敗也其詩”用在東坡身上再恰當(dāng)不過了!盀跖_詩案”讓人不禁感嘆: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要不是蘇東坡太有才華,鋒芒太露,原來與之為友同道們也不會轉(zhuǎn)而排擠他,他也不會落幾度外放他鄉(xiāng)下常好在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樂天派,他沒有郁郁寡歡,而是隨遇而安,創(chuàng)作才情與此同時也越發(fā)充沛。在密州,他寫出了公認(rèn)為最好中秋詞《水調(diào)歌頭》,那動人詞句和凄美意境至今長盛不衰。而在他晚年身處嶺南蠻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也正是蘇東坡明朗豁達心境寫照。
我敬仰蘇東坡,因為他浩然之氣。當(dāng)王安石變法過程中出現(xiàn)了種種弊端,蘇東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對,蘇東坡利用他最擅長武器——筆,寫出了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其中包括他自己政治哲學(xué),也表示其個人之氣質(zhì)與風(fēng)格,其機智學(xué)問與大無畏精神,都顯然可見。隨后蘇東坡反對變法失敗被貶至杭州,于是,他遠離了喧囂,回歸于清純空靈;他習(xí)慣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灑脫;他明白了如何應(yīng)對困難,才能做到寵辱不驚!耙稽c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 蘇東坡這一豪氣干云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千里雄風(fēng)!
誠如林語堂所說:蘇東坡已死,他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是他心靈喜悅,是他思想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蘇東坡浩然之氣,也將如他詩詞一樣永留千古!
《蘇東坡傳》讀后感15
蘇東坡,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一樣意司馬光盡廢新法,而就是主張穩(wěn)健行事,凡事皆從就是否有利于國計民生的實際效果出發(fā),不去阿附迎合,不為“新法”或“舊制”所囿,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
蘇東坡一向卷在政治漩渦之中,但就是他卻風(fēng)光霽月,高高超越于蠅營狗茍的政治勾當(dāng)之上。他不伎不求,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評臧否,純?nèi)槐磉_心之所感,至于會招致何等后果,與自己有何利害,則一概置之度外了。
蘇東坡以儒家思想為本,又能博采佛道之長,奉儒而不迂執(zhí),好道而不厭世,參禪而不虛佞。處順境時不驕惰逸樂,在逆境中能隨遇而安,用樂觀、灑脫的態(tài)度堅持對人生、對完美事物的追求。因此他得以實現(xiàn)從現(xiàn)實人生到藝術(shù)人生的轉(zhuǎn)化,使他的坎坷境遇化作充滿藝術(shù)審美情趣的人生,并體此刻他豐富多彩的文學(xué)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具有諷刺意味的就是,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告訴人說,每逢皇帝陛下舉箸不食時,必然就是在看蘇東坡的文章。即便在蘇東坡貶謫在外時,只要有他的一首新作的詩到達宮中,神宗皇帝必當(dāng)諸大臣的感嘆贊美之。但就是皇上對蘇東坡的感嘆贊美就正使某些大臣害怕,必使神宗在世一日,使蘇東坡一向流放在外,不能回朝。
蘇東坡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更趨溫和厚道,并沒變成尖酸刻薄。這正就是我們太多的讀者喜愛他的緣故。近千年來人們不會從內(nèi)心愛慕一個品格低劣無恥的`作家,他的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
文學(xué)上萬古不朽的美名,還就是在于文學(xué)所給與讀者的快樂上。蘇東坡的作品能使歷代人人愛讀,而不為短暫的文學(xué)風(fēng)尚掩沒,甚至歷久彌新,就是具有一種我們稱之為發(fā)乎肺腑的“真純”。
此刻我最為欣賞的就是他那真純且有無盡趣味的《定風(fēng)波途中遇雨》:“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fēng)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你怎能不意會--風(fēng)雨過后不必須有完美的天空就是一種境界;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樣見彩虹就是一種境界。但就是現(xiàn)實中很少有人像東坡那樣在雨中依然微笑,依然“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其實,這才就是生命最高的境界,這就是用充滿洞察力目光蔑視困境時才能擁有的真純和趣味!
蘇東坡異常坎坷的一生,也就是豁達樂觀的一生。他那種身處逆境卻始終持續(xù)“成固欣然,敗亦可喜”的超然達觀,像他的詩詞文章一樣千載有余情!經(jīng)萬古流不盡!
【《蘇東坡傳》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蘇東坡傳讀后感05-28
《蘇東坡傳》讀后感05-11
《蘇東坡傳》讀后感09-03
《蘇東坡傳》讀后感【精】05-05
蘇東坡傳讀后感【精】05-14
《蘇東坡傳》林語堂的讀后感07-14
林語堂蘇東坡傳的讀后感07-13
林語堂《蘇東坡傳》讀后感09-01
【熱】《蘇東坡傳》讀后感07-03
【熱門】《蘇東坡傳》讀后感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