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國讀后感(3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現(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品三國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品三國讀后感1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弊鰹槿魏我槐緮⑹鋈龂臅鴣碚f,無疑是最好的詩,也是三國歷史最好的寫照。三國,短短的一百年的歲月,不知道為我們的童年留下多少美麗的記憶,赤膽忠心,一心為匡復漢室,最終遺恨于白帝城的劉備、雄心大志,耗盡一生精力,只為統(tǒng)一中國的曹操、鞠躬盡瘁,只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的諸葛亮,哪一個不是我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偉大人物,三國給我的影響可以說是巨大的,只要是關于三國的一切東西,我都會想辦法弄到手,游戲啦、書啦都是我每天的精神糧食,可說我的生活是在三國中醞釀出來的。
自從接觸到易中天的《品三國》系列之后,我對三國的許多看法都悄然驟變,以前,我都以為自己已經(jīng)把三國演義的歷史背的滾瓜爛熟了,自認是三國通,可是在看到易中天解讀三國這段歷史的時候,愕然發(fā)現(xiàn),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無知和幼稚,就像我們讀書越讀的越高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懂得其實很少,甚至完全曲解了。三國不僅僅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也是一段值得大家來慢慢品讀的故事。
曹操,一個在我印象中是個大奸大惡之人,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完全不把當時的漢獻帝放在眼里的奸臣,可是通過易中天的分析之后,確實不可否認的是,曹操的的確確稱得上是三國時代的大英雄。曹操不僅把當時顛沛流離的漢獻帝接到許昌,而且還幫助沒落的東漢王朝建立起一定的威儀,盡管這對已經(jīng)行將就木的`大漢王朝來說已經(jīng)是無所謂的了。此外,曹操也把戰(zhàn)事頻繁,導致百姓生靈涂炭的中國北方給平定了,這絕對是一項功績,當然這背后確實千千萬萬的人所奠下的和平和安寧。曹操有功也有過,就拿他屠徐州的百姓為例,這就是不可取的例子,史書上的說法是“泗水為之不流”,可想而知死了多少的人。
當然,有人會為曹操辯護,三國是個戰(zhàn)亂的年代,戰(zhàn)爭殺人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曹操卻為了報復而屠城就是他的不對了。事后曹操也為此事深感愧疚,所以在之后的官渡之戰(zhàn)的時候,也把白馬的百姓遷走,以免遭到袁紹的報復而慘遭滅頂之災,這也算是一種補償了吧。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同時,也鼓勵大力生產(chǎn),使到東漢連年戰(zhàn)爭所帶來的破壞和生產(chǎn)力的下降,得以有個喘息的機會。曹操鼓勵屯田,屯田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用在軍糧可是這也使到原本荒蕪的土地得以發(fā)展,就像易中天在《品三國》中說的,“當曹操在豐衣足食的事后,袁紹在北方吃桑葚,袁術在淮南吃河蚌,沒有桑椹和河蚌吃的,就吃人”,“所謂大災人相食”,三國表面看起來非常的波瀾壯闊,也孕育出許多的英雄,可是哪一個不也是踩在尸骨上慢慢走出來的?
曹操的一生疑點重重,曹操的殺荀彧和崔琰更是令人所不齒。荀彧作為曹操幕后的功臣,一直受到曹操包括同僚的尊敬和愛戴,三國志中許多問題之后,總少不了荀彧的看法和建議,曹操基本上都采納了,所以曹操和荀彧的關系可說是挺不錯的,不過就像易中天所說的一樣,他們倆還是在政治路線上發(fā)生了碰撞,而碰撞的結果是荀彧被殺,史書上的說法是“以憂薨”,就是猶豫而死的意思。荀彧作為曹操集團的“諸葛亮”確實和諸葛亮極為相似,荀彧和諸葛亮我認為都是“理想主義者”,就是硬要把不可能的任務給做完,硬是要把死馬當活馬醫(yī),就是要恢復大漢王朝。荀彧正是因為看上了曹操有恢復漢室的能力和心意,所以才棄袁紹奔曹操,希望曹操能重整東漢王朝。
曹操早期可能是有匡復漢室的心意,可是漸漸的就沒有了,可是荀彧的心還在,所以盡管曹操已經(jīng)變卦了,可是荀彧始終還是要維護漢室的,所以在曹操封魏公的問題上持反對意見。曹操隨著功勞越來越大,野心也慢慢的大了起來,曹操完全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東漢王朝給廢了,可是曹操卻不想背負這個篡國的罪名,所以一直到進魏王之后,再也沒有窺視帝位了。我覺得曹操最終沒有稱帝,也許是念在荀彧的請份上,曹操不可能看不出荀彧投奔他的原因,更不會不知道荀彧絕對不會贊成他稱帝,因此曹操封了魏王之后,也就罷手了。
曹操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和軍事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中流露出他對人才和人生的感慨和追求,《短歌行》更是其中的代表作。曹操的詩和蘇東坡的詩可說是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他們的詩總是那么大氣磅礴,氣吞山河,讓人宛如置身在詩中描繪的意境當中,深深感動。
品三國讀后感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做為任何一本敘述三國的書來說,無疑是最好的詩,也是三國歷史最好的寫照。三國,短短的一百年的歲月,不明白為我們的童年留下多少美麗的記憶,赤膽忠心,一心為匡復漢室,最終遺恨于白帝城的劉備、雄心大志,耗盡一生精力,只為統(tǒng)一中國的曹操、鞠躬盡瘁,只為實現(xiàn)自我的夢想的諸葛亮,哪一個不是我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偉大人物,三國給我的影響能夠說是巨大的,只要是關于三國的一切東西,我都會想辦法弄到手,游戲啦、書啦都是我每一天的精神糧食,可說我的生活是在三國中醞釀出來的。
自從接觸到易中天的《品三國》系列之后,我對三國的許多看法都悄然驟變,以前,我都以為自我已經(jīng)把三國演義的'歷史背的滾瓜爛熟了,自認是三國通,可是在看到易中天解讀三國這段歷史的時候,愕然發(fā)現(xiàn),自我以前的想法是多么的無知和幼稚,就像我們讀書越讀的越高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自我懂得其實很少,甚至完全曲解了。三國不僅僅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也是一段值得大家來慢慢品讀的故事。
曹操,一個在我印象中是個大奸大惡之人,一個挾天子以令諸侯,完全不把當時的漢獻帝放在眼里的奸臣,可是經(jīng)過易中天的分析之后,確實不可否認的是,曹操的的確確稱得上是三國時代的大英雄。曹操不僅僅把當時顛沛流離的漢獻帝接到許昌,并且還幫忙沒落的東漢王朝建立起必須的威儀,盡管這對已經(jīng)行將就木的大漢王朝來說已經(jīng)是無所謂的了。
此外,曹操也把戰(zhàn)事頻繁,導致百姓生靈涂炭的中國北方給平定了,這絕對是一項功績,當然這背后確實千千萬萬的人所奠下的和平和安寧。曹操有功也有過,就拿他屠徐州的百姓為例,這就是不可取的例子,史書上的說法是“泗水為之不流”,可想而知死了多少的人。
當然,有人會為曹操辯護,三國是個戰(zhàn)亂的年代,戰(zhàn)爭殺人是不可避免的,可是曹操卻為了報復而屠城就是他的不對了。事后曹操也為此事深感愧疚,所以在之后的官渡之戰(zhàn)的時候,也把白馬的百姓遷走,以免遭到袁紹的報復而慘遭滅頂之災,這也算是一種補償了吧。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同時,也鼓勵大力生產(chǎn),使到東漢連年戰(zhàn)爭所帶來的破壞和生產(chǎn)力的下降,得以有個喘息的機會。
曹操鼓勵屯田,屯田的主要目的當然是用在軍糧可是這也使到原本荒蕪的土地得以發(fā)展,就像易中天在《品三國》中說的,“當曹操在豐衣足食的事后,袁紹在北方吃桑葚,袁術在淮南吃河蚌,沒有桑椹和河蚌吃的,就吃人”,“所謂大災人相食”,三國表面看起來十分的波瀾壯闊,也孕育出許多的英雄,可是哪一個不也是踩在尸骨上慢慢走出來的?
曹操的一生疑點重重,曹操的殺荀彧和崔琰更是令人所不齒。荀彧作為曹操幕后的功臣,一向受到曹操包括同僚的尊敬和愛戴,三國志中許多問題之后,總少不了荀彧的看法和提議,曹操基本上都采納了,所以曹操和荀彧的關系可說是挺不錯的,可是就像易中天所說的一樣,他們倆還是在政治路線上發(fā)生了碰撞,而碰撞的結果是荀彧被殺,史書上的說法是“以憂薨”,就是猶豫而死的意思。荀彧作為曹操集團的“諸葛亮”確實和諸葛亮極為相似,荀彧和諸葛亮我認為都是“夢想主義者”,就是硬要把不可能的任務給做完,硬是要把死馬當活馬醫(yī),就是要恢復大漢王朝。荀彧正是因為看上了曹操有恢復漢室的本事和心意,所以才棄袁紹奔曹操,期望曹操能重整東漢王朝。
曹操早期可能是有匡復漢室的心意,可是漸漸的就沒有了,可是荀彧的心還在,所以盡管曹操已經(jīng)變卦了,可是荀彧始終還是要維護漢室的,所以在曹操封魏公的問題上持反對意見。曹操隨著功勞越來越大,野心也慢慢的大了起來,曹操完全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東漢王朝給廢了,可是曹操卻不想背負這個篡國的罪名,所以一向到進魏王之后,再也沒有窺視帝位了。
我覺得曹操最終沒有稱帝,也許是念在荀彧的請份上,曹操不可能看不出荀彧投奔他的原因,更不會不明白荀彧絕對不會贊成他稱帝,所以曹操封了魏王之后,也就罷手了。
曹操不僅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和軍事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中流露出他對人才和人生的感慨和追求,《短歌行》更是其中的代表作。曹操的詩和蘇東坡的詩可說是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他們的詩總是那么大氣磅礴,氣吞山河,讓人宛如置身在詩中描繪的意境當中,深深感動。
品三國讀后感3
他,手持一柄鵝羽扇,微閉雙眼,有序地指揮著戰(zhàn)斗,成就了一場場聞名的戰(zhàn)爭;他,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只為心中的一片忠心,不畏任何險阻;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在亂世中稱“奸雄”,一步步成就了他的霸業(yè),也留下了一篇篇精美的詩歌。
手持羽扇的他,跟隨劉備打江山,他心中一直對劉備抱滿了感激之情。“先帝不以臣卑鄙”讓他將所有才華計謀向劉備貢獻,助劉備打贏了一場場實力懸殊的戰(zhàn)爭。足智多謀的他,熟知天文地理,更能呼風喚雨,他將自身光芒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赤壁一戰(zhàn),戰(zhàn)前,他草船借箭,聰明的帶走了曹軍極大量的箭,戰(zhàn)時,他再次大顯神威,呼東風,燃曹船,大敗曹軍,那冉冉升起孔明燈正是他榮譽的象征。巧擺八陣圖,智取成都,空城計等,無一不是他智慧的結晶。尤其是七擒七縱孟獲,諸葛亮通過七種不同的方式,包括正面對戰(zhàn)、離間計、感動招降敵軍將領等,一一擒拿了孟獲,令孟獲心服口服,這也應征了他的那句話,以德服人才能真讓人服;力服必有后患!熬瞎M瘁死而后已”,歷代人們都這樣贊揚他,真是名副其實,他哪怕重病在臥,還想出了木偶退兵,錦囊殺魏延等計謀,如此人才,令我們不得不敬畏佩服,他,就是諸葛亮。
一柄青龍偃月刀,是他獨一無二的標志,無數(shù)敵人被他斬于赤兔之下。桃園三結義之時,他的壯志豪情便盡顯無疑。丹鳳眼,臥蠶眉,面如重棗,勾勒了他俠肝義膽的面容。他是一位勇猛的戰(zhàn)將,溫酒斬華雄,是他的成名之事,更是他鐵血之心的展現(xiàn)。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忠”,他雖身降曹營身在曹營心在漢,他為了劉備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只因他內心對蜀國的熱愛。乃至他后來的千里走單騎,都是一片忠心指引著他無畏前進,他的忠和義,在亂世中是絕無僅有的,他也可謂智勇雙全,善讀《春秋》的他,水淹七軍,大破敵軍的陣腳,也讓他的威望越來越來高。著名的刮骨療傷中,他不畏疼痛,擺設酒宴,直接伸出手來,當華佗說道:“我下手后很疼,請將軍忍耐”時,他便道:“隨意你弄,我豈會和世間的俗人一般怕痛呢!”,當華佗割開他的'皮肉,一直深到骨頭處,骨頭已經(jīng)發(fā)青了,華佗用刀刮骨的聲音十分清晰,軍帳上下全都掩面失色,他卻無視手臂的失血刮骨之痛,邊喝酒吃肉邊高興的下著棋,毫無痛苦之色,這不可不謂堅韌,他,就是關羽。
望梅止渴,這個因他而產(chǎn)生的故事,凸顯了他的狡詐,但也展現(xiàn)了他的聰明。他是一個實干家,曾行刺董卓,矯詔聚諸侯討伐董卓等諸多事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他,心懷壯志,想要成就一方霸業(yè),他排除眼前的障礙,一步步走上了征途。煮酒論英雄之時,他說劉備與他是并世英雄,將劉備嚇得不輕,逼走了劉備。本可以稱帝的他,一直未廢帝,作為一位英雄何須以帝位而勞累自己,這也是劉備沒想到的。不僅如此,他還是一位大軍事家,作為奸雄,他不輕易向敵人吐露己方的信息,袁紹的謀士許筱夜晚見他時,許筱問到:“您的軍隊中尚存余糧約多少?”他答道:“可以支撐一年!痹S筱又笑著說:“恐怕未必!彼阋辉倨垓_軍中糧食還有余:“可支撐半年”,許筱拂袖而去:“我以誠心投奔,你竟欺騙于我。”他不得不到:“可支撐三月!痹S筱大聲說道:“不要騙我,糧食已經(jīng)沒有了”。從此便可看出他的狡詐。官渡之戰(zhàn),一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爭,正因他的奸詐多謀而造就。他雖狂妄一些,但也真實,他說,如果天下沒有他,不知幾人稱王,這不是大話,稱帝的袁術,便被他滅了,而后來蜀國也終敗于魏國。他也是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詩人,《龜雖壽》便吐露了他內心的壯志,還有諸多精美詩篇,都是他留給后世的重要遺產(chǎn),他,就是曹操。
品完人物,再聯(lián)系體會下三國的時代背景,東漢末年,政局動蕩,君主昏庸,天下諸侯一并而立,天下局勢紛亂,常年的戰(zhàn)爭讓人民痛苦不堪,各路英雄有的特別無知,不會重用人才,而有的英雄心懷壯志,卻無法實現(xiàn),當時最先出世的幾位公認的英雄,又有幾個在三國鼎立之時有所作為,好像只有劉備和曹操,劉備一心復國,只為他熱愛的漢室,對祖國統(tǒng)一的深深期盼,而且他也十分體恤人民,深得民心,但無奈軍事上雖有諸葛亮,卻總有些不順利,反觀曹操,他為人被世人所鄙視,稱他為“奸雄”,但他心中的壯志卻能按他的意愿步步實現(xiàn),這與他內心尚存的良好品格也是息息相關的,同時再看其文化風采,曹氏父子三人都是為人熟知的杰出的詩人、文學家,在三國時代能做到如此,不得不令人佩服。三國出英雄,亂世之中,有這些人物,為世間增添了百味,令后世的人回味無窮。
諸葛亮、關羽、曹操,三個人物,各有不同的精神,有聰慧機智,有忠心耿耿,有追求成功,這無一不是他們的特點,細品他們的故事,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感受三國背景,體會世間百味,讀三國,益處多多。
【品三國讀后感】相關文章:
品三國作文02-22
品三國讀后感07-28
《品三國》讀后感05-15
品三國讀后感06-10
品三國的讀書心得04-27
《品三國》讀后感 15篇07-22
《品三國》讀后感8篇06-18
品三國讀后感(精選15篇)09-23
品三國讀后感15篇09-02
《品三國》讀后感14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