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鯨》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鯨》教學反思1
《鯨》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組的第一篇精讀課文,與其余三篇課文是全冊中唯一的一組說明文。于我而言,這篇課文的教學很有挑戰(zhàn)性。
《鯨》是一篇常識性說明文,這類課文較之其他類型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文章的說明方法較多:列數(shù)字、作比較、打比方等,對鯨的特點進行了一一說明。同時,本文還有一大特點——作者準確用詞,形象描述,采用多種方法說明事物特點的表達方式。
我執(zhí)教的是《鯨》的第二課時,如何調(diào)動五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進行了思考——把方法掌控在“趣”上。有了這樣的想法,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也就有了主旨。
第一環(huán)節(jié):激趣導入,鞏固生字。我通過播放視頻,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告訴學生:只有不停地問,才會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很多科學家、發(fā)明家從小都愛提問。對事物保持興趣是學習的關鍵。然后引入課題,同時,利用電子白板書寫功能聽寫生字。
第二環(huán)節(jié):畫思維導圖,整體感知。思維導圖在這幾年我都有訓練學生,很多孩子還做得很有興趣,根據(jù)思維導圖,孩子們發(fā)現(xiàn)按一定的順序?qū)懳恼,可以體現(xiàn)說明文具有的條理性。
第三環(huán)節(jié):聚焦鯨的特點,領悟說明方法,感受說明文特點。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處理成了三個部分,講解“大”以及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拓展讓學生比較。老師這有一支筆,哪位魔術師能通過作比較的方法讓它變長。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例子嗎?孩子們說到了我的身高對比,課堂上笑聲一片,趣味萌動;講解“重”以及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時,我特意列舉了身邊的例子,讓學生形象感知。然后讓學生在不同的句子中揣摩用詞的準確性是說明文的一大特征。
課堂末尾,我告訴孩子們,盡管鯨受到了國家及國際機構相關法律的保護,但人類的貪婪之心不止,保護野生動物的過程就只會漫長而艱難。我希望從你,從我,從大家做起,拒絕購買野生動物產(chǎn)品,為保護鯨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課堂在最后,由“趣”變得嚴肅,學生們倡議要保護鯨。
一直以來,我重視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既注意自己語言表達的.規(guī)范,又注意及時糾正學生語言表達的錯誤,讓學生盡量把語言表達的準確完整。我還注意板書規(guī)范、書寫工整。但是,在面臨《鯨》這樣語言邏輯性強的文章時,我覺得自己語言功底還是有待提高。
而這節(jié)課還存在著一些其他不足之處,例如,對于學生當堂產(chǎn)生的問題,沒能很好把握得利用,對文章深層次的理解掌握得不夠好,隨機應變的能力有待提高。學生回答問題舉手不是很積極,對學生回答問題的評價偏重于客觀公正,而鼓勵的話語少些,教學活動忽略了學困生的參與和接受能力。這些方面,在今后的說明文教學中,我將繼續(xù)探索,繼續(xù)進步。
《鯨》教學反思2
這是一篇常識性說明文,這類課文較之其它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有關鯨的種類、進化過程及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學生對鯨這種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動物當然是感興趣的,但如何避免將常識性課文上成常識課,是設計教學的難點。教學介紹知識為主的課文,不僅要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更要讓學生學習課文是怎樣介紹這些知識的,進而學習作者的語言和表達方法。
這篇課文,學生在讀一遍后,往往覺得他什么都懂了,課文再沒有吸引人的地方了。如果我們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頗有耐心地引導學生一步一步、一段一段去分析、理解,學生的學習熱情肯定會被刻板的教學程序所消解。為了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獲得切實的言語訓練,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開課,我先以故事激趣,故事大意是:龍王要舉辦魚類大賽,鯨卻不能參加。講完故事后,讓學生思考:鯨為什么不能參加魚類大賽?以此激活學生的已有知識,如鯨不是魚類等;接著我問學生還想不想了解更多關于鯨的`知識,誘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情;然后讓學生帶著這種迫切想了解這種動物的心情,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
自學之后,我又設計了小組討論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自選內(nèi)容、自選形式,合作匯報。不規(guī)定匯報的內(nèi)容和形式,就是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了學生的自主積極性。在接下來的交流過程中,讓學生們用他們最擅長的本領、最喜歡的方式來交流匯報,讀一讀、講一講、畫一畫、演一演真是各顯神通。交流、討論實際上就是在口語交際,在討論中培養(yǎng)學生積極地說、認真地聽,并且能夠吸納別人的見解,促進自己思維的前進。
學完課文之后,我設計了藍貓?zhí)詺鈫柎鹳,一人扮藍貓?zhí)釂,其余學生扮淘氣搶答,鞏固所學知識。在結束課之前,我又創(chuàng)設情境將今天的知識介紹給你的家人或鄰居小朋友聽,并讓學生演練。這樣學生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口語交際的能力,培養(yǎng)了良好的聽說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
總之,這節(jié)課我通過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豐富多采的活動中學習、運用語文,以老課文實踐了新課標的要求。
《鯨》教學反思3
《鯨》是一篇精讀課文,是一篇介紹“鯨”形體特點、種類和生活習性的說明文。課文很簡單,學生能很快地掌握課文資料及相關的說明方法,如列舉數(shù)字、比較、舉例、比喻說明等。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使學生了解鯨的一些知識,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同時,透過學習該文培養(yǎng)學生探索動物世界的興趣。
一、查資料,探索鯨的世界
在教這篇課文時我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習。首先讓學生透過各種渠道查閱鯨的相關資料,對鯨的各個方面有充分了解,并在小組內(nèi)進行交流。學生查的資料十分豐富,他們的資料已充分證明鯨是哺乳動物,很快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上課時,我讓他們進一步交流并用一句話把他們資料中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一句告訴給大家。孩子們的匯報面之廣已遠遠超出課文資料。有的孩子查到了鯨的不同種類,并透過圖片說明須鯨與虎鯨的區(qū)別。有的孩子查到了鯨的史祖,并對鯨的史祖的生活狀況展開討論……
二、巧板書,理清文章線索
然后我板書了課題《鯨》。板書時我把題故意寫成兩條“魚”的形狀,帶孩子們進入海洋世界。課題《鯨》也寫得很大,經(jīng)觀察孩子們說出鯨的一大特點——“大”。這也是第一自然段的關鍵。按照這樣的方式我讓孩子們迅速在課文中找出鯨的其他特點并上臺板書。不一會“鯨的演變”、“鯨的種類”、“鯨的食物”、“鯨的呼吸”等就出此刻黑板上了。
三、放手讀書,自讀自悟
之后同學們自由學習自己喜歡的段落,并找出各段中作者運用的寫作方法。第一個孩子說他喜歡學習“鯨的睡眠”部分,因為他喜歡睡覺。
于是喜歡睡覺的孩子都和他一齊朗讀這一部分。學習“鯨的演變”這一部分時孩子們在課文中找出了鯨的生活痕跡:從陸地到淺海再到海洋。
學習“鯨的食物”這一部分時我讓女孩子讀須鯨部分,男孩子讀齒鯨部分,這樣突出了須鯨的溫柔,齒鯨的兇猛。學習“鯨的呼吸”時我出示了兩個剪紙:一個是又粗又直的紙條,另一個是又細又高的,“聰明的漁夫”——孩子們一下子記住了鯨噴出的水柱并由此學會辨別鯨的種類。
在教學此部分時我穿插讓學生說出作者使用的寫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想象發(fā)揮
最后我讓孩子們選一個自然段用筆畫出他們喜歡的鯨的樣貌,務必讓人一看就明白畫的是哪個自然段,是鯨的哪個特點。孩子們都畫得很好。大部分孩子畫的是“鯨睡覺、“鯨呼吸”、“鯨的種類”。對于比較難于用畫表示的“鯨是哺乳動物”,有個孩子先畫了個大大的鯨,然后在它身下畫了個小小的.鯨,十分形象。在畫“鯨的食物”時,有的孩子在鯨的前面畫了許多慌忙逃命的小魚小蝦,畫面生動搞笑。
本課后的作業(yè)是寫一篇《我是某某鯨》的小作文,作文中要說明鯨的相關特點。
五、反思
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學習的用心性很高,因為課前充分查閱了資料,所以我本以為他們難以理解的部分如“鯨是哺乳動物”他們一下子就理解了?春⒆觽兊漠嬕裁靼姿麄円呀(jīng)學懂了這篇課文。教學中有些不足之處:如在學文與找寫作方法部分有些脫節(jié),留給孩子們畫的時間也不夠,對較難畫的段落沒有充分指導。
透過教學本文我最大的收獲是原先以為較枯燥的說明文也能讓孩子們樂學、愿學,看來只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多動腦筋,就能讓各種類型的課文變得生動并容易學習。
《鯨》教學反思4
《鯨》是我參加“全國科學教育課堂教學展示觀摩活動”所上的一節(jié)課。大家學校作為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承擔了“科學素養(yǎng)在課堂教學中的體現(xiàn)與滲透”的實驗課題。經(jīng)過近兩年的教學實踐,大家以為,在課堂教學中,科學教育的四個層次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應該以學科知識教學為手段,提倡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因此,本課的教學在設計上我亦在這方面有所突出。
《鯨》選自人教版教材第九冊。文章通俗易懂,段落清晰明了。作者緊緊抓住鯨的特點,采取列數(shù)字、舉例子、作比較等多種說明方法對鯨的形體、進化、種類和生活習性四方面內(nèi)容作以介紹,是一篇難得的既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又可以學習語文多種說明方法的科普說明文。
一、突出語文特點,滲透科學素養(yǎng)
在語文課的教學中,大家始終牢記:語文課是姓“語”的。所以在教學中,既要注重突出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又要使科學精神品質(zhì)、科學方法、科學知識和科學態(tài)度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得以無形的滲透。以本節(jié)課為例,課文內(nèi)容通俗易懂,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在內(nèi)容上做過多的糾纏,進行繁瑣地分析理解,從而把它上成一節(jié)自然常識課(也就是大家現(xiàn)在所說的科學課)。而是要以課文為例子,緊緊抓住語言文字,通過多媒體演示及多種形式的大聲讀增強學生對鯨的感性認識;通過“鯨家族信息發(fā)布會”的特殊形式使書面語言得以內(nèi)化,以此增強學生對鯨的理性認識,從而使學生對鯨這個龐然大物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并樂意自己主動地作進一步的研究,這才是大家的最終目的。
二、強調(diào)個性大聲讀,體現(xiàn)科學素養(yǎng)
大家都知道:“一千個讀者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對同一篇課文都有各自不同的見解,而加入自己的感情地大聲讀其實就是學生對文本的外化理解,大家當然應該尊重這種可貴的個性。其實,感情大聲讀應是受到文章的感染,與課文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后的自然流露,達到“其言皆若出之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之吾之心”。通過大聲讀不僅使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韻律美,同時把語言文字化作鮮明的視覺形象在現(xiàn)在學生面前,喚起學生的想象,激發(fā)學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讓學生與作者與文章產(chǎn)生共鳴。比如在讓學生讀出鯨很大這一特點時,我力求做到不拿自己的標準來要求學生,而是要他們“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只要能讓大家感受到鯨很大就可以”,這樣不使學生受到書本的限制,而是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盡量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對于同一個內(nèi)容,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學生也就必然會在這自己自由讀自悟中感受著大聲讀的樂趣,個性得到了發(fā)展,對語文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雖然有些孩子讀得讓大家這些大人聽來覺得不敢恭維,但是充分尊重大家的個性,這不就是一種科學態(tài)度的體現(xiàn)嗎?
三、實施對話教學,融入科學素養(yǎng)
我國千年以來形成的師道尊嚴使老師學生之間缺少一種和諧的交流看法,而課堂上老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把課堂變成教師的一言堂,那必將使學生失去對知識的主動探求欲望,從而造成其科學精神品質(zhì)與科學態(tài)度的缺失。眾所周知,****、平等是對話教學的第一法則,沒有****與平等,老師學生之間是無法對話的。因為對話的現(xiàn)代意義不僅僅是狹隘的語言交談,而且是老師學生雙方各自向?qū)Ψ匠ㄩ_精神品質(zhì)和彼此接納。由于學生的生活閱歷、知識水平、領悟能力、審美情趣、看問題的角度等各不相同,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對文本和言語的感知、理解都會有所不同。所以,大家應創(chuàng)設盡可能多的機會讓盡可能多的學生說出自己的觀點、考慮、疑惑,讓學生之間彼此思想碰撞,言語爭辯,從而達到知識共享、經(jīng)驗共享、智慧共享、情感共享的美妙境界,讓每一個學生在生動的語文課堂上錘煉語言,展示內(nèi)心,張揚個性,體悟真情,為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實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大化和最優(yōu)化。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本著一種與學生共同交流看法、共同學習、共同研究的態(tài)度,真正走到學生中間,實現(xiàn)老師學生間的平等對話,把課堂變成“學堂”,使老師學生成為學習的伙伴,讓學生們感受到,老師是在和大家一起研究學問。這應當是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科學精神品質(zhì)與科學態(tài)度的滲透吧。
應該說,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并沒有故意“討好”科學教育而把語文課與其進行生硬地捆綁。我覺得,語文課堂上其實時時處處都在體現(xiàn)著科學教育,而大家的實驗就是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對其中所蘊含的科學成分進行進一步的挖掘與整合,從而使大家的課堂更富有科學的氣息,更具有生機和活力!
點評
我以為,劉學金老師上的這節(jié)語文課《鯨》是一節(jié)老師學生互動、和諧快樂的對話課,是一節(jié)潤物細無聲的科學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課,更是一節(jié)體現(xiàn)陶行知先生的關于“教學合一”思想的`課!饿L》本篇課文是一篇說明文,說明文的特點就在于它的知識性、通俗性和生動性,而劉學金老師的教與這個特點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也就決定了他的科學的教學方法。所以,如果讓我講“科學教育如何走進主課堂”,我覺得,在這一節(jié)課上體現(xiàn)得最好的、最充分的就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大家可以把本節(jié)課的教學看成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學習課文的第一段。在這段中,大家可以深切地體會到劉老師讓學生理解式的學習方法,從以下三方面可以看出:1、播放錄像,讓學生理解鯨的形體特點,也就是抓住特點;2、在老師學生對話的理解中,讓學生理解到說明文的寫作特點;3、在老師學生的互讀當中,讓學生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所以,他在第一段的處理上,“理解”兩個字是非常突出的。如果說在第一段中是讓學生接受一些什么東西的話,那么,就是老師切切實實地指導學生去讀,去理解。
第二,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劉老師讓學生自得式的學習方法。特別是在“鯨家族信息發(fā)布會”中給學生提出的三個建議,一是通讀內(nèi)容,二是抓住重點,三是大膽發(fā)揮。而且,老師還啟發(fā)學生以各種不同的身份去表達,這實際上就是陶行知先生談到的“教學合一”中的如何教學生去學,劉老師這個設計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這樣一個建議,其實是老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學搭設了一個平臺,給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非常寬松的學習空間,學生的潛能就能夠在老師這樣的指點下充分地釋放出來,他們才能各自找出自己的方法,并運用這些方法。比如,兩個學生以對話的形式表達,這其實就體現(xiàn)了學生的合作;再比如,其中三個學生的分角色表演,他們想唱就唱,想說就說,我以為,這是學生一種靈魂的激發(fā);還有的學生在理解鯨的睡覺特點時,以一頭虎鯨的身份來說,這充分表現(xiàn)了學生的入境與體驗。這些方法都是大家自己找出來的,自己去表現(xiàn)出來的,學生創(chuàng)造了這些方式去學習,他在以后遇到問題時也就一定會用這些方法去解決。所以,這也就是孟子所講的“自得”,也就是大家眾多的教育家所說的“自用”。所以,在這部分的處理中,老師是真真正正地引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造,這也是在劉老師的這一節(jié)課中最值得大家去研究和深思的。
《鯨》教學反思5
這一教學片斷我主要是遵循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實施旨在充分調(diào)動和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我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自主活動中,在積極思維中,達到自悟自得。
一、 凸現(xiàn)鮮明形象,促進學生自悟
小學生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閱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學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中事物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教學中我變以理性認知為主為以感性體驗為主,采用一些必要的的中介手段凸現(xiàn)事物的形象,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換成了栩栩如生的立體畫面,既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調(diào)動了他們情感的參與,使他們實實在在奪領悟到鯨呼吸的特點。如演一演:以手掌為鯨,加之語言的描述,演示鯨呼吸的全過程,將靜態(tài)的文字變成動態(tài)的形象,使學生獲得了真切的體驗。又如畫一畫:動手畫一畫不同種類的鯨噴氣形成的不同水柱,變“話”為“畫”,再以自己語言進行介紹,又變“畫”為“話”,從中體驗語言文字的表現(xiàn)力和鯨呼吸的特征。再如比一比:巧妙引導學生將花園里的噴泉與鯨噴氣形成的水柱進行比較,使事物的形象更鮮明,本質(zhì)更突出。這樣,學生的理解會更透徹,體驗也更深刻。
二、 落實自主閱讀,促進學生自得
羅杰斯曾說:“自由程度不同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遍喿x本是個性化的行為,而把學生捆起來齊步走的做法,泯滅了學生的個性,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天賦,也違背了小學生的“選擇性”,教學中,我讓學生享有充分地閱讀自主權和選擇權,經(jīng)歷一個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習得的過程。如情感的自我選擇:說說你對鯨哪一方面的生活習性最感興趣或印象最深?為什么?內(nèi)容提要的自我選擇:讀讀課文,說說鯨的呼吸有什么特點?方法的自我選擇:用你最擅長或最喜歡的方式來展示和介紹鯨某一方面的特點。伙伴的自我選擇:自己想辦法或與別人合作。練習的自我選擇:自己確定畫某類的一頭大鯨或小鯨。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拓展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還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xiàn)和發(fā)展。這種自主選擇正是學生自主意識、自主行為、自主能力的具體現(xiàn)。
《鯨》教學反思6
前幾天,我執(zhí)教了這篇《鯨》這篇課文,課文介紹了鯨四方面的生活習性。因為小學生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閱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學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中事物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促進自悟。所以在教學中我變以理性認知為主為以感性體驗為主,采用一些必要的的中介手段凸現(xiàn)事物的形象,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換成了栩栩如生的立體畫面(課件相機展示),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調(diào)動了他們情感的參與,使他們實實在在領悟到鯨的生活習性的特點。如演一演:以手掌為鯨,加之語言的描述,演示鯨呼吸的全過程,將靜態(tài)的文字變成動態(tài)的形象,使學生獲得了真切的體驗。又如畫一畫:動手畫一畫不同種類的鯨噴氣形成的不同水柱,變話為畫,再以自己語言進行介紹,又變畫為話,從中體驗語言文字的表現(xiàn)力和鯨呼吸的'特征。再如比一比:巧妙引導學生將花園里的噴泉與鯨噴氣形成的水柱進行比較,使事物的形象更鮮明,本質(zhì)更突出。這樣,我們學生的理解更透徹,體驗也更深刻。
本課教學最后,我還讓學生以《鯨的自述》為題說一說,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又激起了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鯨》教學反思7
本課教學分兩課時,在第一課時先讓學生學習兩岸的風景和湖中的美景,方法是在學生通讀了全文后找出描寫美麗景色的句子,并用—劃出來,再讓學生通過品讀每一句來體會作者描寫的優(yōu)美的兩岸風景和湖中的美景,然后在第二課時學習小潔愛護環(huán)境的句子來體會小潔美好的心靈,在學生邊讀的時候邊用橫線劃出,再通過讀來體會。采用分兩條線進行教學的方法,通過初讀,學生就能感受到文中風景的優(yōu)美和小潔美好的心靈。
針對本課特點,我在教學第一課時時,先讓學生欣賞課本插圖,然后說感受。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觀察,欣賞能力。在教學中,力圖從學生的自主發(fā)展和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本真出發(fā),通過想象,對比等方法。讓理性的文字變得感性,使學生享受到了審美的樂趣。在反復的讀和說中使學生感受小湖和山石的優(yōu)美,文中描寫山石的`句子是本課的重點之一,我讓學生先理解"這邊,那邊"兩個詞語。再通過引導和啟發(fā)進行想象說話,用"那邊的山石像—————————,這邊的山石像————————"來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同時也更好的理解了文本。在理解"湖水像一面鏡子,映出了藍天、白云、還有變化的山巒。"這句話時,我讓學生主動思考,說說類似的句子。從而接觸學習比喻句。
《鯨》教學反思8
《鯨》是一篇常識性的說明文,較之其他類型的課文知識性較強.課文介紹了有關鯨的大小,種類,進化過程及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
這篇課文很簡單,學生在讀一遍后,往往覺得他什么都懂了,沒有吸引人的地方了.如果此時引導學生一步一步,一段一段去分析,理解,學生的學習熱情肯定會被刻板的教學程序消解的干干凈凈.為了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獲得切實的言語訓練,我在課堂上設計了很多生動的'環(huán)節(jié),比如看圖片,吸引住了學生.我充分尊重學生自主性,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他的學習成果.如,同學們通過讀每一段,總結鯨的特點,并找出與之相關的句子.鯨生活習性這一部分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展示,可以把自己當成鯨來介紹.可以畫出來,可以表演,可以談感受,在鯨吃食時,學生把鯨描繪的活靈活現(xiàn),在鯨睡覺這一部分,學生的畫更能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充分展示學生個性,特長,也使學生理解更透徹,體驗也更深.他們自主選擇正是他們自主意識,自主行為,自主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
《鯨》這篇課文,最重要一點是要讓學生感知說明的方法.我利用小黑板上板書第一自然段填空的內(nèi)容,故意將數(shù)字擦去,改成"很重""很大""很長"等模糊的概念,讓學生下課后與原文對比,體會不同的表達效果.學生通過比較很容易發(fā)現(xiàn),用上具體數(shù)字,能更清楚,更準確地了解鯨的特點.舉例子,作比較,比喻等作用同理了.關于寫作技巧這東西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對文中說明的方法,讓學生感知就可以了,我們不能貼標簽,硬灌輸.
在理解須鯨與齒鯨特點不同時,我采用表格形式,讓學生從"牙齒""吃食""呼吸時的水柱"三方面填表對比,一目了然.并在理解"呼吸""睡覺"時采用簡筆畫,學生直觀地理解了課文.做到了語文與美術,語文與數(shù)學的整合.
《鯨》教學反思9
上完《鯨》這一課,回憶起同學們那生動有趣的“鯨的自述”,我非常激動。激動之余,我也產(chǎn)生了一些感觸。
首先,我覺得,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有利于他們自學習慣的養(yǎng)成。在教學中,我先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第四自然段,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以便下面幾個自然段的學習。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是可行的,學生樂在其中,充分發(fā)揮了潛力,真正做到了低耗高效。同樣是這一課,幾年前我也上過,用的是逐段講解的方法,不僅耗時,而且低效。
還有一點,恰當?shù)厥褂弥庇^形象的教學手段,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堂課上完之后,還有不少學生圍著我轉,要我再播放課件給他們看,說是還看不過癮。我想,直觀形象的教學,不僅是低年級,高年級學生也是很喜歡的。
另外,本文出現(xiàn)了一些常見的說明方法,但對小學生來說,顯得較為陌生。由于這些說明方法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我便在適當?shù)臅r機讓學生初步認識。希望這對他們?nèi)蘸蟮膶W習有所幫助。
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在學完這一課后設計的有關鯨的小報,真是讓人嘆為觀止。他們在小報中介紹了抹香鯨、嚙齒鯨、藍鯨……可見他們對鯨興趣濃厚,課后查找了大量的資料,對鯨的了解還真不少!這樣的學習,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效果的確不錯。
不過,我也在反思,《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它,既讓學生學到有趣的動物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能否有更好的教法或?qū)W法,讓學生獲益更多呢?
在教學《鯨》這一課時,我讓學生通過填表畫水柱,展示鯨的睡覺過程這一系列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基本了解鯨的生活習性及特點;然后讓學生找找本文的說明方法,最后在班上組織一個“巨鯨演講團”,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鯨,以鯨的口吻向大家介紹。這就是我在上《鯨》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我覺得,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有利于他們自學習慣的養(yǎng)成。在教學中,我先重點指導學生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以便下面幾個自然段的學習。同時,發(fā)揮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上做了大膽而有效的嘗試,將課文3~~7自然段都交給學生依照自學提綱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自學,做到有的放矢。所有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課堂學習之中。最后的小組匯報時,讓學生做小小的解說員,借助教師給出課件的輔助,順利地完成講解的任務。
上完后,感覺到有些教學目標已落實了,如:學生已了解課文內(nèi)容,也學會了幾種說明方法,但有些教學目標卻沒有好好地落實到課堂中,具體如下:
一、學生基本懂得列數(shù)字,打比方這兩種說明方法,也明白這些說明方法的好處,但對“舉例子”這種說明方法卻理解得不是很好,以后在上說明的文章時,說明方法一定要好好讓學生再理解。
二、在設計《鯨》這一課時,我雖結合了單元導讀的要求(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并試著加以運用)和課后思考題來設計教案,但卻忽略了這一點,就是學習說明文章時,還要抓住課文的要點,如:這篇說明文每一段開頭一句話有什么用,是什么意思,作者怎樣寫這些特點的,段的結構怎樣等,我沒有把這些內(nèi)容設計在我的教學課堂中。
三、上完課后,我雖有讓學生進行仿寫,仿照文中的說明方法寫“鯨的自述”,更有助于學生去認真觀察。
通過教學本文我最大的收獲是原來以為較枯燥的說明文也能讓孩子們樂學、愿學,看來只要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多動腦筋,就能讓各種類型的課文變得生動并容易學習。
《鯨》教學反思10
上周四,語文教學進行到了第三單元——說明文,第一篇課文是《鯨》。文章側重于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運用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語言精煉平實。針對課文特點和本班學生實際,我在課前設計了自主學習卡,提前讓學生利用自主學習卡的問題進行自學,課上邊交流邊展開課文內(nèi)容的探究。
我從五個方面安排了課文的步驟:
一、在課堂中,我主要借助自主學習卡上了題目,串起來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探究。先從整體上了解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的鯨,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認知。然后從第二自然段開始逐步分析。在了解鯨的進化過程時,我先出示了一張鯨的身體結構圖,上面清晰地顯示出鯨各部分的樣子和名稱,然后讓學生找到它進化過程:陸地—淺!Q螅兓脑蚴黔h(huán)境的改變,使得鯨由陸地經(jīng)歷漫長的時間最終來到海洋。
接下來通過比較須鯨和齒鯨的不同,了解鯨的種類,進食,呼吸的特點,配以插圖讓學生對書中講述,有了直觀的認識,并做動作模仿須鯨和齒鯨進食的樣子,感受它們的不同。對于鯨的`睡覺,根據(jù)課文描述畫出示意圖,從學生畫的情況看,有的只畫出一條,有的畫出睡覺時的方向錯誤,我?guī)ьI學生再讀句子,共同糾正正確的示意圖。
二、課文內(nèi)容探究完成,由第一自然段的填空形式,引出運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再找一找還有什么說明方法,通過學生找,再發(fā)現(xiàn)運用了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三、通過出示課后第3題,學生讀,發(fā)現(xiàn)每句中加點詞能否去掉,并說明理由,讓學生明白說明文還需注意用詞的準確、嚴謹。
四、針對課后資料袋中的內(nèi)容,讓學生了解鯨的現(xiàn)狀,由于人類的捕殺,鯨的數(shù)量急劇減少,種類更是瀕臨滅絕,培養(yǎng)學生保護海洋動物的意識。
五、拓展作業(yè):從中選其一完成小練筆:
1、為海洋館寫一段關于鯨的解說詞。
2、以鯨的口吻做一個自我介紹。
3、以“我不是魚”為題寫一篇短文。
4、利用課后資料袋中提供的材料寫一篇保護鯨的倡議書。
課程結束,回想一節(jié)課的學生反饋,自主學習卡的使用率,正確率很高,學生根據(jù)提示的問題,能夠從文章中找到相關的內(nèi)容,加以探究。并讓學生以“鯨”的口吻講述鯨的進化過程,學生除了講述出過程,更加入自己的創(chuàng)新,如以與讀者交談的口吻來改寫。
除此以外,我還讓學生根據(jù)須鯨和齒鯨進食的不同,做動作體會,以畫示意圖的方式,了解鯨睡覺時的樣子。對于說明方法,讓學生回憶之前學過的說明方法有哪些,從文中一一找出標注,了解說明方法的作用。說明文用詞的嚴謹也必須讓學生了解,并能應用于自己的說明文習作中。最后的拓展資料和作業(yè),對學生繼續(xù)深入了解鯨提供了方法。
《鯨》教學反思11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云煙萬里,佳話千載!奔冋嬗颜x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于春秋時期楚國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故事。《伯牙絕弦》講述了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摯情誼令人動容。本課的教學目標為: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能根據(jù)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3、積累中華經(jīng)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因為這是學生第二次接觸文言文,而且本文行文簡潔、流暢,不足百字,古今字義差別不大,所以可讓學生借助注釋自讀自悟,重點字詞教師稍作點撥即可。在教學中,我注意把握好以下這兩點:
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póu)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終兮不復彈,三尺瑤琴為君死!”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絕。最后,我讓同學們交流自己收集的古今交友名句,進一步體會友情的珍貴。通過以上做法,我覺得基本達到了本課的教學目的。
《鯨》教學反思12
一、開課。(設計說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鯨很大,也很壯美。)
1、在黑板上畫一幅鯨的簡筆畫。
2、播放視頻:壯美的鯨
二、質(zhì)疑:看到翻騰的鯨,跳躍的鯨,你想了解它什么呢?(設計說明:質(zhì)疑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標志,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途徑,又是教學信息反饋和交流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留給學生質(zhì)疑的空間和時間,充分肯定學生善思好問的精神,從而拓寬學生的思維。)
三、檢查獨學情況。(設計說明:《語文課程標準》對五、六年級的識字要求是“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所以逐步放手讓學生自學,通過學生自主匯報或抽查方式檢查、鞏固語基知識,適機引導學生能從課文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新詞,并讓學生說說用什么方法讀懂的,達到學習方法的交流和積累。)
1、對子之間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認讀PPT上的詞語: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經(jīng)驗、判斷、胎生、壽命。
3、比較“腭、肺、肚、胎”的字形,正確書寫這幾個字,并把這幾個字寫在插圖中鯨的相應的部位上。
4、檢查課文朗讀情況:重點檢查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的朗讀。
四、根據(jù)導學案的第一題,自主學習。(設計說明: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突破重點。圍繞“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鯨?”的問題展開學習。)
五、第一自然段每一句話都在寫鯨的大,你喜歡哪一句,看看作者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按導學引領2的要求自學。
六、在小組內(nèi)交流一下自主學習的成果。(設計說明:合作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去發(fā)現(xiàn),認識列數(shù)字、作比較、舉例子、比喻等說明方法。)
七、全班交流。(設計說明:針對學生的匯報情況,教師抓住重點詞句進行適時、適當?shù)狞c撥,并結合課前搜集的文字、圖片資料擴展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深入體會鯨的特點。)
八、通過朗讀來表現(xiàn)鯨的大:自由讀、小組合作讀、全班展示讀。
九、盤點收獲:我們學習說明文,不僅要了解事物的特點,還要學習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寫作文時也要把這些方法運用到作文中去。
《鯨》教學反思13
教學反思:
《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語言相對平淡,對學生缺乏足夠的吸引力。21世紀的小學生已通過電視、網(wǎng)絡、圖書等多種媒體對鯨有些了解,再加上《鯨》這篇課文主要介紹的是鯨的形體、種類、進化過程和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科學知識,學生對課文缺乏新奇感。。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它,既讓學生學到有趣的動物知識,又不失去語文學科的特性,讓學生獲益更多呢?教學這一篇課文我主要是遵循了《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充分調(diào)動和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自主探究的,讓學生在我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在自主活動中,在積極思維中,達到自悟自得。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2、角色扮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3、學習主動質(zhì)疑,主動釋疑。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故事導入
有一種海洋里的動物,“四個人圍著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書,還顯得寬敞!边@種龐大的動物是什么?(鯨)
1、出示多媒體,導入:
一天,東海龍王興致特別高,想舉行一個規(guī)模盛大的魚類聯(lián)歡會,比一比哪一種魚最聰明,表演的節(jié)目最棒,得到名次的給予重獎。各式各樣的魚都游到指定的地點,順利地通過由蟹將軍把守的賽場的大門。鯨得到這個消息后,也想溜進去湊湊熱鬧,去拿個大獎。當它正準備游進賽場大門時,被蟹將軍擋在門外說:“你不屬于魚類,不能入內(nèi)參加!宾L振振有辭地說:“我就是魚,不然大家怎么都叫我鯨魚呢?”
T:鯨和蟹到底誰說得對?分學習小組討論。
指名學生匯報。
T:剛才讀課文,你們已經(jīng)了解了鯨是哺乳動物而不是魚類,你們還想了解有關鯨更多的知識嗎?(自讀自悟。)
自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你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學生匯報讀書的收獲。
3、指名學生為本課設計板書:
T:鯨的特點實在太有趣了,鯨哪方面的特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
4、學生交流感悟,由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鯨的特點:
(如找有關句子朗讀、畫簡筆畫、看圖辨別須鯨和齒鯨、分角色讀等。)
二、質(zhì)疑釋疑
學了課文,你還想知道什么?讓我們來到大海邊,親自面對鯨提問,對于提出的問題,知道答案的`同學可以自由發(fā)言,比一比,看誰表現(xiàn)得最棒?
學生邊質(zhì)疑釋疑,老師邊鼓勵學生多閱讀課外書籍,解決課堂上的疑難問題。
三、分角色扮演,復述鯨的知識
T:在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
1、把自己想象成海洋博物館里的講解員,用自己的語言向別人介紹有關鯨的知識。
2、把自己想象成一頭虎鯨或須鯨,用第一人稱的形式向別人介紹鯨的特點。
T:先準備兩分鐘。
指名學生上臺講。
評議。
四、自選作業(yè)
1、把鯨某一方面的特點,用簡筆畫的形式畫下來。
2、運用本課的說明方法,抓住某動物的特點寫一個片斷。
3、上網(wǎng)查找或課外閱讀有關鯨或其他海洋生物的書。
《鯨》教學反思14
案例描述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
生:喜歡。
師:你喜歡什么動物?
生:我喜歡藍孔雀。
生:我喜歡鴨嘴獸。
生:我喜歡熊貓。
師:你們愿意以各種動物的身份介紹他們的某一特點,或者以他們的口吻說說他們的心里話。
學生稍做準備
生:我是一只東北虎,我的皮毛的顏色雖然沒有東南虎的皮毛顏色鮮艷、漂亮,但是我們的全身都是寶。虎皮可以制成高級的皮裘大衣,虎骨可以入藥入酒,治療風濕等疾病。我們能為人類作貢獻,我們心里可自豪了。
生:我是一只大熊貓,在竹子開花,我們面臨滅亡的威脅時,人類——我們動物的朋友為我們捐錢,改善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是我們轉危為安。我代表大熊貓家族中心的感謝人類。
生:我是一只東北虎,我的'家族成員已經(jīng)少的可憐,我鄭重的向人類發(fā)出警告:請保護我們,否則在地球上,你們見到的將是東北虎的標本。
教學環(huán)節(jié)分析:
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我在執(zhí)教語文《鯨》一課在結尾出的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目的是把思想教育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一個換位表演的情景激發(fā)學生熱愛、關心動物的情感。這一環(huán)節(jié)有這樣幾點成功之處:
1、換位表演,激發(fā)興趣,滲透思想教育。
學生的年齡是十一、二歲,正是喜歡模仿的年齡,而且他們喜歡各種動物。老師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動物的了解,用這種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生的表演欲望。拉進了人與動物的距離,使學生更加熱愛動物。
2、內(nèi)化語言,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
學生課下搜集各種動物的資料,他們要以各種動物的身份表現(xiàn)出來,就要認真的閱讀,積累語言。在課堂上,換位表演,是學生把積累的語言內(nèi)化為自己語言的過程。再有學生在課堂上還可以互相借鑒,激發(fā)靈感,有利于取長補短,學習語言。
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1、學生的表現(xiàn)力較差。
這一不足,一方面原因是我們的家庭教育、學校教育比較保守,在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xiàn)力上比較欠缺。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學生的年齡越開越大,有些不好意思,放不開手腳。
2、學生的語言較貧乏。
學生平時看書較少,語言積累量不夠,心中有這種感情,卻不知如何表達。分析原因,一時家庭文化氛圍不好,再有教師在平時教學中雖有意識要求學生積累語言,但是檢查件都的力量不夠。多數(shù)學生積累了語言,而實際運用語言的機會較少,不能使知識很好的遷移,形成運用語言的能力。
針對教學中出現(xiàn)的不足,我決定在今后的教學中,尤其是課堂教學中,盡可能的給學生創(chuàng)設表現(xiàn)自己的情景,積累運用語言的訓練,并做到課內(nèi)、外結合,把課上學到的知識、方法通過課本劇表演、講故事、沿江等形式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我覺得積累名人名言、格言、言語、歇后語等豐富學生的語言,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嘗試著運用,幫助理解文章內(nèi)容,也是一種豐富語言的好方法。
以上是我對這一節(jié)課的反思,有成功也有不足。哪里有不足,哪里就是起點,今天的不足就是明天的成功之處。
《鯨》教學反思15
一、創(chuàng)設情境 激發(fā)興趣
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活力的!钡覀冊趯嵺`中,總有這樣的困惑:形式怎樣更好地為內(nèi)容服務,而不是搞花架子?這堂課上,我讓學生結合鯨的特點想一想它能否入住海底世界。這一情境的設計,就很好地克服了這一點。因為這一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含蓋了鯨的生活習性的所有內(nèi)容。學生能解決這一實際問題,也就學會了鯨的習性特點。陶行知老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币龑W生讀課文,幫劉公島管委會想一想鯨能否入住海底世界,就是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實踐也證明,這種方法極大地吸引學生,使學生有空前的學習熱情,學習效果明顯。
我通過適當?shù)那榫硠?chuàng)設可激活沉悶的語文課堂,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其好學、樂學。而生活又是情境創(chuàng)設之源泉。所以說,創(chuàng)設情境,構建生活化語文課堂是最富有活力的課堂。
二、利用電化教育 開闊視野
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xiàn)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并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以便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小學生是通過形象來認識世界的',在閱讀中只有設法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學所描繪的鮮明形象,才能引起學生對課文中事物的關注,才能入境生情,教學中我變以理性認知為主為以感性體驗為主,鯨的進化是教學的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我廣泛搜集資料制成
動畫課件,還搜集了有關鯨的圖片資料,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換成了栩栩如生的立體畫面,既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又有效地調(diào)動了他們情感的參與,使他們實實在在奪領悟到鯨的特點。這堂課上完之后,就有不少學生圍著我轉,要我再播放課件給他們看,說是還看不過癮。我想,直觀形象的教學,不僅是低年級,高年級學生也是很喜歡的。所以課件不僅拓寬了學生學習的渠道,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三、落實自主學習,促進學生自得
羅杰斯曾說:“自由程度不同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睂W習本是個性化的行為,而把學生捆起來齊步走的做法,泯滅了學生的個性,扼殺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天賦,也違背了小學生的“選擇性”,教學中,我讓學生享有充分地學習自主權和選擇權,經(jīng)歷一個自我探索、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習得的過程。1、閱讀自由選擇,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自由朗讀課文。這樣學生可以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2、內(nèi)容的自我選擇:默讀課文,說說鯨的還有什么特點?學生就可以選擇最喜歡的特點來說。3、小組的自由學習,鯨資料的交流和討論鯨不能入住海底世界的理由,這兩部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了學生的自主學習。這樣的教學不僅可以拓展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時空,還讓學生的個性在課堂上得以展現(xiàn)和發(fā)展。這種自主選擇正是學生自主意識、自主行為、自主能力的具體體現(xiàn)。 不過,我也在反思,《鯨》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文章,如何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課文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我在今后的實踐中應思索的問題。
【《鯨》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鯨教學反思04-05
《鯨》教學反思01-17
鯨的教學反思04-20
《鯨》的教學反思04-20
鯨教學反思01-04
鯨教學設計及反思04-18
語文《鯨》教學反思03-30
《鯨》教學反思(精選9篇)04-03
《鯨》的教學反思(精選21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