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jīng)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梢詫⑺鼈儗懗梢黄牡皿w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jīng)驗。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1
如今,當提到蘇東坡時,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宋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和散文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然而他不僅詩作得好,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書法家。但相比之下,蘇軾更為著名。
蘇東坡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卒于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他在北宋最好的皇帝當政期間長大,在一個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在為期間做官,在一個十八歲的呆子榮登王位之時遭受貶謫。所以讀《蘇東坡傳》同時也是在了解關于北宋盛衰的一部史詩。提到蘇東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和他有很大關系的人王安石。眾所周知,王安石是當時很著名的詩人,而且還是蘇東坡政治上的對頭。在當時的腐朽政治之下,王安石為了實施自己那套社會改革新法而不擇手段,將倡異議之人全予罷黜。然而廣事宣傳新政的結果卻是:在五谷豐登的.年月,農(nóng)民的生活卻苦不堪言,他們?yōu)榱硕惚芄俦淖窔⒉坏貌惶与x鄉(xiāng)里。然而蘇東坡只能為他們呼天求救,但是卻無法一施援手。由此可見,當時淳儒賢臣遭到迫害、小人當政的朝廷是多么可怕啊!
蘇東坡之所以在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一則是由于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二則是由于他詩文書畫上的卓絕之美。蘇東坡很巧妙地描寫了他自己的為文之道,其行止如“行云流水”。也許,用“能使讀者快樂”六字來評價蘇東坡的作品最恰當不過了。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2
古代文人自幼讀四書五經(jīng),學圣人之道,卻讀出了多少碌碌無為的呆氣之徒和道貌岸然的虛偽之輩,他們是多余的,甚至是可怕的,他們在白白浪費著國家的錢糧和人民的血汗。蘇軾和他們一樣,從小泡在儒家的經(jīng)典里長大;蘇軾又和他們不一樣,不僅僅是因為他頭腦聰穎,活學活用,更重要的是,修齊治平的理念于他,不是敲開富貴之門的磚頭,也不是通往欺世盜名之地的階梯,而是真正的信仰與堅持,雖百折而不悔,雖千錘而無憾!歷經(jīng)風雨,那份心懷天下,一念為民的耿耿赤子之心,令千年之后的我輩熱淚盈眶,心暖不已。他在其位一心謀其政,不在其為還要謀其政,徐州抗洪,杭州修堤,密州抗蝗抗旱救棄嬰,儋州開荒開土倡文化,他就和他的文采所至一樣,觸處生春,只要有他管轄,就有一方百姓的安寧與快樂;只要有他在場,他就會用他的幽默帶來一隅的歡聲和笑語!高中歷史課本上提及一些進步的封建士大夫總是說:他們從根本上來說還是為了維護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所以和人民大眾仍是相對的'。我想,如果他們了解了蘇軾的一生,不知還會不會說出此等無恥之語來。
該書也有些許不足,首先可能是對蘇軾有些過于美化(其實拙文又何嘗無此弊端,呵呵),比如在烏臺時他的卑弱、絕望,展現(xiàn)得似乎并不十分充分,其在政治上的幼稚和意氣用事,也總是曲為之說。再次是有的情節(jié)交代的不是特別明確,這主要表現(xiàn)在對蘇軾一些好友的交代。比如有的好友(如巢谷)是蘇軾年輕甚至年幼時就認識的,卻到了老年才交代,難免令人有亂入之感。當然東坡一生的經(jīng)歷過于豐富,可能彼出場之時作者有更重要的事情和人物需要介紹,就顧不得這些過于繁蕪和相對而言無關緊要的線索了。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3
今人不見古時月
今月曾照古時人
望著夜幕中的那輪月,深邃的黑幕將我引向千年前的那抹身影?彰鞯脑鹿馊绶e水滿溢整個庭院,影影綽綽的是似荇藻般交叉錯雜的竹與柏的影。似乎才情總與美酒為伴,他在月下舉杯邀飲,衣角被清風帶起,空氣中久久回響那空靈的詩。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這位月下的漫步者,正是蘇東坡。
最先知曉蘇東坡,是從他的詩、他的詞開始的!爸裢馓一ㄈ齼芍,春江水暖鴨先知”,簡簡單單的幾處景物便描繪出一幅江南的早春圖;“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洋溢青春樂觀的精神;“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道出人生的哲理。他的詩詞始終大氣磅礴,一如他的人。蘇軾的一生,交織著才情與坎坷,亦是一首令人回味的詩。一首帶著畫,隱著情,有時天真,有時老練的史詩。
在《蘇東坡傳》中,林語堂的筆下,卻讓我看到了一個更為生動的蘇東坡。最吸引我的卻是他剛正不阿,一心為民的品性。他在面對邪惡,面對錯誤,勇于提出,敢于批評。在他看來,榮華富貴,安寵榮辱不過是一己私欲,過眼云煙。他雖身在官場,心卻在田野。他的雙眼,關注的是百姓的愉悅與疾苦;他的目標,定位在百姓民生之上。就如西湖的蘇堤,原來是蘇軾在杭州做太守時,發(fā)現(xiàn)西湖中有一種水草,破壞了湖的水質(zhì),影響了杭州百姓的生活用水。于是他帶領大家清除水草。然而清除的水草無處可放,他便想到了在西湖中建堤。這樣既為這些水草找到合適放置的地方,同時還可以方便人們在西湖的出行。真是一舉兩得的好舉措。
蘇東坡也曾說:“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真是好一個“無一個不好人”!人之初,性本善。即使是一個大奸大惡之人,也會有他善良的一面。但放眼現(xiàn)在,誰能說自己相信“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最多也不過是認為天下并非全都是惡人罷了。不過這也有無可奈何之處,現(xiàn)如今,我們無法辨認他人臉上的表情是出于真心,亦或是假意。于是,我們不再相信陌生人,乃至于身邊的親近之人。說到底,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吧。因此,現(xiàn)在的我們或許無法理解古人是以怎樣的心態(tài)說出這樣的話,那份淳樸、摯誠是我們所不能想象的。
為人父母,蘇軾卻曾為他剛出生的兒子寫下這樣的'詩句:“惟愿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边@不免讓我有些許詫異,沒有望子成龍的期盼,沒有要其出人頭地的要求,卻只希望他兒子“愚且魯”,這是為何?細細一想,卻也了然。他是明白的,他知道自己此生的多災多難,多是由于他的才智。能力越高,身上的擔子也就越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士人向來就多了一份責任,那兼濟天下,關護黎民的責任。是了,或許糊涂是福啊。他自然不愿他的孩子如他般艱辛,這也是一個父親最真切的祝福吧。
他一生都處于政治漩渦之中,卻并不精于自謀,應該說他是放任不羈、風光霽月的。“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边@句蘇軾的《留侯論》中的話,不也是他自身的寫照嗎?這樣的他,是那般的令人傾倒而又望塵莫及。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yè)
黃州惠州儋州
這首蘇軾的絕命詩,寫盡了他一生坎坷。他的一生就如大海中的一葉孤舟般大起大落,雖飽經(jīng)憂患拂逆,他的人性卻更趨溫厚,而無尖酸刻薄。我想,我無法走近這位偉人,卻也愿在這千年之后探尋他的足跡。
春去秋來,朝午暮夜時,彈指間,流年暗換,物轉(zhuǎn)星移,為之奈何。逝者如斯,惟余滄海桑田中的翩然一角。凝望那千年前的身影,泛舟湖上,談笑風生間,淡看宦海沉浮。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4
今年國慶七天長假,奉教師之命借來厚厚一本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本是是想草草讀完草草了事,可不想自我被蘇東坡命運多舛的一生所深深震撼,對這位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產(chǎn)生了無限的敬意。
我敬仰蘇東坡,正因他無可比擬的才華。一說起蘇東坡,就不能不提他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詩才。他的詩,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豪邁,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款款,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裝濃抹總相宜”的清新雅致,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人生哲思……其境界皆開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萬物,嬉笑怒罵,無不鼓舞于筆端。透過東坡,我觸碰到中國文人飄忽的衣袂,聆聽到中國文化舒緩的脈動。
我敬仰蘇東坡,正因他樂觀豁達的性格!俺梢财湓,敗也其詩”用在東坡身上再恰當可是了!盀跖_詩案”讓人不禁感嘆:天才往往是被人嫉妒的.,要不是蘇東坡太有才華,鋒芒太露,原先與之為友的同事們也不會轉(zhuǎn)而排擠他,他也不會落的幾度外放他鄉(xiāng)的下常好在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他沒有郁郁寡歡,而是隨遇而安,創(chuàng)作才情與此同時也越發(fā)充沛。在密州,他寫出了公認為最好的中秋詞《水調(diào)歌頭》,那動人的詞句和凄美的意境至今長盛不衰。而在他晚年身處的嶺南蠻荒之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也正是蘇東坡明朗豁達心境的寫照。
我敬仰蘇東坡,正因他的浩然之氣。當王安石變法過程中出現(xiàn)了種種弊端,蘇東坡等人立刻提出反對,蘇東坡利用他最擅長的武器--筆,寫出了上神宗皇帝萬言書,其中包括他自我的政治哲學,也表示其個人之氣質(zhì)與風格,其機智學問與大無畏精神,都顯然可見。隨后蘇東坡反對變法失敗被貶至杭州,于是,他遠離了喧囂,回歸于清純空靈;他習慣了淡泊,才情更加俊逸灑脫;他明白了如何應對困難,才能做到寵辱不驚!耙稽c浩然氣,千里快哉風”蘇東坡這一豪氣干云的驚世駭俗之語昭告世人:一個人只要具備了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就能超凡脫俗,剛直不阿,坦然自適,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處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無窮快意的千里雄風!
誠如林語堂所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墒撬艚o我們的,是他心靈的喜悅,是他思想的歡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蘇東坡的浩然之氣,也將如他的詩詞一樣永留千古!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5
他讓語言和文筆中永遠沒有隔閡:他將至情融化為筆端流淌的華彩;他讓生命因為語言而奪目他用豁達凝練成筆上飄灑的旋律他讓宋氏筆調(diào)源遠流長……——題記
一提到蘇東坡,人們的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一個可親、可敬的小老頭,仿佛他就是自己身邊的長輩一樣。蘇東坡的詩詞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放,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瀟灑,有“天涯何處無芳草”的達觀,有“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的痛楚,還有“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哲理,還有那“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千古絕唱。
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還有他的書法,他的畫作,在當時也是無人能比。就這么一個天才級的人物卻是一生仕途坎坷,窮困潦倒,但依然自得其樂。軾以他坦蕩的胸懷,盡情的享受人生,不懼權貴;他敢于說:“我做華堂上,不該麋鹿姿!彼覍μ熳诱f:“我豈犬馬哉,從君求帷傘?”,他敢于向帝王直言陳述:“苛政猛于虎。水旱殺人,百倍于虎;人畏催欠,甚于干旱……是常有二十萬余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
仕途的不順,反而讓他的才氣顯露出來,上天將他的一扇窗緊閉,也必將把他的才氣之門流傳千古,他即使被貶官,但是他依舊會用他的精神感動世間萬物,王安石的變法原本是好的,但它沒有將整個宋朝有一個轉(zhuǎn)變,縱使蘇東坡奮力反抗,遭到迫害,歷史也會還給他一個光明的春天。
周國平評價蘇東坡說:“讀所東坡豪邁奔放的詩詞文章,你簡直想不到他有如此坎坷艱難的一生!碧K東坡人格中那豁達樂觀的一面,他的詩文自然清新,奔放靈動,豪放不羈。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6
我是懷著與兩位天才對話的欣喜之情,來閱讀《蘇東坡傳》的。
蘇的才華,自不必淺學評價了,至于“腳踏東西文化,心平宇宙文章的林語堂其名也早已貫天下、垂青史,更不消多言。
給古人做的傳記,我以前也讀過幾本,然而大都工于學術,讀起來如同面對戴著瓶底厚眼鏡的老學究,壓抑之余,興味寡然。比如有梁啟超先生著,叫做《王荊公傳》的`,叫淺學很是自愧于學而不精,乃至搔首弄姿,汗如雨下,大有與字典同歸于盡的沖動。
和理解最遙遠的距離是仰慕,想必林語堂先生是深曉此理的。所以他才會用一種介紹朋友的語氣,以有那么點英雄惜英雄的心情為子瞻作傳吧。托了老外的福,這書里是見不到“之乎者也”一類了。我們也應此得見一個有血有肉的東坡居士形象。這一點,怕是前無古人的吧。
在靜寂的夜晚,我聆聽著蘇子的腳步聲,和他一起走遍中國大半個中國,與他一道為這片土地上的農(nóng)民疾呼。在蘇看來,貶謫實在只是換個地方,他的責任實在一分未減。他見不得大宋農(nóng)民在豐收的日子也必須舉家逃荒,流離失所,所以只能大聲疾呼。后人談蘇軾,多敬佩他的曠達,卻不知這份曠達只用以面對他自己的苦難,對他人的苦難,蘇大多是流下同情的淚水。
蘇的名聲是伴著他的貶謫越傳越遠,越傳越大了。他在詹洲的文章,竟不需幾月就能傳到京師,成為得勢者喉中鯁住的魚骨。于是一貶再貶、越貶越遠,便成了蘇人生的常態(tài)。“你啊,滿肚子不合時宜!笔替凭故沁@樣聰慧,一語道破蘇的宿命。
但我想,這句玩笑話必是含淚說的吧。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7
今天,當提到蘇東坡時,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宋代一位偉大的詩人和散文作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然而他不僅詩作得好,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書法家。但相比之下,蘇詩更為著名。
蘇東坡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卒于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他在北宋最好的皇帝當政期間長大,在一個心地善良但野心勃勃的皇帝在為期間做官,在一個十八歲的呆子榮登王位之時遭受貶謫。所以讀《蘇東坡傳》同時也是在了解關于北宋盛衰的一部史詩。提到蘇東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和他有很大關系的人——王安石。眾所周知,王安石是當時很著名的詩人,而且還是蘇東坡政治上的對頭。在當時的腐朽政治之下,王安石為了實施自己那套社會改革新法而不擇手段,將倡異議之人全予罷黜。然而廣事宣傳新政的結果卻是:在五谷豐登的年月,農(nóng)民的生活卻苦不堪言,他們?yōu)榱硕惚芄俦腵追殺不得不逃離鄉(xiāng)里。然而蘇東坡只能為他們呼天求救,但是卻無法一施援手。由此可見,當時淳儒賢臣遭到迫害、小人當政的朝廷是多么可怕。
蘇東坡之所以在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是由于他對自己的主張原則始終堅定而不移;他詩文書畫上的卓絕之美。蘇東坡很巧妙地描寫了他自己的為文之道,其行止如“行云流水”。也許,用“能使讀者快樂”六字來評價蘇東坡的作品最恰當不過了。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8
在蘇東坡一生中有個十分重要的人,叫王安石?梢哉f,講不清王安石就講不清蘇東坡。
王安石與他的變法運動是分不開的。人們談論王安石,主要也不過是因為他的變法。“王安石變法”從結果上講,失敗得很徹底。幾乎沒有任何優(yōu)點,可以說由于王安石的變法,北宋少茍延殘喘了不下于五十年,也正因為此,對于王安石,歷史上幾乎是一邊倒的罵聲,到了民國,梁啟超先生也比不過為王安石開脫,在勇于革命。
然而,我認為王安石是個天才,不應當叫瘋子。首先,王安石對于經(jīng)濟學,確實有一定研究,否則,他也無法讓皇帝動心,排除萬難,也要變法到底。其次,王安石罵名很多,卻仍然被后人列入“唐宋八大家”,雖說王安石的得寵同神宗老師韓維脫不了干系,但是其文采讓富弼和文彥博贊評,甚至歐陽修也對他頗有好感。王安石的文才雖不敵蘇東坡、范仲淹等名士,但也是佼佼者中的一員。最后,王安石的創(chuàng)新與嘗試,這一點,雖前有古人,但后來者已進入了近代史,確實王安石的變法是錯的`,確實王安石的《三經(jīng)新義》很爛,確實王安石的變法不算頂尖,但是那些史學家,那些對王安石嗤之以鼻的文人,在批評的同時,為什么沒有人試著以另一種方式變法?偏偏要等到上百年以后,鴉片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了,才試著變法圖存?這難道不應該反思嗎?
另外,我認為,盡管許多文人、史學家否認王安石,但許多時候,后人的評價帶有成王敗寇的嫌疑,成功者的成功被夸大,失敗者的失敗被辱罵,對于勇于創(chuàng)新者,成功了是天才,失敗了是瘋子。
即便,王安石有極大可能是神經(jīng)病,即便,王安石,固執(zhí)一端不聽勸告,即便,王安石瘋狂,即便,王安石失敗了,是時代的罪人,但我仍想衷心地叫一聲,“王安石,你是天才!”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9
我是懷著與兩位天才對話的欣喜之情,來閱讀《蘇東坡傳》的。
蘇的才華,自不必淺學評價了,至于腳踏東西文化,心平宇宙文章的林語堂其名也早已貫天下、垂青史,更不消多言。
給古人做的傳記,我以前也讀過幾本,然而大都工于學術,讀起來如同應對戴著瓶底厚眼鏡的老學究,壓抑之余,興味寡然。比如有梁啟超先生著,叫做《王荊公傳》的`,叫淺學很是自愧于學而不精,乃至搔首弄姿,汗如雨下,大有與字典同歸于盡的沖動。
和理解最遙遠的距離是仰慕,想必林語堂先生是深曉此理的。所以他才會用一種介紹朋友的語氣,以有那么點英雄惜英雄的心境為子瞻作傳吧。托了老外的福,這書里是見不到之乎者也一類了。我們也應此得見一個有血有肉的東坡居士形象。這一點,怕是前無古人的吧。
在靜寂的夜晚,我聆聽著蘇子的腳步聲,和他一齊走遍中國大半個中國,與他一道為這片土地上的農(nóng)民疾呼。在蘇看來,貶謫實在只是換個地方,他的職責實在一分未減。他見不得大宋農(nóng)民在豐收的日子也必須舉家逃荒,流離失所,所以只能大聲疾呼。后人談蘇軾,多敬佩他的曠達,卻不知這份曠達只用以應對他自我的苦難,對他人的苦難,蘇大多是流下同情的淚水。
蘇的名聲是伴著他的貶謫越傳越遠,越傳越大了。他在詹洲的文章,竟不需幾月就能傳到京師,成為得勢者喉中鯁住的魚骨。于是一貶再貶、越貶越遠,便成了蘇人生的常態(tài)。你啊,滿肚子不合時宜。侍妾朝云竟是這樣聰慧,一語道破蘇的宿命。
但我想,這句玩笑話必是含淚說的吧。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10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盞。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東坡的一生,浮浮沉沉,生如浮萍,只能隨風不定,可是他憑借著得天獨厚的達觀心態(tài)依舊把每一天都當作是命運的福祚,不辜負任何一次的朝暉。如他所言,“人生有味是清歡“,清者自清,哪怕舉世皆濁,他依舊自在如風,因為風清月朗,他已然了解生命真諦;歡愉可享,不畏世道艱險,他仍舊能夠恣意歡歌,因為歷盡千帆,他早就明白及時行樂的道理。
蘇軾作為天生奇才,感受細膩,思想盈透,詩文俱佳,赤子秉性,絕不為自身利益而動搖,也不因俗見而改變。他不精于自謀,卻愿意為百姓分憂解乏;他雖不存一文,但卻覺得自己富比王侯;他性格倔強卻富有捷才,多才多藝、好奇深思。他處世接物不落俗套,動筆為文則自然典雅;為父兄、為丈夫,以儒學為準繩,而骨子里則是一純?nèi)坏兰摇?/p>
論文采學識,東坡遠超同道,因此他反而比某些沽名釣譽之輩更溫和友善。在為官職所羈絆時,他自稱局促如轅下之駒。處此亂世,他猶如政壇風暴中之海燕,是庸妄官僚的仇敵,是保民抗暴的勇者。
然而,或許是才學過富,蘇軾有時未免太心直口快,這也許就已經(jīng)為他跌宕起伏的一生埋下了伏筆。時人都稱蘇學士滿腹學識,唯有其侍妾朝云一語道破,“學士滿肚子的不合時宜“。這話聽來即是好笑可愛卻又讓人心酸感傷。性格耿直如他,自然不屑表里不一,可是在言論遠不算自由的北宋,禍從口出實在平常。更何況他一直站在世人關注的頂峰之上,高處不勝寒,暗地里不知有多少雙嫉妒的陰爪只等著他一個不防備,便要將他拽入萬劫不復之境。
“成也其詩,敗也其詩”,說的'便是東坡了。
“烏臺詩案”讓人不禁感嘆:天才向來易被妒,鋒芒畢露泄天機。曾經(jīng)同道狼子心,子瞻禍從口中出。但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他沒有郁郁寡歡,而是隨遇而安,創(chuàng)作才情也像是被瓢潑春雨侵襲之下的嫩筍,反而瘋狂滋長。在那遠離京都的密州,他只是抬頭遐思,而后沉吟之間,便寫下了那首膾炙人口的《水調(diào)歌頭》。即使千年之后,我們不見斯人,卻仍然可以在這皎皎月光下想見其時其景。后來晚年的他身處嶺南蠻荒之地,卻依舊可以寫詩道“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其人之大觀讓現(xiàn)時多少妄自菲薄之人自愧不如。
雖然飽經(jīng)憂患拂逆,卻讓他的人性更趨溫和敦厚,而非尖酸刻薄。今天的我們之所以喜歡蘇東坡,也是因為他飽受人生之苦而不尖刻的緣故。
起起伏伏的人生也造就了東坡身份的多元性,難怪林語堂先生說:“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總是不容易理解的!彼潜噪y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友人,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實踐的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他還是詩人,是生性詼諧卻又會在月下漫步遐思萬千的性情中人。
然而才學也好,樂觀也罷,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的淳樸自然。他人生的第一次失意來自于王安石,結果人人皆知,這位曠世奇才要從光輝萬丈的神壇上被驅(qū)至偏遠鄉(xiāng)壤,他被流放道了惠州。東坡完全可以從朝廷大員變?yōu)槠胀ㄞr(nóng)夫,說一點不在意是不可能的?伤质悄菢拥靥┤蛔匀簦八撊ヒ屡、帽子、靴子,頭發(fā)用最廉價的發(fā)帶束起,躺在草地上盡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澤!弊诱爱斦娉嘧右。
“他為了和朋友在船上相聚暢聊,竟回家央求妻子給他些酒”。讀到這一段我?guī)缀蹩梢韵胂蟪鎏K夫人搖著頭微微發(fā)笑的模樣,她那才冠古今的丈夫現(xiàn)在就像是個小丈夫在向她撒嬌!八麜Φ貙W習種糧食、向有經(jīng)驗的農(nóng)民討教,認真地種地!彼褪且詾槊逼鋵嵉霓r(nóng)夫。東坡更愛研究東西,他研制過墨,后來聽大兒子邁說,他差點把房子點著了。最讓蘇東坡著迷的還是煉丹術。在流放的閑云野鶴的生活中,蘇東坡還結識了很多道士和尚,這讓他產(chǎn)生了歸隱之思。但一切在皇帝駕崩,小皇帝即位,太后掌權后又有了變化。他脫去農(nóng)夫的外衣,繼續(xù)他的使命。
他就這樣一直在路上,歸京又被貶,大起再大落,其中坎坷,不由分說。顛沛流離,親友漸散,可東坡還是東坡,依舊是那個從四川眉山走出來豐神俊逸的少年,永遠年輕,永遠熱情澎湃。在臨死之前,他自題畫像道”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彼阉目嚯y作為一種歷練,他永遠是笑著的蘇子瞻。
林語堂先生做結時說:“蘇東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是他那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于是千秋萬代,蘇東坡這個名字,注定要被永遠銘記了。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蘇東坡傳》有感02-27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04-02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9篇04-02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體會13篇04-20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09-19
蘇東坡傳讀書心得09-04
《蘇東坡傳》的讀書心得02-22
讀蘇東坡傳有感02-19
讀《蘇東坡傳》有感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