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虎成人免费视频,国产一级a作爱视频免费观9看,色五月丁香亚洲,亚洲欧美性爱在线视频,1000部黄片免费观看一区,国产亚洲性生活视频播放,三级黄色在线视频网站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心得體會>教學反思>10的認識教學反思

10的認識教學反思

時間:2023-04-02 09:01:00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10的認識教學反思合集1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10的認識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0的認識教學反思合集15篇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

  第一,師生在課堂上不僅要有知識方面的信息傳遞,更應有情感方面的互動。一年級的新生由幼兒園進入小學,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全新的學習模式。他們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據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特點,我耐心的指導他們,真誠的鼓勵他們,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第二,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在教學中要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fā),選擇學生身邊的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學以致用。

  第三, 在分類教學中,我讓孩子們應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試著分一分,和自己的小伙伴說一說,結果許多孩子們的分法令我始料不及,他們除了按年齡,按性別,有的還按衣著分、按發(fā)型分,按面部表情分。說明了這樣的教材設計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他們感受到的是一個親切的數學問題,使他們樂于接收。

  第三, 在分類教學中,我讓孩子們應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試著分一分,和自己的小伙伴說一說,結果許多孩子們的分法令我始料不及,他們除了按年齡,按性別,有的還按衣著分、按發(fā)型分,按面部表情分。說明了這樣的教材設計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他們感受到的是一個親切的數學問題,使他們樂于接收。

10的認識教學反思2

  《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學。因此,教學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思維的過程中探索、創(chuàng)新。另外,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選擇兒童身邊最熟悉的事或感興趣的事,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便于理解和接受。

  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并不是很難,但是知識點多,容量大,面對厭靜好動的低齡兒童,我力求為學生營造一個怡人的課堂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愉悅和諧的課堂氣氛中獲取新知。因此本節(jié)課的設計我用兒童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去組織學習。反思本節(jié)課我體會比較深的是:

  一、創(chuàng)設孩子們喜歡的情境,引入新知。

  上課伊始,我讓孩子聆聽了《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把孩子帶入主題圖,引出新課學習,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

  進入新授部分后,我先請學生在情景圖中找6——10,并體會6——10的基數意義;再用小棒擺6——10,邊擺邊說5根添上一根是6根,6根添上1根是……,體會相鄰數相差1;然后學寫數字朋友6——10,學生觀看寫法,書空,再跟教師寫,循序漸進學會規(guī)范的書寫6——10;最后讓孩子自己動手把10根小棒分成兩堆,體會10的分成與組成,學會有序的分和記憶。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都精心設計了相應的練習,邊學邊練,內化了新知。例如出示尺子圖,通過填尺子圖上的空缺的數考查學生對6——10的掌握情況,并與1——5連起來,讓學生掌握1——10各數。

  三、聯系學生生活、游戲感知。

  在學生初步掌握10的分成與組成后,我和孩子做了一個岀數游戲,我們所出的數合起來是10,學生興趣很高,下課還接著做,很享受學習的快樂。還有就是把10分成兩堆的活動,學生也很喜歡,下課后爭著到黑板上演示,這樣會加深他們的理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不足之處:

  1、對“6——10的認識”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的教學編排不夠理想。雖然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并不是很難,但是知識點多,容量大,我沒有充分認識到厭靜好動的低齡兒童的特點,因此對課堂的把握不夠理。

  2、6——10的寫流于形式,沒落到實處,教師書寫不夠規(guī)范。

  3、10的分成與組成在黑板上的展示沒按預期設想的做,效果不好。

  4、組織教學需要加強。

  5、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不夠豐富多彩。

  6、教師個人數學素養(yǎng)還需加強,讓教學更適合一年級兒童的身心特點。

10的認識教學反思3

  得益于現在幼兒園教育的日益規(guī)范化,現在的一年級小孩以及有了很多數學知識的基?上,一群孩子們的數學基礎還是有著很大差別的,這就會在課堂上明顯地體現出來,或感興趣、或得意、或迷惘

  教材是最權威科學的教學材料,我們的教學充分尊重蘇教版教材。今天,我在“認識10”的教學中充分采納了配套的教師教學用書上的各個細節(jié)建議。在教學中,我更多地了解了學生的情況,下面結合兩個班的實際來進行一下教學反思。

  首先在引入、新知環(huán)節(jié),由情景圖,到用十說一句話,再到用算珠表示數量10,最后推出數字10,并分析講解10在日字格中的書寫。因為這和前面認識數的教學程序一樣,所以教學流暢,學生反映良好。但是,我覺得自己有些話語有些羅嗦了,一直在重復學生已經很熟悉的知識。譬如,我說把0寫圓時,費了過多的時間,也轉移了學生的關注重點。

  想想做做1,點名學生回答,沒有什么問題。在問到5的前面是幾,后面是幾時,我先問了5的前面是哪面?為什么?這正是昨天補充習題上個別學生出現問題的地方。學生難以說清,我就告訴他們:直尺的起點是0,直尺的起點在哪面,哪面就是前面。

  想想做做2,我滲透了“10個一就是1個十”,但是在我引導學生說出并板書后,我從他們的反應中發(fā)現也只能滲透而已吧。我想,我在引導、講解時急于想讓學生真正理解,以至于耗費了過多時間,卻依然沒有深刻的效果。

  想想做做3的2個2個數、5個5個數,很順暢。但是,我過于鼓勵學生上黑板指指、講講,也造成了教學的拖沓。這是一節(jié)內容相對豐富的課吧。

  想想做做4、6、7都不成問題,學生已經比較熟練這種練習方式。

  可是,很遺憾的是,想想做做,學生很難一下子說清“從左邊數起,哪幾只小鴨戴帽子?從右邊數起呢?”我耐心引導后依然效果甚微,可能是平時孩子們說得不夠,口答能力欠缺。也可能是前面的問題相對簡單,這里一下子要說好幾個“第幾個”,他們還需要一個熟悉過程。或許以后我平時就多找機會,讓孩子們能多回答這種比較復雜的問題,讓他們多多練習吧。什么都逃不了熟能生巧吧。

  這里要再反思一個課堂常規(guī)問題。之前我發(fā)現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不好,在自己的課本上的書寫和看黑板之間的切換遲鈍、緩慢,總是容易來不及寫、不聽講。于是,我這一周想辦法來訓練他們能快速對老師的口令做出反應,快速“切換”,養(yǎng)成良好的聽課習慣。當然,很有成效,但是,課堂的進度也被拖慢了。我今天也對孩子們的寫字課進行了觀察,發(fā)現他們能對教師的強調性的用語立刻

  做出反應,停下筆,看老師,或者繼續(xù)寫。我結合自己課堂上學生的情況,覺得應該簡化口令,最終讓這種聽課習慣自動化,只需要偶爾的表揚來激勵、鞏固。

  回想聽二年級的.課,節(jié)奏快、內容多,但學生也能很快對簡化的口令做出反應,學習效率很高。這也肯定是師生長期共同磨合的結果,配合會越來越好。

  本節(jié)課最大的遺憾是,留給學生的作業(yè)時間不夠。一方面是自己在前面3個環(huán)節(jié)重點不明,節(jié)奏有點拖沓,組織學生效率不高。還有一方面是學生的獨立作業(yè)能力沒有完全培養(yǎng)起來,F在,學生做題既要依靠教師幫助其讀題、審題,還要教師督促其抓緊時間完成,以及打“績分線”等細節(jié)的提醒,這樣肯定要持續(xù)很長的時間。但是,其實學生真正的作業(yè)時間也就5分鐘吧。那么如何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作業(yè)能力呢?肯定要培養(yǎng)他們的讀題、審題能力,以及解題時的細心態(tài)度和做完后自檢的好習慣!

  我現在已經在點名學生來讀題、審題了,并且準備用口令式的語言來幫助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诹钍沁@樣的:

  先把題目讀一讀,

  再在腦中想一想,

  還要嘴巴說一說,

  最后動筆做一做,

  做完自己查一查。

  如果養(yǎng)成了這樣的習慣,解題的效率自然提高,而且這樣的解題習慣將讓他們長期受用。想想吧,以后只要教師簡短的教學用語,學生自己的讀題、審題,教師偶爾的引導,那么作業(yè)自然可以快速高效完成,學生也真正得到鍛煉、找到成就感!

10的認識教學反思4

  10是一個特殊的數,既是記數的結果,又是記數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也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所以,“10的認識”是認數教學中關鍵的一課。本節(jié)課中,我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一、從動手操作讓孩子理解10個一是1個十

  10個一是1個十是建立新舊計數單位聯系的重要內容,也是為孩子后續(xù)學習所需要的至關重要的內容。教學時我讓孩子數小棒,邊數邊擺當數到9時停頓以下在擺一個,問孩子:有幾根小棒?孩子很容易回答10根,這是馬上指導孩子把10根小棒用皮套捆成一捆,讓孩子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跟著教給孩子10個一是1個十,有了直觀的小棒及捆小棒的過程作依托孩子很容易的理解了。而后又用計數器,知道孩子邊撥珠邊數數,進一步鞏固滿十進一的十進制關系。

  二、通過實際讓孩子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學生列舉了很多與10有關的例子,如:10個手指、10個腳趾、10個同學站一隊、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通過讓學生感受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數學就在身邊。

  三、設計利用刻度尺,讓學生認識數的順序,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

  讓學生知道9和10的順序是怎樣的(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后面),接著我設計了小朋友喜歡的水果圖,讓學生說說喜歡吃哪些水果,體會從左數排第幾,從右數排第幾……。充分調動小朋友的多種感官,形成并強化“10”的表象,理解10的序數意義和基數意義。

  四、最后我特意設計了神舟七號飛船發(fā)射成功的情境,課件展示,讓學生倒數10、9、8……(發(fā)射)。

  這樣不但讓學生體現在我們生活中10以內數字應用很廣泛,增強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10的認識教學反思5

  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是現代教學的根本目標。新的教學理念師認人學到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根據這一總體目標,首先要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探索的精神。因此,我首先創(chuàng)設問題環(huán)境,為學生探索學習進行鋪墊。上課一開始,我就用謎語讓大家猜一猜并講有關“10”的故事。這樣既可以復習9以內數大小的比較,又可以引起學生新的數學的思考:1和0用什么辦法使9無話可說?很自然引出今天要學習的新數“10”。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的樹干的道理充分的發(fā)展。由于這樣步步引導,產生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新授教學部分中,我設計了個教學環(huán)境即動手操作、探究新知:讓學生邊動手操作邊紀錄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10是怎樣組成的,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在教學中,我還堅持兩個原則:學生能自己說出來的,教師不引:學生能自己會的,教師不教。我在教學中,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圍繞著“學”來教,把課堂變成“學”堂。另外,我還努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在教學活動中,我努力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著、合作者和點播者。數學語言師數學思維的載體,學生的創(chuàng)新成果必須通過語言來表達。教師必須用規(guī)范的語言進行示范,這樣才在能使學生的思維和信息進行再加工。本節(jié)課,我的`數學語言欠規(guī)范,土話太多,所以學生的語言就不規(guī)范了,長期下去就造

  成了不良的后果。另外,還要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分組合作交流的能力,讓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落實到實處。

  通過這次的教學活動,是我清楚認識到: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接受再教育,不斷更新教學觀念,使自己的創(chuàng)新意識不斷增強。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才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

10的認識教學反思6

  案例一的設計是嚴格尊重教材的編排順序,亦步亦趨進行教學設計,不顧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教師牽扯著學生往前走,帶來的學生厭學。

  案例二的教學設計打破了過去傳統(tǒng)的認數模式,對10的認識與10的加減法進行了整合與重組,教學效果非常顯著。這充分證明有效的教學設計應體現以下幾個特點:

  1、突出教學活動的主體化。

  教學的起點和歸宿是實現以人為本。首先考慮的就是學生怎樣學習?他們想到哪里

  去?而不是教師想要學生到哪里去?教師不能把學生當作一張白紙,而要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只有建立在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的教學,才能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真正達到教學有效的境界。

  案例一的教學是管束下的學生活動,教師圍著教材轉,學生圍著教師轉,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空間,只能囿于教師和教材劃定的圈子里,做著無味地、重復性的練習。案例二的教學則是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主動活動。

  2、突出教學過程的動態(tài)化。

  當代教學設計理論家和教學心理學家梅里爾教授在其《首要教學原理》一書中提出教學的五項基本原理,實際上是五個要素、五個階段——以“問題”為中心,教學要圍繞著“激活”、“展示(論證)”“應用”和“整合”這樣一個循環(huán)圈展開。也就是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學生經歷探索思考的過程。

  案例二的教學過程是一種流動、動態(tài)的過程,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了解學生的認知起點,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精心設問,有效引導,引領學生到達他們想去的地方。學生對10的抽象過程、10的`基數、序數、含義及10的組成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教師采用壓縮此過程,而將認知的方向延伸到更高的地方,即通過10的組成自然而然學習10的加減法,將10的組織與加減法充分聯系起來,達到知識整合的目的,使學生在一種動態(tài)生成下的“做數學”中建構了數學模型,獲得了成功的情感體驗。

  3、突出教學交流的民主化。

  4、突出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10的認識教學反思7

  這節(jié)課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一冊第64頁的內容。10是一個特殊的數,由于我們采用的計數法是十進制計數法,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因此10的組成十分重要,也是今后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進一步認識100以內、萬以內以及多位數的基礎。

  課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教具、課件和整節(jié)課的設計等等,課后,我再回過頭來思考課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時,發(fā)現其中有些地方處理得不錯,有些地方就需要改進。這節(jié)課我力圖通過愉快的.情景啟發(fā)學生初步來認識10。在上課時的導入部分,我選用了小朋友喜歡的數字排排坐課件引人入勝,讓學生幫0和1想出辦法對付橫行霸道的9,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到兩個數字可以組成一個新的數,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系的,是可以組合的。在這樣的問題情境里,學生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接著我又讓學生觀察課本上的主體圖,說一說畫面上有什么物體是表示10的,還讓學生動口用10說一句話,使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并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這也很好地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在教學10的分解和組成這部分內容中,我注意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活動情境,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在10的分與合活動中,學生可以用擺小棒的方法,也可以用1~9排列組合的辦法,能力強的學生可以不擺,直接用類推的辦法都可以。允許學生用自己不同的方法去學習,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體現了因材施教的過程。雖然我打破了傳統(tǒng)陳舊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小組合作交流討論及評價等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時,做得還不夠,收放得不夠自如,似乎有點擔心一年級小朋友沒有完全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完這節(jié)課后,我覺得很多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一個成功的好老師就是要在教學上敢于突破和創(chuàng)新,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探索,今后我也會努力地朝這個方向去做。

10的認識教學反思8

  認識6時,通過老師操作撥珠,學生擺了6個圓片,學生的頭腦里形成的6這個抽象數字的認知是比較到位的,而對7、8、9、10 的認識,我為了緊縮課堂時間,以為學生憑借原有的知識經驗,不需要通過操作擺圓片,就能夠建立數感,結果大失所望,學生只認識了數字,根本沒有形成數的概念。

  數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單獨一個數字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并不大,關鍵在于它和具體的事物結合在一起,才會產生實際意義。認數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實物動手操作,把數感培養(yǎng)落實到具體的操作活動中,可使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明顯的表象,再遇到相似的情境時,他們會在頭腦中有一個明顯的'參照物,真正建立起良好的數感。

  如果“7、8、9、10的認識”的教學過程中,能不惜時間,讓學生操作擺圓片,學生通過圓片的個數逐漸增多,感受到8、9、10都比7大,也就不會出現認為10不比7大的錯誤認識了;如果在游戲中讓學生擺的圓片比7多,有學生擺了10個,肯定不會認為是非得擺8個才對。

  一年級學生年紀小,認知水平較低,讓他們多感受、體驗數從實物到抽象過程是有必要的,動手操作活動就是學生學習過程的展現,是經驗不斷內化、提升的過程,也是學生主動發(fā)展的自由天地。數概念有了切實體驗和理解,這與數感培養(yǎng)是分不開的。

10的認識教學反思9

  成功之處:

  這節(jié)課我在教學新課前,根據教材上的主題圖,營造出一個教室里師生勞動的場景,這是孩子們隨處可見的場面,由于它就來自于學生周圍,因此學生熱情高漲,感到十分親切、熟悉,情不自禁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隨后,我引導學生說圖,數人,數物,不僅滲透了講衛(wèi)生、愛勞動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讓學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數數經驗,初步建立了6、7的概念,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激發(fā)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

  在預習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設計了讓孩子帶著問題去學習,去探究。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觀察到的內容,說一說,和同桌交流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運用學具擺一擺,比一比,通過學生實踐操作,使學生明確6、7的基數意義,體現出了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在認識6與7的大小關系時,我采取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操作學具,從感性明確6與7的大小關系。在指導書寫6、7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通過指導學生觀察課件形象、直觀地展示6、7的筆順,幫助學生掌握6、7的寫法;啟發(fā)學生想像6、7像生活中的什么,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不足之處:

 。、高估了孩子的自學能力,在設計自學提示時,我沒有把問題提得很細,只是讓孩子看圖說出數學信息,孩子語言組織能力不行,語言表達不出來,說不出重點。

 。、這節(jié)課我設計的`學生動手操作的環(huán)節(jié)很多,學生的積極性倒是調動起來了,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但是我有點收不住,有部分學生沒能把學具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

 。、在教學過程中,雖然處處體現了學生動手,自主學習,但是我還是講的有點多,沒能體現出精講多練。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不斷地去摸索,去學習,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更好的服務于教學。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0

  6~10的認識及其加減法是全冊教材的主要內容之一,而6~10的認識又是本單元的重點內容之一,是學習“數與代數”知識的起始階段,對建立初步的數感及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重要的意義。這部分的內容是在認識0~5各數的基礎上教學的,是一次對數的擴展,教材編排與前面基本相同,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理解6~10各數的意義以及規(guī)范地書寫數字6~10。因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和設計本節(jié)課: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

  上課伊始,我從談話引入,問孩子們“喜歡春天嗎?春天是植樹的好季節(jié),有一群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正在山坡上植樹”把孩子們帶入主題圖,引出新課學習,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進入新授部分后,我先請學生在情景圖中找6~10,并體會6~10各數意義;再讓學生用畫圓圈的方式表示6~10,老師在黑板上擺圓片表示6~10,邊擺邊說5個添上1個是6個,6個添上1個是7個,……,9個添上1個是10個,體會相鄰數相差1;然后學寫數字朋友6~10,學生觀看寫法,書空,再跟著寫,循序漸進學會規(guī)范的書寫6~10;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我都精心設計了相應的練習,邊學邊練,內化新知。另外,通過“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植樹這一情境,引導學生理解6~10各數的意義,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三、聯系學生生活做一些課堂練習

  根據書上的編排,我一共做了3個課堂練習。第一個是“填一填”,感受數序,體會前面和后面的意義;第二個是按順序連線,學生對連完后的圖形充滿期待。第三個是火箭發(fā)射時的倒數計時,學生興趣很高,加深他們對數的理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四、不足之處

  1、對“6~10的認識”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的教學編排不夠理想。本堂課的'教學內容并不是很難,我沒有充分認識到厭靜好動的低齡兒童的特點,因此對課堂的把握不夠理想。

  2、6~10的寫流于形式,沒落到實處。

  4、組織教學需要加強。

  5、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不夠豐富多彩。

  6、在課堂練習的教學中,對題目的多種解法沒有考慮全面。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選擇兒童身邊最熟悉的事或感興趣的事,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便于理解和接受。另外,在教學中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思維的過程中探索、創(chuàng)新。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1

  從本節(jié)課的數學實踐來看,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積極主動,教學效果較好。

  一、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教學“10的認識時”我用一個有趣的故事調動學生的興趣:有一天,0--9幾個數字娃娃做起了排隊游戲。9最大當上了隊長,就驕傲起來,看不起別的數字娃娃。他神氣的對0說:“你呀,表示一個物體沒有和我比起來真是太小了!0聽了圓圓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淚,小朋友你能不能幫0想個辦法呢?這樣創(chuàng)設出學習情境課堂顯得生動有趣,學生的積極性大大的調動起來。

  二、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教學中,教師向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如主題圖中的鴿子與人物;教室里的小朋友;學具盒中的小花;計數器上的珠子,點子圖、直尺等,讓學生通過具體的物體個數或事物,體會到數是數出來的。注重讓學生經歷認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讀數、數數、寫數,如在計數器上撥數,通過對直尺的觀察感知數的順序,用不同的'方法數出10朵小花等環(huán)節(jié)都在幫助學生建立數的概念,發(fā)展數感。

  三、注重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教學中特地安排了生活中的數,并用10來說一句話,火箭發(fā)射前的倒計時,馬路口紅綠燈的倒計時,這幾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不僅加深了對數概念的理解,對身邊處處有數學的體會,也使學生獲得了用數學的體驗。

  四、注意從學生已有的適應經驗出發(f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沖突以及由此而引發(fā)的認知結構的重組。這一課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fā),如學生能口頭數10以內的數,已經掌握2至9各數的組成,并能找到規(guī)律,有序地記憶數的組成。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只是在稍加指點和幫助,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說,自己做,讓學生自主建構知識。

  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有序思維:

  在教學數的組成時,促使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找到10的組成的規(guī)律,使知識規(guī)律形象的展現在腦海里,從而在把握事物規(guī)律的同時,獲得研究事物規(guī)律的方法。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2

  孩子們天性愛活動,他們的生活就是活動,他們的學習也是各種有趣的活動。本節(jié)課的教學就是充分利用多媒體強大的功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在實踐中探究。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本節(jié)課無論是課題的引入還是學習內容的展開,都力求創(chuàng)設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情境。課始故事引入,巧妙有趣。有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其帶著一種愉悅的心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課件中設計的猜一猜、說一說、玩一玩等活動,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走進數學王國。

  2、通過各種途徑,培養(yǎng)數的概念

  教學中,多媒體向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如主題圖中的鴿子與人物;計數器上的珠子,直尺、蘋果等,讓學生通過具體的物體個數或事物,體會到數是數出來的。注重讓學生經歷認數的過程,而不是簡單的讀數、數數、寫數,如在計數器上撥數。通過對直尺的觀察感知數的順序,用不同的方法幫助學生建立數的概念,發(fā)展數感。

  3、緊密聯系生活,提高應用能力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yǎng)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教學中特地安排了這些環(huán)節(jié):生活中的數、用10說一句話、火箭發(fā)射前的倒計時等這幾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不僅加深了對數概念的理解,對身邊處處有數學的體會,也使學生獲得了用數學的體驗。教學中,通過數一數、做一做、拔一拔、分一分、涂一涂、排一排等活動,激活學生的知識和思維,讓學生動手操作,自主探究,這樣,學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創(chuàng)新,不僅能學知識,而且能學方法,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4、精心組織活動,快樂學習數學

  本節(jié)課設計以學生的活動為主,精心安排了找朋友、對口令、考一考、試一試、玩一玩這幾個既有趣又有意義的游戲活動,讓學生玩中做,做中學,在快樂游戲中輕輕松松地學習。同時,多媒體課件的人機對話功能,培養(yǎng)了學生意志品質,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去學習。如在尺子或數軸的空格處填數、練習中的`數一數、做一做,填對時則顯示對,否則顯示叉。練習由易到難,逐層推進,采用“答題+評分”,學生每回答對一道題,多媒體用它那層出不窮的表揚方式讓學生興奮不已,以調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課件的表揚或激勵下,不斷獲得“獨立發(fā)現的愉快體驗”。

  這節(jié)課,我和同學們融為一體,順利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課堂紀律不是太好,對學生的數學活動放手不夠。在教后我感到自己在處理預設目標和達成目標的問題上還有待磨練和提高。如:當學生沒有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時,引導不夠;由于內容安排較多,所以有些環(huán)節(jié)倉促而過,并且減少了學生的回答次數等。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3

  11月5日,縣數學名師指導小組來我校進行數學教學工作的指導,學校安排我執(zhí)教一堂課進行教學匯報。這讓我感到既興奮又緊張,一方面這是一次難得的向教壇前輩學習取經的好機會,另一方面自己從事數學教學只有兩個月的時間,擔心自己經驗不足,會班門弄斧而貽笑大方。經過反復思考,特別是在學校數學教研組同事的指點幫助下,我上了《10的認識》。通過課后與各位縣級名師以及數學組同事的交流,我感受到了在數學教學這個廣闊舞臺上,我邁出了第一步,但前面的路還有很長。

  上課伊始,我通過談話形式,小朋友們,你們見過一種白色的鴿子嗎?他叫和平鴿,是和平的象征,想和她們交朋友嗎?只要你愛動腦筋,愛學習,和平鴿就會飛到你的身邊。瞧,這些就是愛學習的小朋友。很自然地引出了主題圖的教學。此時學生的興趣也比較濃厚。另外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觀察、操作、游戲編排的較多(因為一年級的小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一般只有5到10分鐘),這樣可以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大家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充分發(fā)揮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使個個學生都在課堂上,不感到枯燥、乏味,主動的來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會到解決問題后的成就感。

  存在的不足點:

  1.數學培養(yǎng)學生的是一種思維,一種能力,而不是簡單的模仿,記憶,浮于表面的東西。在教學由形抽象到點的過程中,我純粹的讓學生看著10只鴿子,10個人畫出相對應的.圓點,而沒有深層次的去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數感。我應該再增加一個估點子數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估這是不是10個圓點。先畫個兩個圓點,讓學生感知,這比10個圓點少了很多,畫20個圓點,讓學生感知這比10個圓點多了很多,從這樣的一個比較中,讓學生更好的領悟到10個圓點。

  2.對“10”的基數和序數的教學編排不夠理想。這里的著眼點是讓學生明白第10只有一個,10表示10個。我在出題的時候應該給出的數量不一,隨時變化,讓學生靈活運用,而不是機械的出示兩道類似的珠子圖和大象圖。

  3.在10的組成教學時,我采用的方法是,讓學生把白紙上的10根小棒按一定的規(guī)律分成兩堆(畫一畫)。我的想法是,一年級的孩子比較好動,如果拿實物小棒去分會出現部分孩子玩小棒,而且分完一種之后,不能把分法保存下來,到最后到底分了幾種方法可能學生并不清楚,通過畫可以把每一種分法都很好的記錄下來。但問題也隨之出來了,通過畫小棒,學生體會不到總數不變,也不能很好的體會到10可以分成1和9,9和1是同一種分法,只是交換了小棒的位置。所以這部分的處理,應該在細致點。

  通過這次鍛煉,我認識到,相對于教學計劃的完成,學生興趣和能力的培養(yǎng)是更為重要的方面。只有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全面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學生才能鞏固所學的知識,始終保持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同樣,作為教師,在營造輕松愉悅教學氛圍的同時,也要積極探索讓學生從直觀認識走向深刻理解,不斷增強教學的層次和深度。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4

  設計思想:

  在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的基礎上比較兩個數的`大小,學生通過比較操作在具體情境中逐步建立數感和符號感。

  教學目標:

  1、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學習“〉、〈、=”三種符號。

  2、幫助學生建立數感。

  3、能夠比較1—5各數,能夠運用三種符號。

  4、初步體驗到結論的不確定性。

  5、培養(yǎng)學生做文明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件)

  游泳館里要舉行游泳比賽了,紅隊和藍隊排好了隊伍,站在旁邊的小貓咪著急了,不能比賽,不能比賽,為什么不能比賽呢?

  二、新授

  1、兩組學生進行拔河比賽:第一次,3人一組和4人一組進行拔河比賽,

  學生說出理由,人數不一樣。

  2、誰大誰。繉W生發(fā)現4大于3,3小于4,所以比賽不公平。

  3、用大于號連接,教讀法

  5、還可以怎樣表示?怎樣用符號表示?(象這樣較小數在前面,較大數在后面我們用小于號連接)

  6、再來幾人可以比賽?如何表示(小組討論)(如果兩部分同樣多,就可以用等號連接)

  7、書寫指導〈、〉號書寫,要注意筆畫斜著點,重點指導起筆收筆

  8、如何使比賽公平?學生說理由,3=3或者4=4。

  9、書寫指導=。

  三、鞏固練習

  1、比一比填一填

  注:教學生學會看懂題意(橫看豎看)

  2、填數

  3、比較大小

  4、多個數比較大?

  注意指導學生方法的運用

  5、里可以填幾?

  6、猜猜圖中共幾人?說想法。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知識?

  五、作業(yè):把今天學的知識講給家長聽。

  板書:例題圖

  4>33<44=4

  教學反思:學生能夠在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多少的基礎上比較兩個數的大小,但在教學過程中,缺少對學生的語言的訓練,個別學生在練習中沒有理解題意,無從下手。

10的認識教學反思15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課始,我通過愉快的情景啟發(fā)學生初步認識6-10各數。在導入部分,選用了小朋友喜歡的數字人物,并用課件一一的出現,有前面認識過的05,還有今天認識的610。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感悟到數的順序。

  然后,出示主題圖:在數數的時候,指導學生有序的數:可以按上下數;也可以按左右數;還可以以數的大小順序來數。同時,再結合教室的實物來數,比如:數桌子、數椅子、數同學、數鉛筆等內容都是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學習,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教學效果很好。在認識了這些數后,為使學生獲得感性的認識,并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讓學生選用6-10中的任意一個自己喜歡的數說一句話或做一個動作,也很好地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

  最后,用自己的小計數器撥數,先撥上6個,然后逐一的添加一個小珠子,在體會后繼數的同時也感受到數和數之間是有聯系的。并在此引發(fā)學生進行了深度的思考:6個添上一個是7個,還可以怎么得到7呢?讓學生自己試著撥撥,在撥的同時孩子們會想到:5個添上2個是7個;4個添上3個是7個同時,也為組成做了鋪墊。

  整節(jié)課,孩子們的情趣很高漲。總之,本節(jié)課,我盡量使課堂做到生活化、活動化和趣味化,盡量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并且結合孩子好玩、好動的生理天性,讓他們在觀察、比較、操作的學習過程中體驗與數學的距離,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的發(fā)展,個性得到的張揚,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玩數學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教學中,我注重對學生進行用數學過程的指導,讓他們明確大括號和問題所表示的意義、重視學生親身經歷觀察畫面、理解畫面內容、選擇有用條件和恰當的方法計算的過程,以此讓學生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1.對于大括號的作用的很好體現。在引入大括號時我讓大家,體會大括號表示把兩個或幾個物體合起來,讓學生用手勢來演示,再讓學生來說說你覺得大括號有什么作用,突出大括號的作用,體會大括號的意義。

  2.在對進行加法和減法的對比中,我逐個出示,練習,再讓學生觀察對比這兩組題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讓他們自己發(fā)現其中的不同,再通過他們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情況下用加,什么情況下用減,教師這時做一個總結,這樣教學效果較好。

  3.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應用于生活。課前我布置學生收集一組生活中表示數量是8和9的.數據,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活動,親身感受到了8、9的基數和序數含義,同時培養(yǎng)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對8和9已經有了一些的認識,已經掌握了數數的一般方法。因此,在教學主題圖時我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找出數量是8、9的物體,并說明數量是8的物體用數字8來表示,數量是9的物體用數字9來表示,學生不僅初步了解了數字8、9的形成過程,而切培養(yǎng)了學生有序觀察的能力。在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大小,已經掌握了比較的方法,在比較7、8、9的大小時,我沒有講怎樣進行比較,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直接用、表示他們之間的數量關系,有效的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6-10的數學的組成是學生在學生了2-5的數的組成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已經學會通過操作學習數的分解和組成,而且絕大多數的學生在幼兒園中已經知道了2-10的組成。怎樣教學這部分的內容才能使學生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原來的基礎的有所提高,同時讓學生的遷移類推和歸納分析能力得到培養(yǎng)。

  加強操作,把操作與思考結合起來。操作是一年級學生學習數學的一種基本方式,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學生對實物、圖畫的深入觀察和學具拼擺,引導學生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建立起6~10的數概念和加減法計算的知識表象。如教學8、9的組成,我讓學生把8個圓片分成兩部分,學生馬上按擺也了一種分解。這時我讓學生思考怎樣才能把所有的分分法不重復、不遺漏地找出來。學生們經過思考、討論、交流,聯系前面學習的經驗,按照一部分依次加1,另一部分依次減1的規(guī)律擺出8的組成。因為學生對擺學具找數的組成這樣的操作活動已經不太感興趣,所以我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激發(fā)學生的活動動機,讓他們操作的愿望。同時在交流討論中,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參與到活動中,并在自己所參與的觀察和操作活動過程發(fā)現問題、探索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