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長城》教學反思合集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長城》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長城》教學反思1
《長城》這篇課文,是新課標四年級語文課本上冊第十七課,課文一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括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長”,這是遠看長城;第二自然段,具體地介紹長城,突出長城的“高大堅固”,這是近看長城;第三自然段,由長城展開聯(lián)想,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第四自然段,總結(jié)全文,指出長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贊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跡”。
在上課之前,我讓學生做到了充分的朗讀課文,自主完成預習作業(yè),整節(jié)課下來,覺得學生的積極性以及對于課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較充分的調(diào)動。
從先教學一、二自然段,再教學三、四自然段這個路子來看,如果能再放手,讓學生就全文談有感受的語句,相信學生可講之處會更多,所談感受體會也會更充實、深切。
在學生發(fā)言時,師生對話缺少配合。班級個別學生急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而忽略了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忽略老師的講解。這樣的課堂雖然顯得學生躍躍欲試,自主活躍,但無法讓學生在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思想的體會上有更深一層次的提高及升華。這也是今后教學中我應該注重訓練和正確培養(yǎng)的地方。
《長城》教學反思2
《長城》是人教學版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作為引領(lǐng)學生開始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現(xiàn)了長城的氣魄雄偉,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fā)了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那么怎樣激發(fā)學生去了解長城的特點以及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我們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呢?
贊可夫曾說過:“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lǐng)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作用。”如果在教學導入時,能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采用情境啟發(fā)式導入,就能撞擊著學生的心靈,形成他們心理上的懸念,吸引著他們的注意力,學生產(chǎn)生急于要弄清問題的迫切心情,驅(qū)使他們認真學習課文。
上課伊始,我就讓學生充滿激情地朗讀世界各國元首獻給長城的題詞: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以色列前總理拉賓)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的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杰作!(俄羅斯前總統(tǒng)葉利欽)
聽完這些國家元首的題詞,你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談自己的感受)是呀,我們?yōu)樽约菏侨A夏兒女感到自豪驕傲,但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你對長城又了解多少呢?你知道為什么說長城凝聚著中國千年文明、智慧和力量嗎?今天,這個“偉大的奇跡”就在眼前,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自由讀課文)
在我的精心設計下,通過我充滿激情地朗讀,使學生陶醉在偉大的長城中,自然地想去了解--長城到底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會引起這么大的轟動?使學生由情入境,情境交融,學習達到旺盛狀態(tài),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
課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學的設計,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評價長城的那句話: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那么,這句話就成了我課堂教學中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中心句。接下來,引導學生從遠看長城、近看長城、建造長城的偉大人民三個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這個句子。學生對中心句子的理解是層層遞進,朗讀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特別是學到“單看這數(shù)不清的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起重機,但靠著無數(shù)的肩膀無數(shù)的.手,一步一步地抬傷者陡峭的山嶺”。讓學生自讀體會:你能體會到那時的勞動人民是怎樣臺上這陡峭的山嶺呢?學生說的出乎意料的好,有的說“我仿佛看到了好多人彎著腰,臉上都是汗!薄八麄兊氖直荒コ隽搜荩_被磨爛了”……同學們盡情地想象,大膽地談出自己的感受,應該說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長城》教學反思3
通過一堂課的教學,我完成了預定教學目標,學生在課堂中讀詩、背詩積極性非常高,效果良好。
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有兩點做得尤為好:
1、運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加強朗讀訓練。由于詩歌語言簡潔且凝練,反復朗讀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加上學生年齡較小,愛玩好動。我在朗讀訓練中,多次采用音樂、錄音、錄像等多種輔助手段,刺激學生感官,激發(fā)他們興趣。運用畫面,引導學生進入課文意境;運用媒體,展現(xiàn)萬里長城和大運河的壯麗景象、雄偉氣勢,幫助學生讀出語氣;運用音樂,烘托、渲染氣氛,使學生的配樂朗讀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更好地表達詩意。學生們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輕松,孩子們讀詩熱情高漲。
2、在重視朗讀訓練的同時,我也十分注重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詩歌教學難度大,常有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雖說通過反復讀,能使學生有一定的感悟。但詩歌抽象表達的特點會給學生留下無限想象的空間。因此,我在指導朗讀過程中,多次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將抽象的文字和抽象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在學生的腦海里留下了雄偉的萬里長城和壯觀的.京杭大運河。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進了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所以,學完了課文,學生就完全能做到帶著自豪感,有感情地誦讀詩歌了。
通過教學,我感到這堂課既有收獲,也有不足。在重視詩歌朗讀的同時,對字詞教學有些忽視,尤其是關(guān)鍵詞語的理解不夠重視。詩
歌中字詞深奧,學生不容易理解,教師又不能采用以詞解詞這種簡單的方法。因此,教師在詩歌教學中如何將深奧的詞語深入淺出地教給學生,讓教學更完美。這是我想在以后的詩歌教學重點研究的問題。
《長城》教學反思4
這是一節(jié)教學常態(tài)課。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6課《血肉筑長城》涉及的知識點很多,有三個戰(zhàn)役——平型關(guān)大捷、臺兒莊戰(zhàn)役、百團大戰(zhàn);一個會議——“中共七大”;兩個對抗戰(zhàn)勝利的有利形勢——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放原子彈,蘇聯(lián)出兵攻打在東北的日軍;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意義等。重點主要是臺兒莊大捷和百團大戰(zhàn),難點是中共七大的召開。為了能夠突出重、難點,在教學方法上采用講授法、提問法、多媒體輔助法。一開始通過國歌引入新課,渲染氣氛,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在新課學習中又通過課本資料和圖片、視頻,讓學生有了更直觀、感性、深刻的認識,再加上老師精心設計的問題、討論,特別是讓學生對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原因和意義的討論,使課堂氣氛活躍,收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另外在講到平型關(guān)大捷、臺兒莊戰(zhàn)役和百團大戰(zhàn)的.時候,我運用了列表比較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效果不錯。新課上完后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大多數(shù)學生掌握的比較扎實,效果不錯。
當然,這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缺點,由于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沒能比較近代日本發(fā)動的兩次戰(zhàn)爭。
在以后教學中,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借助多種教學手段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如歌曲、視頻、地圖、圖片等;
2、要精心設問,要注意啟發(fā)引導學生探究問題;
3、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如: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及綜合分析能力等。
4、精講精練,提高課堂效率。
《長城》教學反思5
:admin 這次聯(lián)教課,我們組選了第五單元世界遺產(chǎn)專題的課文《長城》。這一單元的文章展示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是引領(lǐng)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一扇扇窗口。在教學本單元課文時要將課文的學習和綜合性學習活動相結(jié)合起來,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達方法。讓學生在聽、說、讀、寫、查等活動中,提高語文能力,激發(fā)探究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
《長城》的教學,我是這樣設計的:以學生朗讀為主,在朗讀中感受長城長、高大堅固及氣魄雄偉的特點,在朗讀中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因此,我確定了以下學習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對照插圖,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陡峭”,“凝結(jié)”等詞。
2、學習由遠及近,從不同的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lián)想。
3、了解長城長、高大堅固及氣魄雄偉的特點,感悟作者對祖國的熱愛和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課文共四段,按人的觀察和思維發(fā)展方式進行的:遠看長城──近看長城──聯(lián)想古代勞動人民──贊美長城和古代勞動人民。于是我設置的步驟是:圖文對照,逐段學習。
長城遠看像長龍,近看高大堅固。了解了它的特點,在理解的基礎上再通過讀感受它雄偉壯觀的氣勢。品味語言,由“站”“踏”“扶”這幾個動詞告訴我們,作者親眼見到了長城親身接觸到了長城,由這承上啟下的句子,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是“很自然的”。聯(lián)想教學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再次叩問文本,與文本展開充分的對話。比如體會“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边@個重點句,我課前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多少……才……”。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血汗和智慧。如:“數(shù)不清”、“兩三千斤重”(工程浩大);“沒有……沒有……”(設備的簡陋);“無數(shù)……無數(shù)……”、“一步一步地”(條件艱苦)。多種形式反復讀,引導學生體會無數(shù)古代勞動人民在修筑長城時付出的血汗,從而產(chǎn)生情感共鳴。在充分的讀書后發(fā)揮想象,“你站在長城上,想說什么?”以想象促說、促讀,充分感悟中心句,體會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情感。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最后對文本的拓展,我選取了一首詩歌讓學生吟誦,旨在讓學生的激情再一次砰發(fā)。但是沒來得及,使整節(jié)課不是很完整。
通過這次聯(lián)教課,通過黃校長和老師們的評課、議課,我看到了自己在教學方面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應更多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多讀,多說,多思,多寫。學生讀書后我應創(chuàng)設各種機會放手讓學生完整地講出自己的感悟,在學生理解了思考了感悟了后我再適時指導,不能害怕學生講不出而浪費時間。也就是說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既要有方法上的點撥,但更重要的是潛移默化的實踐,留給學生充裕的閱讀時間,“在下水游泳中學會游泳的本領(lǐng)”。如果我們教師不多給學生機會,久而久之就會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樂于不善于思考問題而只會坐等教師講現(xiàn)成答案。這也許就是古人所云“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吧。
另外語文更多的是一種情感教育,應多把語文和我們情感認識更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讓語文走進我們的生活,走進我們的心里。學習完這篇課文后,同學們都認識到了有形的長城的作用是抵御外強,保衛(wèi)國家主權(quán)。課文中長城的知識點學生也許能掌握得很好了,但長城是令中華民族驕傲和自豪的萬里長城,更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堅強不屈的象征,我們國歌中就有這個新的長城,但是我沒有利用這個契機,及時恰當?shù)貙W生進行更深層次、更與時俱進的愛國情感教育,從而進一步挖掘、引申出文章的更深層次主題──在我們心里筑起一座無形的長城,全國人民團結(jié)起來,共同保捍衛(wèi)、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這樣才能將課堂提了一個高度,學生胸中回蕩的熊熊愛國豪情才根深蒂固,長城的精神才會世代傳唱,永放光芒。
《長城》教學反思6
《長城》這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覺到,長城對現(xiàn)在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情感上,空間上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所以在設計這一課的教學時,我把著力點放在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情感距離上,通過教學實踐,我感覺到這種處理還是比較恰當?shù)摹?/p>
課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學的設計,引導學生理解“多少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边@句話。那么,這句話就成了我課堂教學中的中心句。接下來,引導學生從遠看長城、近看長城、建造長城的偉大人民三個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這個句子。在教學中,學生對中心句子的理解是層層遞進,朗讀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
課文重點介紹了長城的兩個特點,遠看像長龍,近看高大堅固。在讓學生學習這兩個特點時,我嘗試先從圖入手,再回到語言文字中咀嚼、品讀。如學習長城的長時,我先讓學生看圖,談感受,再抓住語言文字“一萬三千多里、蜿蜒盤旋”等進行品讀感悟。對于“一萬三千多里”課文中僅僅以數(shù)字的形式出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我感覺太單薄了,于是我設計了從兩方面入手理解這個詞語。一是抓住課文中“從東頭的三海關(guān)到西頭的嘉峪關(guān)”,讓學生到地圖上去找一找長城經(jīng)過的省市,讓他們感受這個數(shù)字有多長。二是補充資料,曾經(jīng)有一個人徒步走長城,共用了508天。這樣這個數(shù)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學生心中厚實起來了。
在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時,我通過板畫先讓學生了解了長城的結(jié)構(gòu),“垛子、嘹望口、射口、城臺”分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這為學生理解后面“勞動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筆。抓住“條石、城磚”補充澆筑的東西來感悟長城的高大堅固。
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這一點與學生在情感上的距離是非常大的,如何讓學生體會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我先讓學生讀這一自然段,說說你體會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抬”“陡峭”“無數(shù)”“兩三千斤”等詞語,啟發(fā)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去體會,特別是“兩三千斤”,我讓他們先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那一塊石頭相當于我們多少個小朋友重,有了這樣的對比,學生對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在沒有火車沒有汽車沒有起重機的情況下,肩抬手扛著這巨大的條石在陡峭的山嶺上勞動是多么艱難的事,從而體會勞動人民的偉大。
在充分說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自己想象,似乎能看到什么樣的畫面,學生有的說似乎看到了許多人抬著一塊巨石艱難得行走在山路上,有的說似乎看到了有的人不小心就掉下了懸崖,有的說似乎還能看到監(jiān)工用皮鞭抽打著勞工,有的說似乎看到有人眼里噙著淚,還要在勞動,通過學生的說,我感到學生在情感上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了。
在課的結(jié)尾,讓學生進行小練筆!懊鎸@萬里長城你最想說什么?”學生寫得還是比較精彩的。
反思這節(jié)課,我覺得需要改進的地方有:
1、學生的朗讀仍需要加強指導。學生在朗讀時不能通過自己的語氣來表現(xiàn)對課文的理解,對學生的指導還不夠細致。
2、對課堂的生成處理不是特別妥當。在給長城題詞時,有一學生說:“長城,你永遠都不要倒。 蔽抑皇欠笱芰耸,沒能抓住這一契機進行更深層次的引導,如果能繼續(xù)引申:“長城真的不會倒嗎?”接著介紹長城的破損情況,引發(fā)學生思考如何保護長城,效果會更好。
3、對引導學生理解長城的巧妙設計時處理得比較膚淺。在引導學生了解了
望口、射口、城臺的時候,應讓學生根據(jù)課前收集的資料,介紹它們的作用,這也是我今天教學中的一個疏忽之處。
長城的教學結(jié)束了,但這一課給我的觸動也是比較大的,從我個人來說,我是比較喜歡這類的課文,喜歡它的大氣,喜歡它的簡潔明了,這也是今天對這一課反思很多的原因之一。
《長城》教學反思7
學生對于長城都比較熟悉,有的在電視上見過,有的還親自爬上了長城。所以,在教授這一課時,重點放在學生的朗讀課文的指導訓練。讓學生感悟長城的氣勢和偉大。學生對課文的一二段,都比較容易理解。課文重點品讀第三段,體會勞動人民的辛苦和智慧。。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發(fā)言比較積極。我在講授第三段時,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想象,古代勞動人民修筑長城都會遇到哪些困難?他們是怎么修筑長城的?教學效果良好,學生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引導同學說出“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讓學生的思想情感,有了更深層次的升華。
由于學生預習忽略了對詞語的理解,預習效果不好。例如“垛子”,我采取了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讓生自己感悟詞語的意思。在課堂上多給一點具體的引導,讓學生多一點時間,讓他們靜心的思考,能夠自如的表達,就更好了。教師關(guān)注面不夠廣泛,忽視了一些學困生,以后要給他們回答問題的機會。
《長城》這課的教學重點是在閱讀中感受長城的氣魄雄偉。難點是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我們作為中國人的驕傲。我就結(jié)合預先設定的`這些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和課堂實際的效果,學生的所得進行反思:
。、課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學的設計,引導學生理解“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边@句話。那么,這句話就成了我課堂教學中的中心句。接下來,引導學生從遠看長城、近看長城、建造長城的偉大人民三個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這個句子。在教學中,學生對中心句子的理解是層層遞進,朗讀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
。病倪h看長城引導學生體會長城的氣魄雄偉,我是從長城的長和姿態(tài)兩個部分入手,運用了地圖和圖片,同時也理解了“崇山峻嶺”、“蜿蜒盤旋”的含義。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真正讓學生體會到了長城就像一條氣魄雄偉的長龍,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到了近看長城一部分,我設計從長城條石的大,長城的寬,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的雄偉壯觀去感受長城氣魄雄偉,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有些不理想,自己的講解太多,學生比較被動。如果能再放手,讓學生多讀有感受的語句,相信學生可講之處會更多,所談感受體會也會更充實、深切。
《長城》教學反思8
《長城》這課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覺到,長城對現(xiàn)在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情感上,空間上還是有一定的距離的,所以在設計這一課的教學時,我把著力點放在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情感距離上,通過教學實踐,我感覺到這種處理還是比較恰當?shù)摹?/p>
引導學生從遠看長城、近看長城、遙想當年,談古論今四個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句子。在教學中,學生對中心句子的理解是層層遞進,朗讀也是一次比一次更有激情。
課文重點介紹了長城的兩個特點,遠看像長龍,近看高大堅固。在讓學生學習這兩個特點時,我嘗試先從圖入手,再回到語言文字中咀嚼、品讀。如學習長城的長時,我先讓學生看圖,談感受,再抓住語言文字“崇山峻嶺、蜿蜒盤旋”等進行品讀感悟。對于“一萬三千多里”課文中僅僅以數(shù)字的形式出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我感覺太單薄了,于是我設計了從具體句子理解這個詞語。抓住課文中“從東頭的三海關(guān)到西頭的嘉峪關(guān)”這一句來理解。
在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時,我通過投影先讓學生了解了長城的結(jié)構(gòu),“垛子、嘹望口、射口、城臺”分別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這為學生理解后面“勞動人民的智慧”埋下了伏筆。抓住“條石、城磚”補充澆筑的東西來感悟長城的高大堅固
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辛這一點與學生在情感上的距離是非常大的,如何讓學生體會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我先讓學生讀這一自然段,說說你體會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抬”“陡峭”“無數(shù)”“兩三千斤”等詞語,啟發(fā)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去體會,特別是“兩三千斤”,我讓他們先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那一塊石頭相當于我們多少個小朋友重,有了這樣的對比,學生對巨石的感受更深了,也更能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在沒有火車沒有汽車沒有起重機的情況下,肩抬手扛著這巨大的條石在陡峭的山嶺上勞動是多么艱難的事,從而體會勞動人民的偉大。
在充分說的基礎上,我讓學生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自己想象,似乎能看到什么樣的畫面,學生有的說似乎看到了許多人抬著一塊巨石艱難得行走在山路上,有的說似乎看到了有的人不小心就掉下了懸崖,有的說似乎還能看到監(jiān)工用皮鞭抽打著勞工,有的說似乎看到有人眼里噙著淚,還要在勞動,通過學生的說,我感到學生在情感上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
在學習了長城后,我過渡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把長城作為國防的象征,如今那古老的泥土城墻已被現(xiàn)代化裝備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這座鋼鐵長城取代,走進升華主題的部分,朗讀詩歌《鋼鐵長城》。
最后展示解放軍圖片,使學生再次感受到長城是祖國永遠的驕傲。
《長城》教學反思9
在執(zhí)教這節(jié)綜合性學習活動課中,我只是一個嘗試的過程。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 學習方式,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為落實這一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把“綜合性學習”作為一條獨立的線索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之中。但匯報課中卻很少有人匯報這樣的課型。
這是長春版教材第七冊第六板塊后設有一個節(jié)綜合性學習活動,內(nèi)容為親近長城。主要是考查學生搜集材料,并做以分類、整理匯報的過程。
初選這節(jié)課時,我有很多困惑,這樣的課到底怎么上?它與班隊活動、主題班會有什么區(qū)別?如果真的上成隊會的形式是不是給人感覺太做秀了,又或者這樣的課堂讓學生講講、演演、唱唱,效果未必太好教師又不容易把握。但是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快樂始終都是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標啊!
在實踐過程中,孩子們搜集到的關(guān)于長城的材料很多,這也是我很欣慰的地方,但由于初升四年級,分類、整理的能力不強,因此在匯報成果的時候,盡管我強調(diào)要有選擇性的介紹,但孩子們也還是大篇幅展示。因此我不得不打斷他們就進行總結(jié)。這樣前面匯報的'小組用的時間長,就至使有的小組失去了展示的機會,使之本堂課的活動面不大。
最后一小組的關(guān)于長城近期新聞中保護長城環(huán)境是本課的一個亮點,綠色環(huán)保工作當然可以及時湊效的隨堂滲透。
結(jié)尾的總結(jié)及音樂鼓舞了孩子們身為一個中國人的勢氣,使整節(jié)課的感情線索得以升華……
《長城》教學反思10
想起來作這節(jié)課,是緣于兩點。其一,是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語文的課堂我們究竟要給予學生什么?語文的知識;學習的能力;思考的過程;情感的落差……對于文本的閱讀,是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閱讀體驗,而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的體驗是“空白”,我是說,孩子因為年齡的原因,他在理解上總是會停留在表像上,那么我們的課堂,對于深度的把握要不要?怎樣引領(lǐng)學生進入這樣一個深度的空間,應該把握怎樣一個度?其二,我發(fā)現(xiàn)蘇教版的《長城和運河》這首詩很好,而且有很廣闊的拓展空間。因為一段長城和運河的歷史,幾乎就是中華民族歷史的縮影。于是,我決定去上這一課。
備課時,我想,用什么去提煉這種“縮影”呢?你想,無論長城和運河,都是中華民族的祖先創(chuàng)造的;而且,長城也好,運河也罷,它們“不朽”的是其中蘊含的民族的精神和文化;這長城和運河,在地圖上,正是縱橫的一撇一捺,宛若一個“人”,于是,大寫的“人”字立了起來。
詩歌是充滿想象的,而這樣的想象,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相當陌生,因為長城和運河,學生了解不多,我想到只能用圖片或者錄像,所幸讓我找到了關(guān)于長城和運河的錄像,這就確保了學生的第一層想象,直觀的感知;如果只是停留在這,我覺得不夠,應該讓學生進入第二層想象:走進歷史,去體驗修筑長城和運河,我們祖先的智慧和勇氣,和為此而付出的血汗和創(chuàng)造。這在課中,我是運用地圖,運用故事和相互事物間的比較,去體驗這樣的感悟;第三層次的感悟是進入精神和文化的境界,展示畫、書法,以及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努力使抽象的意像,具像化。
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這首詩的語文味體現(xiàn)在哪呢?我想,朗讀是重點。朗讀要按層次來,三個層次的想象,會產(chǎn)生三層情感的落差,而這樣的落差,正是朗讀的心理準備,三個層次的閱讀應該是一層一層的升華,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其次,是要注意語文知識的訓練。這首詩中,從句型上來說,“像巨龍穿行大地”“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這是比喻;“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這顯然是設問。如果將這些都在一節(jié)課中去體現(xiàn),可能學生不易接受,因此,我忽略這三種句型和修辭的學習,但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三種句型的作用。我想,三年級,還是從詞語的積累入手,尋找兩個詞語積累的點。一個是“連綿起伏”的點,去拓展“波浪起伏、麥浪起伏、心潮起伏、跌宕起伏”;一個是“銀光閃閃”的點,拓展“金光閃閃、波濤滾滾……”其次,在理解詞義這塊,我強調(diào)查詞典,利用課件,教給學生養(yǎng)成查字典的習慣,還有嚴謹?shù)膽B(tài)度。
課堂教學過程,通過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讓課堂教學的“溫度”熱起來,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把課堂給學生。
《長城》教學反思11
《長城贊》是一幅長對對聯(lián),敘述了長城悠久的歷史,描繪了綿亙?nèi)f里,雄偉壯麗的風光,贊美了“黎民百工”的聰明才智和堅強毅力。全聯(lián)句勢整齊,對仗工整,內(nèi)容博大,意義深遠。
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在課前廣泛收集了有關(guān)長城的資料,通過交流資料,更好的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yǎng)他們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這些課前準備工作對本課的學習是極其重要的。
上課一開始我先給學生用幻燈片播放了有關(guān)長城的幾幅圖片,讓他們在了解長城的基礎上再次充分感受長城的悠久歷史、氣勢磅礴、壯麗多姿,激發(fā)那種對長城的贊美之情及民族自豪感。這就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本節(jié)課,我設計的最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學生“會讀”,自讀自悟,在讀中充分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了解作者傾注在對聯(lián)里的感情。
首先我給學生們播放了課文的朗讀范音,先解決字詞讀音及語句停頓問題,讓他們在聽的過程中掃除文字障礙,并進行了指名朗讀和集體朗讀的訓練。接下來就是精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情感傾向,這對教學任何一篇課文來說都是最重要的。因為本課是一副對聯(lián),內(nèi)容不算很難理解,加上課前已經(jīng)搜集了相關(guān)的資料,所以我注重讓學生自己多讀多思考,理解大意,了解對聯(lián)的對仗工整,音韻和諧,仔細體會文章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先讓學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讀,再充分發(fā)揮合作共同體的作用,在小組內(nèi)討論上下兩聯(lián)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事實證明我的這種時間的付出沒有浪費,學生理解得十分到位。現(xiàn)在想想,這正應了那句千百年來人們已經(jīng)耳熟能詳?shù)脑挕皶x百遍,其義自見”。而且這種時間的付出,也照顧到了預習不夠充分和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因為他們有了充分感知的時間。如果課堂上不留充足的讀的時間,雖然在理解能力比較強的學生的回答中也能將本課要掌握的內(nèi)容進行完,但是對那些后面的學生來說,他所知道的都是他聽來的`,而不是他自己感悟得來的。
最后在聽取了學生的自主發(fā)言后,我只是點撥了幾個難理解的語句,進行了一下簡單的歸納總結(jié)。既然同學們都能讀懂課文內(nèi)容而且理解的還很到位,那么老師就沒有必要一遍遍的重復講解,這樣不僅收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相反還會增加學生的厭煩情緒,這也是新課標及學校要求老師做到的精講、細講。
由于本課是一副對聯(lián),學生以前對這種體裁接觸得并不多,所以我給學生適當?shù)倪M行了拓展延伸,在內(nèi)容講解完成后又給他們補充了一些有關(guān)對聯(lián)的文學常識,并結(jié)合本課的學習體會對聯(lián)的音韻和諧,意境優(yōu)美。用多媒體出示了幾幅比較有名的對聯(lián)供學生欣賞學習,喜歡的同學可以進行嘗試性的寫作。
本節(jié)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背誦全文。在下課前的幾分鐘時間里,我把課堂再次交給學生,在消化本課學習重點的同時,要大聲朗讀課文,最好是做到熟能成誦。由于在自讀環(huán)節(jié)已經(jīng)付出了很多時間,所以一大部分的學生能差不多完成背誦任務,當堂背不過的課下抽時間背熟,下節(jié)課進行檢查,督促學生及時將所學的知識鞏固。
總體來說,我這節(jié)課算是比較成功的,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會讀——讀懂——誦讀”,一次次走進文本,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長城》教學反思12
為期兩周的教學賽講活動結(jié)束了,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思考與回味。本次賽講活動中我們四年級語文講的是17《長城》。我的這節(jié)課不管在他人眼中是否成功,在我自己看來我收獲了,從去年的《孔子拜師》到今年的《長城》,我首先知道了如何備一節(jié)閱讀教學課,知道了教學要抓中心句,中心詞,要抓重點詞語,《長城》一文中我抓住中心句“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進而抓住中心詞“奇跡”,長城本身就是一個奇跡,課文從三方面寫長城的奇跡,第一自然段我抓住長城的長,長城像一條長龍,他不僅長,而且是中華民族的象征,體現(xiàn)長城的奇跡。第二自然段作者寫了長城的堅固,長城屹立在中華大地20xx多年,體現(xiàn)了他是奇跡,第三自然段通過寫勞動人民修筑長城的艱難突出古代勞動人民的偉大,是偉大的勞動任命創(chuàng)造了這偉大的奇跡。段段抓中心,圍繞中心句展開教學是我本節(jié)課的整體思路,通過這次活動,我認為課堂上必要的補充資料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涵的一種很好的方法,每一課課文的高度都是螺旋上升的,這個高度必須要求我們老師先上來然后就是必要時的點撥,總結(jié)。在一個課堂上我們不僅要抓住關(guān)鍵詞語,而且關(guān)鍵詞語找出來就是為了體會感情,最終達到將感情讀出來的目的,所以課堂上朗讀要分層次,每一個關(guān)鍵詞,重點詞找出來都要通過朗讀的指導讀出文字背后的東西,《長城》這課就是要通過朗讀讀出長城的氣勢,讀出古代勞動人民的艱難,贊頌他們的偉大。
所以每個關(guān)鍵詞語背后的感情一定要一個一個讓學讀出來,通過朗讀體會感情。上課時老師聲情并茂的講課,老師的情感也會帶動教學氣氛,使學生深受感染,也會很好的幫助學生體會課文情感,這些也是通過這次活動總結(jié)到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學中要落實到實處。增強自己的語言魅力,重點詞句找出來要落實到實處,不能水過地皮濕,找出來就完事,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起到它真正的作用。
《長城》教學反思13
這是一首詩歌,而我對于這種文體的教學方法一直有些困惑,所以每次上這個課都很頭疼。
這篇課文主要是講兩個部分,而且結(jié)構(gòu)相同,重點都是運河和長城的姿態(tài)、長度。長城這邊讓孩子知道為什么它是連綿起伏的,因為是依山而建。這里有個難點,是誰譜寫詩篇(中華民族祖先)不朽的詩篇是指萬里長城,那為什么不朽呢?這里大多數(shù)孩子都答到因為勞動人民建造這個很辛苦,花費了很多精力,他們只答到一點,還有就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心血,這些融合起來,便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這是永遠都無法磨滅的。運河這邊從“伸向天邊”知道運河很長,通過資料來讓孩子知道。
“是誰創(chuàng)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這是一個設問句(自問自答)這要讓孩子知道起強調(diào)作用。同時這里出現(xiàn)兩次,那么是反復的`手法。
課后,我也讓孩子按照相同的結(jié)構(gòu)描寫一個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建筑。
總的來說,這堂課不怎么如意,因為有一些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回答得并不好,而我也沒有很好的引導,只是生硬的灌輸,這是我沒有做好備學生這一環(huán)節(jié),后面的教學中一定牢記!
《長城》教學反思14
本周我繼續(xù)攻克唱歌課,講《長城謠》,在上課前,我依舊認真?zhèn)湔n,搜集了許多版本,選取了最簡單的版本,有下載了相關(guān)公益廣告的視頻,搜集了很多相關(guān)圖片,認真做了PPT課件,決心一定要上好歌唱課。
在幾天的課上下來,我發(fā)現(xiàn)在課上應該多鼓勵學生,多些耐心,慢慢來,不能太死板,過于著急。本來音樂課就是活潑、放松心情,調(diào)節(jié)學生日常學習壓力的`。應該多讓學生找到樂趣,打心底里喜歡上音樂這門學科。
在接下來的課中,我先用長城的照片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產(chǎn)生興趣后播放音樂,學生被氣氛帶動也就張開了嘴,唱了起來。
對于學生的跟唱我多進行了鼓勵和表揚,學生也樂于接受。在播放短片后,學生根據(jù)對歌詞的理解進而對歌曲有了深層認識,了解后就能夠帶著感情演唱,一節(jié)課下來輕松了不少。
《長城謠》本來的旋律本來就比較舒緩,每個班的學生都能很好地學會并唱出感情。作為獎勵,我特意留出時間來為學生播放他們喜歡的歌曲、視頻。經(jīng)過一段時間地鍛煉,我已經(jīng)逐漸可以駕馭歌唱這類課程的教學了。事實證明,只要努力,找到方法,任何困難問題都不是問題,教學是如此,人生亦如此。
《長城》教學反思15
本文展現(xiàn)的是中國文化的魅力,大多數(shù)學生對長城不是很熟悉。課前我讓學生查找了大量資料,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四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審美情趣,他們對我國的世界遺產(chǎn)之類的話題比較感興趣,其中很多地方他們親身體驗過,一定有很多話要說。因而要通過反復品味文章的語言來表達出他們對于祖國文化的贊美。
本節(jié)課,我依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計了具有實效性的教學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在品讀中感悟,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真正讓學生在自主的閱讀實踐中理解內(nèi)容,品味語言文字。本課的設計重在如何引導學生如何把握文章的關(guān)鍵段落以及借助其中的關(guān)鍵詞,展開聯(lián)想,深刻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達到教學目標。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想象的方法很多,本節(jié)課就通過語言文字的運用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作品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展開合理想象,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1、詞語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增加了語言訓練點。能抓住本課中在音、形、意等方面有特點的詞進行指導,讓詞語教學更加扎實。
2、本課重點體現(xiàn)的是抓關(guān)鍵詞語理解課文。在第一自然段中運用這種方法體會長城的長,畫出體現(xiàn)長的詞語,讓學生體會。讓學生明確抓住關(guān)鍵詞語能幫助理解課文。接下來讓學生在二、三自然運用這個方法,畫出關(guān)鍵詞,理解內(nèi)容。學會方法,運用方法,理解課文。
3、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填“長城結(jié)構(gòu)圖標”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課前預習時讓學生充分查找有關(guān)長城的資料,在上課開始匯報交流,達到了幫助理解課文,升華感情的作用。
4、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是落實單元訓練重點的重點語段。在講第三自然段時,我抓住了重點詞語,“站”“踏”“扶” 情不自禁的想起勞動人民建造長城的艱難,“沒有……沒有……”我用語言進行了渲染,感染了學生,產(chǎn)生了聯(lián)想,進一步讓學生想象,理解建筑長城的不易,艱辛萬苦,從而明白了長城是個奇跡,理解他的氣魄雄偉。這段文字中間有一定語言關(guān)系,從我預設的這些關(guān)鍵詞語中,學生可以體會到古代勞動人民修筑長城的不容易,在讀課文中有調(diào)動情緒的手段。“多少……才……”句子用變換句式對比的方法體悟情感!皠趧尤嗣竦闹腔酆脱梗Y(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迸c“多少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的對比,再引導學生帶著敬佩之情讀好“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jié)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再引導學生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談談對這個句子的理解,體會“多少”、“才”這兩個關(guān)鍵詞中包含的深情。在此基礎上,學生的朗讀也較有情感了。
不足之處:
在第二段的教學當中,讓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長城的雄偉氣魄還是有點少了。整段下來有點感覺只是讓學生了解了長城的結(jié)構(gòu)以及它們的作用,學生沒有讀出那種感覺。在體會“為什么說這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之后,教師相機設計一段語言進行渲染:“是呀,長城工程浩大,施工艱難,據(jù)計算,如果用修筑長城的磚頭和條石筑成一道寬1米,高5米的墻,這道墻可以圍繞地球一周多,這樣的長城修筑需要多少代人的生命的付出。
在完全沒有科學技術(shù)支持的古代,能夠修筑如此雄偉的長城,能不說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jié)晶,能不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嗎?”這樣的話語是充滿智慧的,富有激情的,學生再次發(fā)出贊嘆時,學生的朗讀應該會更好一些。學生的朗讀能力并不是一次課堂就能夠提升起來的,這些既要包括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包括平時的朗讀積累,我們要重視學生平時的朗讀訓練,更加關(guān)注學生的讀書情況。另外,要盡可能的關(guān)注每一個學生,在這節(jié)課上有些同學回答了好幾個問題,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學沒有參與回答問題,課堂上要盡可能多的調(diào)動每個孩子的積極性,給孩子充分的思考、交流、展示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