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讀書心得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讀書心得1
初得這本書是在學校的師徒結對時,起初也陸續(xù)看了幾頁,還來在忙碌的工作中把它遺忘在了抽屜角落。在寒假終于有了閑暇,再次捧起它細細品讀,真是收獲不少。
《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是“河南省最具影響力與最具成長力教師”韓素靜在長期親身教學和大量聽評課基礎上用心寫就的總結和反思。書中有對源自教學一線的大量課例的翔實記錄和精心剖析,涉及新授課、講評課、聽讀課等多種課型和多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從課堂要落在實處、課堂上的遺憾、捍衛(wèi)課堂常識、我這樣教語文四個方面,通過從不同角度對不同走向的課例進行解讀,挖掘其精妙與遺憾之處背后的原因,并對如何實現(xiàn)高效語文課堂提出了具體而有效的策略,對教師具有指導和借鑒作用。
“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就是不上那些模式化的教學來降低師生語文素養(yǎng)的課,不上那些運用花哨的手法渲染課堂的課,不上那些體現(xiàn)不出語文素養(yǎng)的只能碎問碎答、就課文教課文的課”在我們上課為了讓學生覺得有趣,我們總是找些視屏、圖片等。但是過多的圖片會影響學生的想象能力,剝奪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而教師自以為設置了十分有趣的活動,課題氣氛仿佛十分活躍,但在活動后是否有實實在在的效果?因此,課堂應切切實實落到實處。
很多時候,我們只注意到宏觀而忽略了微觀之處,只注重了套路而忽略了細節(jié)。書中無論是薛法根老師的“生字首次放大書寫”,還是于永正老師步步引導解釋相近字“姹”和“嫣”、解析多義字“龐”、聯(lián)系生活理解“飽經(jīng)風霜”,都鼓勵孩子在思考中理解、記憶,而不是讓孩子死記硬背,每處都體現(xiàn)了抓住語文課堂細節(jié)進行教學。這樣的課例,告訴作為新教師的我,應深入關注細節(jié)。這樣的課堂才能去籠統(tǒng)、去松散、去模糊,對學生對文章的學習才能清晰、明確,教與學的價值才能最大化。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用畢生精力和意志來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教學能力與治學智慧,并語文的教學的'美好陽光播撒到每一個學生身上。
未來,我也將不斷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 做一名有特色, 不斷進取的學者型教師, 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感謝韓老師的在這本書《上好一堂樸素的語文課》中分享的真知灼見。
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讀書心得2
在假期里,我靜靜品讀了韓素靜老師的《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這本書。仔細品讀書里的一個個實實在在的課例分析,我感受到語文課堂的純凈與本真。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啟示,猶如語文教學中的一顆閃亮的指明燈,指引著我在語文教學的道路上不斷進步。
這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課堂要落在實處”、“課堂上的遺憾”、“捍衛(wèi)課堂常識”和“我這樣教語文”。韓素靜老師教給我們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就是上實實在在的語文課,上追求教學效率的語文課,上讓學生真有收獲、大有收獲的語文課。于是,我迫不及待地閱讀此書,我也很急切地想要學習韓素靜老師的語文教學方法,當我看到第四部分的“語文教學中的五個一時”,猶如醍醐灌頂,真真切切地學了一招。
所謂“五個一”,是學生的五項常規(guī)性語文作業(yè),即“每日一詞”、“每日一句”、“每日一話”、“每日一篇”和“每周一首”?此坪芎唵蔚淖鳂I(yè),但如果每天堅持,效果會很明顯,韓素靜老師就這樣在自己的班級中,把簡單的“五個一”開展得井然有序,效果鮮明。
“每日一詞”,讓學生每日在積累本上積累一個成語!懊咳找痪洹,讓學生每天積累一句經(jīng)典名言!懊咳找辉挕,讓學生每日在“心里話本”上說說心里話。這里的“心里話本”就是常說的“日記本”,換個名字,就會使這個本子變得很溫存,學生也就愿意寫!懊咳找黄,讓學生每日寫完作業(yè)后閱讀一篇優(yōu)美文章,讓學生學會讀書,喜歡讀書,熱愛讀書,讓學生意識到讀書是每天必做的`一件事,讓學生養(yǎng)成每天不讀書就睡不著覺的習慣。“每周一首”,讓學生每周背誦一首古詩。
這是韓素靜老師總結的語文教學中的“五個一”,適用于學生,何嘗不適用于我們教師呢?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閱讀是我們每一位教師需要做的,如今這個時代,“給學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已經(jīng)遠遠不夠了,學生需要我們?yōu)樗麄儍湟黄Q,整個天空,以及細水長流、永不干涸的溪流。
讀了這本書,我見識頗增,成長許多,我也暗下決心,我要繼續(xù)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做一名勤于讀書、善于思考、不斷進取的學者型教師,讓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煥發(fā)出無限生機與活力!
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讀書心得3
文中王曉春老師有提及語文課面面俱到,卻沒有把知識點講透講清,我深有同感。在語文教學的處理中,往往會出現(xiàn)課堂上沒有把知識點夯實,匆匆而過的情況。這樣的行為會產(chǎn)生的結果就是知識點出現(xiàn)時,老師每一次出現(xiàn)都在講,可是學生也聽的一知半解。
閆學老師在講解文章寓情于景的寫作方法時,通過讀、思、文使得學生理解作者所使用的寫作方法。教師明確寫作手法的以后,加以板書,通過直觀的形式出示,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又對此手法更加印象深刻。在講解寓情于景的意思時,閆老師引用了《人間詞話》中的一句話:“一切景語,皆情語也”,又用通俗的語言對以闡述,幫助學生了解了寓情于景的手法,為了使學生體會更深入,閆老師采用了文本對比的方式,把《祖父的園子和《呼蘭河傳》中的文字片段對比分析,讓學生體會快樂的蕭紅到傷心的小女孩,感受景物的狀態(tài),通過一悲一喜的比較,讓學生更加深刻感知寓情于景就是景物的變化就是心情的變化。一個寫法,對比品味,讓學生理解更深入、掌握更扎實。
學生有沒有學會知識,我們可以通過讓他說一說來檢測,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學時更要夯實每一個知識點,不能匆匆而過,淺嘗輒止。
在進行閱讀指導時,不少教師會直接告訴學生這個部分應該怎樣讀,用什么樣的語氣,那個地方應讀的輕一點或重一點。
閱讀教學時先指導再閱讀,這是很不應該的。教師的指導直接剝奪了學生自己品味,自己理解的環(huán)節(jié),這對學生的長遠發(fā)展是不利的,久而久之,學生讀中悟的能力會慢慢退化。閆老師對閱讀指導的方法很值得學習和借鑒,就是適時指導,不超前,不過度,從學生實際出發(fā)。
教師在課堂上要有一雙鷹眼,在學生默讀時,及時發(fā)現(xiàn)不符合“默讀”要求的現(xiàn)象,實時糾正,幫助學生調整。當然默讀的功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學生一定會在老師一遍遍的強調中提升自己默讀的能力。
學生朗讀中不乏有一些學生會出現(xiàn)唱讀、拖聲的現(xiàn)象,閆老師的處理方式也是及時處理,并加之示范,幫助學生改正不良或不正確的閱讀方式。從學生情況出發(fā),進行有效指導。當然,在學生讀錯時,及時進行糾正,也是必不可少的。犯了錯誤立馬改正,因為錯誤產(chǎn)生的時效性太短,學生就更容易改正。從學生的問題著手,閱讀指導才會更加行之有效,課堂教學才更加有針對性。
老師要注意在拋出問題后,不能一味追求學生的快速應答。課堂教學要留給學生靜靜思考的時間,不能只追求課堂上小手如林的虛假繁榮。在面對學生錯誤的`回答是,敢于否定的同時,更應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手腳架”,給予學生一些引導,幫助學生梳理,欣學生思考,引學生總結。不能為了課堂教學的時間,為了教學的進度,簡單粗暴的否定學生,直接出示問題的答案等。
課堂教學,教的是學生,我們需要從學生的基礎出發(fā),抽絲剝繭式的深入教學,夯實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細化每個知識點,把教學的每一步走穩(wěn),讓學生學得扎實、有效。
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讀書心得4
《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該書分為四輯:分別是課堂要落在實處,課堂上的遺憾,捍衛(wèi)課堂常識,我這樣教語文。讀完后,我最欣慰的是自己日常中某些做法跟書中的做法正好吻合,最大的收獲是知道了如何上一節(jié)樸素的語文課。
識字,閱讀和寫作,就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內(nèi)容。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語文課的性質,語文是一門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語文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們要用一雙慧眼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語文元素。
一、識字教學要做到位
書中舉了于永正老師教學生寫字的片段,他要求學生把字寫對,而且要寫美。他還善于鼓勵學生,在肯定學生的間架結構正確的基礎上,又強調寫字應該從哪里起筆,哪里收筆。然后讓學生又書寫一次。韓老師總結真正的識字教學,不但會認讀,而且會書寫,不僅能寫對,而且要寫美,識字教學的更高要求是理解詞語。但我看到這句話時,內(nèi)心受到很大的震動。一直以來,我的字詞教學一直停留在表面上,并沒有深入到理解詞語上。有段時間也很迷茫,不知道怎么運用這些詞語,有一次講到卷子上閱讀理解時,學生好多都寫:對某個地方很向往,而答案給的就是憧憬一詞。當我看到這時,我忽然想起憧憬的詞語解釋,不就是向往嗎?如果我再講課文時讓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并教會學生會運用這個詞語造個句子,再做閱讀理解題,學生不就會直接寫憧憬了嗎?
那節(jié)課之后,我反思了自己在字詞教學方面的不足,現(xiàn)在講授字詞時我把重要字詞放在句子中讓學生理解,再讓學生造句子,加深對詞語的記憶和運用。
二、閱讀與寫作方面
一個語文老師最應該具備的是文本解讀本領。張志功說語文教師應帶領學生在文本中進進出出。語文教師一定要細讀文本,從字里行間感知觸摸文字的溫度,讀出字里行間里的空白處流淌著什么東西,讀出文字之外的東西,傾聽到文本細微的聲音,要引導學生從言語的表層走向深層。于老師也曾說過備課要一絲不茍,把教材吃透,我給自己定了個規(guī)矩,要獨立思考,刻苦鉆研,力求自己真懂。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先要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能力。每一篇課文,只要查清時代背景,推敲詞句,理清作者思路,腦子在課文里來來回回走。從語言文字到思想內(nèi)容,再從思想內(nèi)容到語言文字,追根尋源,弄清三個問題。這篇文章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這樣寫而不那樣寫?三言兩語就能準確的拎出來,毫不含糊,哪怕是一個詞,也要反復推敲咀嚼,從不同的角度思考,肯定否定,再肯定再否定,腦子里始終有思維的火花。
一位專家說過語文教師的眼睛要毒,這里的毒就是指敏銳深刻獨到,能從字里行間,讀出學生讀不出的東西,以便更好的引領學生走向文本的深處,讓學生上這節(jié)課與不上這節(jié)課,對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朗讀也是進入文本的一種方法。閱讀的方式一定要結合文本進行選擇。韓老師在書中明確的說出:篇幅較長者就適合默讀,要求學生動眼不動頭,動手不動口。文辭華美者就適合朗讀,要求學生讀出輕重,讀準字音,動情動色。初讀時是自由讀,學生可以自由的讀讀圈圈畫畫,又能解決問題中遇到的不同的問題。學生怎么讀都讀得不到位時,可采用泛讀引導。如果學生注意力分散,可采用其齊讀的方式烘托課堂。文本的重點部位,可以讓不同的學生,多次輪讀。如何用做到用聲音表達對一篇文章的理解,就需要從語音語調,感情表情停頓語氣等幾個方面把握讓學生貼近的文字,感受到字里行間空白處流淌著的東西。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師要帶著自己的生活閱歷和知識鋪墊,帶領學生真正走進文本,進入一次真正觸及心靈深處的情感體驗。
書中舉例執(zhí)教故鄉(xiāng)時韓老師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引導學生從說話的句式,說話內(nèi)容,說話時機,及話語中的標點符號四個方面,分析少年閏土和中年運程的語言。在這種引導下,學生安安靜靜的觸摸文字,體會字里行間流淌的聲音,品讀文字空白處蘊含的意味。經(jīng)過這樣的分析,學生得到的答案明顯豐富多了。
老師要求學生多讀幾遍文本,通過幾次的通讀后,學生基本上都能掃除字詞的障礙,但是他們往往看不出,文章中特別精彩準確的妙詞佳句,或者作者在構思上獨具匠心的精妙之處。對于這些學生體味不到的地方,教師要著力指導。這是要讓學生明白所以然。課文要講學生自己學不會的,講學生的疑難處,講精彩處,主要是要通過自己的講,讓學生進入文本的字里行間,讓學生從標點中發(fā)掘作者潛在的感情,從字詞中解釋文章的密碼。
品味詞語時,可嘗試使用孫紹振教授的詞語還原法,或更換詞語比較法,要求學生在還原中比較中感受品析,是否能讓學生更好的觸摸到那些詞語的溫度呢?文中舉了特級教師王君執(zhí)教背影時對父愛的準確把握。王君老師說從父親買橘子的文字中,你讀出了什么?學生答:偉大的愛。偉大的愛太籠統(tǒng),太抽象,學生又說無微不至的愛。王君老師再次引導學生:無微不至的愛不只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父親為我挑選座位,千叮嚀萬囑咐也是無微不至,決定買橘子為我解渴也是無微不至,此時描寫的是買橘子的過程,父親孤身一人爬月臺,他對誰無微不至呢?于是王君老師再次帶領學生,細讀這段文字,學生開始分析父親的動作穿著。學生再次得出答案:努力的去愛。王君老師善于表揚學生,說努力真好,這個詞語,比剛才的偉大,無私,無微不至都好,但是情感還不夠。學生再次深入思考,竭盡全力。老師再次總結,同學們這就是竭盡全力的去愛,竭盡的不僅是金錢,而且是體能。
其實閱讀與寫作教學是分不開的。教學,應該帶領學生再往前走一步。閆學老師做的特別好。她在整體感知課文之后,又帶領學生研讀了一個篇幅最長,花費筆墨最多的段落。在找關鍵詞關鍵句,關鍵角色,體驗朗讀之后,閆學老師帶領學生學習詞段的寫作方法。她還講清楚了,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區(qū)別。托物言志說得是通過某個具體的事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如我們學過的《種子的力量》,《白楊禮贊》,重點表達自己的志向。而《走進祖父的園子》,重點通過描寫動物植物的快樂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像這類借助于其它事物的快樂和自由,來表達自己的快樂和自由的方法,這叫寓情于景。寓情于景就是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中,王國維在《人間話語》中這樣寫道:一切景語皆情語,意思就是說:景物的描寫,都是用來表達人物的喜怒哀樂的,假如當你開心的時候,景物就變得美好,當你傷心的時候,結果就不那么美好了,景物悲人也悲,景物喜人也喜。比如我們學的《小石潭記》,作者看到冷寂幽靜的小石潭時,也產(chǎn)生了孤寂悲涼的心情。劉白羽在飛機上看到日出時,也說灰蒙蒙的天氣。此處用灰蒙蒙,不僅僅是天氣,也是形容人物的心情。
對于寫作教學,課本無疑就是個最好的例子。我們在講完課文時,應該再往前走一步,把課文所使用的表現(xiàn)手法,寫作方法,再結合文本給學生講清楚,日積月累,潛移默化。學生在寫作時,腦海中也有基本的思路。
語文是一個與素養(yǎng)有關的學科,不僅要求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獲,在課下要及時積累,這樣語文素養(yǎng)才能慢慢提升。書中所提到的限時背誦法和反復背誦法,這是我上課時比較常用的兩種背誦方法。尤其是限時背誦法,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具有挑戰(zhàn)性的課文。書中所列舉的其他方法,我也要學著去慢慢使用。
怎樣上好一節(jié)樸素的語文課,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波斯納說:“教師成長=經(jīng)驗+反思”。我們要在實踐中慢慢摸索出經(jīng)驗,每次上完課學會反思自己的課堂才會進步更快。
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讀書心得5
韓老師在談到詩歌教學時指出:“通過比較,讓學生自然而然地得出詩歌的語言美、結構美、意境美!蔽沂艿絾l(fā),在教學《守株待兔》這篇文言文時也用到了比較的方法。
這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很簡單,借助注釋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并且明白為什么“身為宋國笑”。
這個故事對孩子們來說并不陌生,再加上注釋,孩子們原本是可以自己說出文言文大意的,可是我這節(jié)課沒有放手給孩子們,因為上學期《司馬光》的教學中,部分學生根據(jù)注釋也不能說出大意,我很是著急,怕浪費時間,干脆就自說自演,最后出示了翻譯和道理讓孩子們抄寫。
上課這樣記筆記,我覺得不管是對學生理解文意還是應付考試都是沒問題的,但問題出在我沒有放手讓學生試著說一說句子意思。
這篇文言文故事性強,語言也很淺顯,要說翻譯中的難點,要數(shù)句子中的.助詞“而”,“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而身為宋國笑”,中間的而字表示順承、承接,不用翻譯,這個語言老師們都有,知道這個助詞不僅可以幫助理解文意還可以讓語言更有節(jié)奏感,但是三年級學生還沒有文言文的閱讀語感,只覺得其他的句子中都是一個字可以翻譯成一個詞語,為什么一遇到這個“而”字就跳過去不管了呢?
為了讓學生順利理解文意,我運用了對比的方法:把句中的“而”字去掉,和原句對比,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有沒有“而”字,這句話的翻譯是不變的,但是缺了“而”字,句子讀起來就顯得很別扭。這樣就能讓學生在不接觸到“助詞”這個概念的情況下明白:“而”在句子中就相當于一個讓朗讀變得更通順、更朗朗上口的輔助工具。
另外,對比之下,這篇文言文和《司馬光》還有一個不同之處,那就是在“因釋其耒而守株”前門省略了一個主語:“農(nóng)夫”。這一點也要通過問題引導:“兔子折頸而死之后農(nóng)夫會想著什么,做些什么呢?”然后自然而然地引出下一句的主語。這一點我在課堂上做得還是很好的。
“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這種方法不僅可以用于詩歌教學,在品讀詞句、理解表達效果的時候都可以嘗試使用,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讀書心得6
在日常的班級授課中,針對學生的朗讀指導一直是讓我苦惱的問題。學生讀書漏字、錯讀的情況偶有發(fā)生,體會不到文章表達的意味更是難以解決的問題。我在教學中多以范讀、抓關鍵詞句引導學生,但整體指導效果不佳?赐暧谟勒蠋熂坝嘤吵崩蠋煹恼n堂朗讀處理,感慨大師處理精妙的同時,也不免要記錄一下自己的感受,運用到以后自己的教學指導中去。
一節(jié)課于老師通過朗誦和默讀兩種方式,采用不同的處理手段,讓學生去思考,去感受。
朗讀時先讓學生自己讀,再指生讀,后又范讀,讓生比較,說出感受。從學生的多個回答中總結出,讀書時需要注意語音、語調、感情、表情停頓等方面。于老師沒有直接總結后告訴學生朗讀應注意的要點,而是把體會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走得離文本更近了一些,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參與度,做到了發(fā)展學生思維,引學生進入了深度學習。
課堂中朗誦固然重要,可也少不了學生靜靜地默讀。于老師默讀時讓學生畫出認為應該思考的句子,學生畫出后又引學生進一步思考這個句子,讓你懂得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這個句子的'。把這些感受寫在書上,這就是批注。讀書不留痕可能是很多孩子在默讀時會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往往會認為我看過了,好了,我的任務完成了。于老師通過課堂上讓學生圈畫、批注教育學生讀書需要思考,加批注、做圈畫就是思考的呈現(xiàn)。是呀,正如我現(xiàn)在在寫這篇反思一樣,不寫我可能會對今天看過的課例、理念很快忘記,但正因為我寫下了、我思考了,雁過留痕,我的記錄終會對我的教學工作產(chǎn)生裨益。
對照于老師對于默讀的處理,我更覺得平時的課堂閱讀不應該一味追求朗讀,應該誦讀和默讀有機結合,更應該留給學生默讀的空擋,讓思想飛一會。
余映潮老師的朗讀指導涉及古詩,時代和空間的跨度讓古詩的朗讀對于學生來說更難以把握。余老師層層遞進,通過一遍遍的朗讀,一層層的適時指導,抽絲剝繭一般幫助學生體會。從讀流利到讀出文言文的味道再到讀出蘇軾的怡然自樂又要找出作者復雜情愫的語句最后找出代表作者欣喜的字,讀出快樂。一次提問,一層指導,讓學生通過一遍遍朗讀中,明白了文言文朗讀的基本要求,品味到了詩人的復雜心情,了解了寫作背景,讓詩人的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一下子立體、豐滿起來。人物形象的豐滿讓余老師不用再施以更多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的朗讀已經(jīng)豐盈起來了。結合此課例反思我自己的古詩教學,往往是孤立的文本解讀,讀是讀、悟是悟,沒有站在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角度后,進而讓學生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實現(xiàn)有效朗讀的進階。
閱讀指導對于語文教學至關重要,以后的閱讀指導要從本書所學之法出發(fā),基于文本、基于課堂、基于學生,教給學生“實”方法,帶給學生“真”品味,走向“有效閱讀”之路。
【上一堂樸素的語文課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一堂語文課作文03-02
怎樣上好一堂語文課08-03
一堂有趣的語文課作文04-24
一堂有趣的語文課作文02-23
難忘的一堂語文課作文03-05
一堂生動的語文課作文03-04
也是一堂語文課作文03-04
樸素之鄉(xiāng)作文04-16
我喜歡的一堂語文課作文03-05
樸素也美麗作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