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用實踐的觀點解釋自然——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主義自然觀芻議
摘 要: 馬克思、恩格斯在自然觀上的革命也像認識論一樣, 在邏輯上是由于引進了辯證法和實踐觀點后發(fā)生的!啊∮寐(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研究、解釋自然界”克服了機械論“ 用孤立、靜止的觀點研究、解釋自然”的方法論缺陷;“ 用實踐的觀點解釋自然”克服了機械論敵視人的自然主義缺陷, 生成了馬克思、恩格斯自然觀的人本主義特性。本文從歷史起源、思想內涵兩大方面整理了馬克思、恩格斯“ 用實踐的觀點解釋自然”的人本主義思想。
關鍵詞: 馬克思恩格斯; 實踐觀點; 人本主義; 自然觀
中圖分類號:B016. 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 - 2395(2003) 01 - 0034 - 04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from practical viewpoint
—Marx and Engles’s humanitarian outlook of nature
WANG Shu - ming( College of Humanity , Dalian University , Dalian 11662 , China ) Abstract :Marx and Engles reformed the outlook of nature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dialectics and practical viewpoint ,just as the epistemological reform. The study and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contact and development conquered mechanism. 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from practical viewpoint conquered the limitation that mechanism was hostile to man. And that make Marx and Engle’s humanitarian charactors of nature. Keywords :Marx and Engles ;practical viewpoint ;humanitarianism; outlook of nature
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觀的獨創(chuàng)之處是什么? 這是每一位從事自然辯證法教學和研究的人都要遇到的問題。用“自然辯證法”來概括這一自然觀的方法論特征,無疑是正確的。用“自然辯證法”可以體現(xiàn)馬克思、恩格斯“用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研究、解釋自然界”這一特點,但卻不能涵蓋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自然觀領域中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全部內容。受實踐唯物主義研究范式的啟發(fā),我對照研讀了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關著作,感到:馬克思、恩格斯在自然觀上的革命也像認識論一樣,在邏輯上是由于引進了辯證法和實踐觀點后發(fā)生的。對于前者,我們的認識很到位,并恰當?shù)胤Q之為“自然辯證法”。對于第二方面———用實踐的觀點解釋自然的思想,長期以來被我們忽視了。本文初步整理了馬克思、恩格斯“用實踐的觀點解釋自然”的思想,從而得出結論,實踐觀點引入自然觀生成了馬克思、恩格斯自然觀的人本主義特性,這是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觀在出發(fā)點和內容上有別于其它哲學的又一獨到之處。因此,從思想變革的角度來看,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觀可以有三個名字: (1) 自然辯證法; (2) 人本主義的自然觀; (3) 如果合成一個名字,也可以叫作人本主義的自然辯證法。
一、批判性的歷史前提
人與自然的矛盾是人類生存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矛盾。
由于人的需要有個不同于動物的特點:即一個被滿足了的需要會刺激產生一個新的需要,而人的需求的無限衍生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導致天然的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無法滿足人的需求,因此,改造自然以滿足人的不斷增長的需求就成為人類特有的生存方式。要想改變自己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生存狀況,人類就要設法預見自己所處的自然界的變化,這樣才能控制自然來為自己服務。因此,自然觀的實質并非是觀“自然”,而是觀“人與自然的矛盾關系”。但自覺到這一點,卻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
文明史前的人們對自然的最初的解釋方式是擬人的神話———即用想象中的神化了的人性來解釋自然界。遠古神話解釋盡管形形色色,但它們卻有一個顯著的共同點,即各種神話中的神都是人格化的神,或神化的人。宗教是擬人說的充分發(fā)展的形式。擬人說是整個古代社會占統(tǒng)治地位的對自然的解釋。近代,自然科學的興起尤其是力學的早熟,引發(fā)了對自然解釋的革命:自然機械論代替了神化擬人說。在近代的科學家和哲學家看來,力學是最典型的科學,它帶來了一種新的自然觀。這種自然觀以力學理論為基礎來解釋自然界,因此可以叫作機械自然主義的自然觀。近代機械自然主義把擬人說中被神化了的人徹底清除,用自然本身來解釋自然,以此保證對自然解釋的客觀性。從此否定了前科學時期的擬人說解釋[1 ] 。這是自然觀的空前革命———當然是帶有兩大缺陷的革命: (1) 用孤立靜止的形而上學觀點解釋自然; (2) 機械自然觀在否定神性的同時把人性也拋棄了,人沒有了高于自然的人性。人淹沒在機械化的自然中。恩格斯用“自然辯證法”稱呼自己的自然觀意在克服第一個方面的缺陷。我們下面著重研究第二個方面的缺陷———機械自然主義是怎樣把人排擠出自然觀的。
'p>
機械自然主義排擠人的第一個辦法是,用不變的物質實體—“要素”這一概念來解釋一切現(xiàn)象的存在根據(jù)。為了解釋燃燒現(xiàn)象,人們引入了“燃素”這一物質實體;為了解釋熱現(xiàn)象,人們想出“熱質”,為了解釋電和磁,人們設想存在著電流體和磁流體。很顯然,人不是任何一種實體。'p>
機械自然主義排擠人的第二個辦法是,用“力”這一概念解釋各種運動現(xiàn)象,諸如萬有引力、推(拉、舉) 力、壓力、彈性力、摩擦力、離心力、向心力、粘滯力、表面張力⋯等名目繁多的力。為了解釋生物所表現(xiàn)出的一些有別于非生命系統(tǒng)的特殊運動。科學家發(fā)明了“活力”概念,并且假定,這些動力并不違背物理與化學定律,它們是在這些定律許可的范圍內引導有機過程。當時的科學家認為,一旦把自然現(xiàn)象都化為簡單的力,而且證明自然現(xiàn)象只要這樣來加以簡化,科學的任務便算完成了。有些哲學家還把“力”推廣到社會領域,霍布斯和斯賓諾莎把力學的數(shù)學模型轉用為“社會力學”模型,或轉用為“情感的力學”模型;亞當•斯密則構思了一個經濟關系的“力學”。有些哲學家把動物和人看成是由可以精確定量的力學關系組成的實體———機器。笛卡爾說“動物是機器”,拉美特里變本加厲地說“人是機器”。用機械力學的“自然”觀點、概念解釋一切,實質上把人分成了兩半———肉體淹沒在機械的“自然”之中;精神和社會關系被擠出自然界。論文用實踐的觀點解釋自然——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主義自然觀芻議來自WWW.66WEN.COM免費論文網YwW7/bpgSz?`jSw?=\z?V9i)]^OCCGkK;M*29經濟論文`j*L^vl_lkta=,N6+?.VH!o=
機械自然主義排擠人的第三個辦法是量化思維,即用數(shù)學語言來解釋世界的本質和一切現(xiàn)象。黑格爾指出“力學乃公認最不能缺少數(shù)學幫助的科學,在力學里如果沒有數(shù)學的計算,真可說是寸步不能行”[2 ] 。瓦托夫斯基曾經精辟地指出,17 世紀的科學革命,是以這樣的本體論和認識論信念作依據(jù)的,即自然界本身具有數(shù)學結構,而對世界的認識是通過發(fā)現(xiàn)這種數(shù)學結構而實現(xiàn)的。在這種本體論和認識論基礎上,科學家構思出一系列世界的量化模型。伽利略說;“自然界這本書是用數(shù)學語言寫成的”,正是表達了這種本體論信念并且也提示出一種怎樣正確閱讀自然界這本書的方法,即認識論信念[3 ] 。
對于機械論從量的方面來規(guī)定自然(物質) 的做法,黑格爾曾批評道:“那種僅在量的規(guī)定里去尋求事物的一切區(qū)別和一切性質的辦法,乃是一種最有害的成見”,是“極端的數(shù)學觀點!薄霸谶@種抽象物質里,誠然是有形式的,不過形式只是一種外在的、不相干的規(guī)定罷了”[ 4 ] 。這種建基于抽象自然物質觀點之上的唯物主義,實質是同唯心主義一樣背離了客觀實際。黑格爾以其深邃的眼光看破了這一點,他在《邏輯學》中寫道:“古代或近代哲學的本原,如水或物質或原子,都是思想、共性和觀念物,而不是直接當前的、感性中的個別事物”[5 ] 。馬克思進一步看到數(shù)學極端的觀點不僅導致了抽象的自然物質觀點,而且最終造成了人與自然的對立。人是無法進行定量分析的。馬克思指出,在機械論者霍布斯那里, “感性失去了它的鮮明的色彩而變成了幾何學家的抽象的感性;物理運動成為機械運動和數(shù)學運動的犧牲品⋯⋯唯物主義變得敵視人了”[ 6 ] 。機械論的解釋把人格化的神或神化的人從對自然的解釋中排除出去,企圖使解釋真正成為具有科學性的解釋。但是實體思維、力學思維、量化思維也因此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同盟,造成了人與自然的對立,形成了
與人無關的自然(物質) 觀。
自然主義自然觀用機械力學和量化思維方式把人徹底擠出了自然界,使得自然變成了與人無關的“純”自然。馬克思批評說,由于未理解自然界的人的本質,自然科學有著抽象唯物的,或者毋寧說抽象唯心的方向[7 ] 。馬克思在這里一針見血地點出了機械論的病根,一句話,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的抽象自然物質論觀點與唯心主義殊途同歸。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強調指出,只有考慮了人的現(xiàn)實的社會關系的唯物主義者才是科學的。馬克思、恩格斯用實踐的觀點解釋自然正是為了克服機械論敵視人的缺陷。
二、實踐性的革命內涵
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觀與近代自然唯物主義的思維方法有著本質的不同,二者的總體思路是不同的:自然唯物主義是從自然出發(fā)向思維、社會領域推進。馬克思的辯證法則從人類歷史的社會實踐活動出發(fā)向自然、思維領域推進。馬克思在建立自己的哲學之初便首先指出了自已的哲學出發(fā)點與其它哲學的區(qū)別,他說:“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要缺點是:對事物、現(xiàn)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 8 ] 。舊唯物主義(自然唯物主義) 從純自然出發(fā),即從純客體出發(fā),唯心主義從主觀性(感覺和思想) 出發(fā),實踐唯物主義的思維則從人們感性活動———社會實踐出發(fā),這是馬克思主義對待一切哲學問題的出發(fā)點,也是自然觀思想的邏輯出發(fā)點。
馬克思、恩格斯不僅用實踐的觀點解釋思維領域(認識論) 和歷史領域,還用實踐的觀點解釋自然界,這是馬克思、恩格斯自然觀區(qū)別于其它哲學自然觀的關鍵。馬克思之所以要從實踐的觀點出發(fā),并不是概念推演的結果,而是因為人與自然的現(xiàn)實關系是由實踐引起的。馬克思說:“從物質生產的一定形式產生:第一,一定的社會結構;第二,人對自然的一定關系”[ 9 ] 。
【用實踐的觀點解釋自然——馬克思恩格斯的人本主義自然觀芻議】相關文章:
魏晉時期道家自然觀對人格美學的影響08-22
芻議課改論文05-31
華語課堂組織教學芻議08-24
小學作文教學芻議08-20
怎樣使聽眾接受你的觀點08-27
中學語文教學芻議08-18
“日”部字文化意蘊芻議08-23
芻議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08-19
芻議初中物理的情景教學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