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儒家致富論的當代倫理思考
儒家致富論的當代倫理思考何 冬
(西南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重慶 400715)
摘 要:儒家文化博大精深,自漢代獨尊儒術以來經久不息,源遠流長。當下中國商人缺乏“優(yōu)雅、誠信、眼界”等傳統(tǒng)儒商的特質,有的見錢眼開,只顧財富的積累和擴張,不顧自身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存在著諸多不良現(xiàn)象。我們應該多方面進行努力,指引商人正確的功利主義價值導向,培養(yǎng)儒商精神信仰,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讓現(xiàn)代儒商真正肩負起社會責任感,重塑儒商精神。
關鍵詞:倫理定位;原因;出路
中圖分類號:B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2-0036-02
當代中國已進入了全新的歷史時期。市場經濟成為中國主導的經濟模式,自由廣闊的市場給予人們更多發(fā)家致富的機會。尊商、親商、愛商成為社會的契約、共識。政府的角色意識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中開始轉換成為企業(yè)、商人的服務者、保姆。興商、育商卻沒有激發(fā)出商人投資熱情,利益者以及行政壟斷的干預出現(xiàn)貧富差距,仇富現(xiàn)象屢屢發(fā)生。分析現(xiàn)象必須探析原因,而導致這一切發(fā)生的根本原因是“儒商精神的斷層”。為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從歷史維度解析儒商精神。
一、儒家致富論的當代倫理定位
何為儒商精神?在袁鋒編著的《儒商鼻祖子貢全傳》中進行了論述:“儒商先儒后商必須先學習儒家文化中的精神內涵由‘倫生理’由‘道生德’”,將“儒”與“商”有機結合。奉行“言必信,行必果”,“富而不驕”“富而好禮”。儒商在自身發(fā)展的同時給人們提供就業(yè)和發(fā)展的機會,關心員工,自己的經營有所獲時又拿出一部分回報社會。同時儒家要求以義制利,孔子主張,“君子義以為”孟子也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鄙×x者,將正義作為君子的最高標準!叭迳獭闭前选吧獭钡穆殬I(yè)和“儒”的倫理結合起來的市場經濟活動的主體。從定義上我們看到儒商將德性化應用到商,將仁、義、禮、智充分運用于行商、言商中。真正做到了“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成為儒家中的優(yōu)質中品——雅儒。在經營中力行中庸之道,博施于民,兼濟民眾,匯通天下,在做人方面剛柔并濟、動靜相濟,在頓悟方面上善若水、天人合一。
從儒商精神特征看也博納眾采、與眾不同。在袁鋒《儒商鼻祖子貢全傳》一書中對儒商品質做了詳細的描述。第一,心存感恩。做到“富而思源”,知恩圖報。第二,立志成業(yè),克服“小富即安,小富則滿”的思想,要放開眼界,敢想敢做。(哲學理論論文 www.htc668.com)第三,集體意識,要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商人的應當精神應該喚醒。第四,堅持勤儉節(jié)約,反對鋪張浪費,揮霍無度,提倡文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富而不淫”。第五,“內圣”和“外圣”有機結合。把傳統(tǒng)美德和市場經濟新道德有機結合,尊重人的價值,實行人格化管理。第六,善于溝通善于學習,做到溝通無障礙,學習無止境。第七,尊師重道,富而好禮。富貴,先富后貴,富裕后更應該守禮尊禮。第八,誠信為本、把握機遇。誠而信,信而實,互信才能平等,機遇才會照顧守信之人。以上就是儒商精神內核外延實質概括,算對總體上有了一個系統(tǒng)的了解。
二、儒商精神缺乏的深層原因
當代中國市場經濟發(fā)展迅猛,全民皆商、隱商于民、讓利于商的社會正在被營造。然而眼下的中國商人見錢眼開、只顧財富的積累和擴張,而不顧自身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如此一來,財富新貴、資本精英將資產化零為整,隨著資本擴張將資產從縣轉移到省,最后辦理簽證移民海外,造成中國經濟的持續(xù)動蕩波動。先富的人將錢卷走,國家又要花大力氣培養(yǎng)致富能手,形成了中國為美國、歐洲國家輸入資本,造成了惡性循環(huán)。試問這些現(xiàn)象引發(fā)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市場經濟下中國的商人俗不可耐?為什么儒商精神消失殆盡?為什么中國傳統(tǒng)文化沒有繼承和弘揚?我們應該靜心認真思考當代倫理環(huán)境為什么不能體現(xiàn)出儒家致富論中“一諾重千金”重然諾輕生死的精神。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探究其原因。
1.功利主義主導價值取向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至上,競爭優(yōu)先;財富評判成為普遍的價值標準。資本成為社會地位高低的主要因素,財富成為至尊至貴的象征。功利主義價值觀不斷挑戰(zhàn)著中國長期堅持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在約翰·穆勒編著的《功利主義》一書中強調了功利主義的含義。書中這樣介紹,關于倫理學的基本問題,穆勒給出了功利主義的經典答案:“功利”或“最大幸福原理”當作道德基礎的信條主張,行為的對錯,與它們增進幸福或造成不幸的傾向成正比。所謂幸福,是指快樂和免除痛苦;所謂不幸,是指痛苦和喪失快樂……唯有快樂和免除痛苦是值得欲求的目的,所有值得欲求的東西(它們在功利主義理論中與其他任何理論一樣為數(shù)眾多)之所以值得欲求,或者是因為內在于它們之中的快樂,或者是因為它們是增進快樂避免痛苦的手段。針對功利主義比作“豬”的哲學的反對意見,穆勒認為,功利主義所謂的“幸!被颉翱鞓贰辈皇侵竸游锏男腋;蚩鞓,而是指人的幸福或快樂,對于人來說,“理智的快樂、情感和想象的快樂以及道德、情感的快樂所具有的價值要遠高于純感的幸?鞓。而中國當前的功利主義還是處于動物階段的功利主義,追求欲望的滿足,尋求物質上的享受,奢求虛幻的藍圖!币揽空、機遇先富起來的商人有部分如李嘉誠、劉永好、張瑞敏這樣受過傳統(tǒng)文化熏陶的儒商在言學、問政、品人、論行上超過普通商人。他們特別重視扶貧濟弱、兼善天下、共贏互利、進中求穩(wěn)、穩(wěn)中求進。
而造成當下中國大部分商人舍本逐末、貪財好利、利字當頭的現(xiàn)象跟應試教育有很大的關系。在中小學中等級觀念殘存尤為嚴重,班主任管班長,班長管學習委員,學習委員管小組長,一味地追求考霸、全才過多的給予表彰,讓學生從小在心里產生了負面消極的影響。只追求純感的快樂、虛偽的快樂、無知的快樂。當他們進入社會開始經商,功利主義中“為富不仁”“見利忘義”“金錢崇拜”惡的價值觀慢慢在他們心里形成,最終導致商業(yè)文化中只對個體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沒有對集體利益充分的尊重。將以“誠信為本”的儒和“唯利是圖”的商割裂開來。
2.儒商精神信仰缺失
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禮教始終占據(jù)主導地位。儒商精神必須先儒后商由內而外。在袁鋒編著的《儒商鼻祖子貢全傳》介紹道“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正心正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比鍖W精神經過幾代儒學大師的不懈推廣,逐步滲透到國家與國民的脊髓,這是統(tǒng)治階層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做的政治宣傳,也實現(xiàn)了孔夫子政治理念的一部分,構成了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明傳統(tǒng)的一部分。從這以后,無論統(tǒng)治者治理天下,還是國民治學、理財、謀生,都被“儒”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統(tǒng)治著!吧獭弊鳛椤叭濉毙奚、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一種技巧或手段,在儒學精神出現(xiàn)的初期,二者就有了聯(lián)姻與變異。
書中對“儒商”的定義如下:第一,儒商是較高文化素養(yǎng)的,有儒家道德觀和價值取向的自強不息的企業(yè)家;第二,儒商分為古代儒商和現(xiàn)代儒商,現(xiàn)代儒商把“內圣”和“外圣”有機結合起來,把傳統(tǒng)美德和市場經濟新道德有機結合起來,尊重人的價值,實行人格化管理的企業(yè)家;第三,儒商是把儒家的價值理想和市場運行本身的法則相結合,并能遵循指導市場、活動的企業(yè)家;第四,儒商是有道德、有文化、有國家社稷理想的商人;第五,儒商是具有現(xiàn)代文化道德、有社會責任感,具有現(xiàn)代管理能力,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企業(yè)家?偠灾爬ㄆ饋砣迳潭x為:為人謙和、以心待人、精通業(yè)務、人性管理、真誠溝通的商人。而當代中國體制壟斷比較嚴重,中小學到研究生博士階段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偏多,傳統(tǒng)文化中儒家《論語》、《孟子》、《史記》等經典作為必修課程未曾涉及。多元文化對傳統(tǒng)文化中博大精深的精髓繼承較少。商人普遍缺乏素養(yǎng),內在涵養(yǎng)缺位,接受知識熏陶的動力喪失。知識匱乏和文化干涸完全不能超脫世俗的誘惑,往往經過幾代傳承就在社會中銷聲匿跡。中國商人缺少現(xiàn)代“儒商”氣質。對市場經濟新道德不了解,由于法制不健全,經常踐踏新道德。對傳統(tǒng)美德的修養(yǎng)只是形式上的模仿而沒有發(fā)自內心的內求。缺乏匯通天下、兼愛濟眾的理想。文化壟斷導致商人缺少現(xiàn)代管理理念、創(chuàng)新意識,缺少人文情懷社會責任感。他們主導的純唯物主義價值觀導致精神信仰封閉。
3.體制建設滯后
現(xiàn)代市場經濟是自由經濟、法制經濟,一切經濟活動都應遵循市場價值規(guī)律、依憲法依法規(guī)進行。而中國當下市場經濟發(fā)育不健全,商人只能微贏利,受政策、人治干擾較多,商人市場主體地位始終受制于國企,地位不平等引起思想不平等。商人變得謹小慎微,謹言慎行,處處為打通關系疏通人脈搞得暈頭轉向。既沒有按照現(xiàn)代市場經濟對商人的要求進行人格修養(yǎng)、價值追求,也沒有繼承傳統(tǒng)商業(yè)文化中“契約”和“誠信”兩個核心價值觀點。體制的弊端已經嚴重影響現(xiàn)代儒商傳承,加快立法,重商興商的社會風氣應逐興起。
三、儒商復興的新型倫理出路
儒家致富論傳承的關鍵在于現(xiàn)代儒商所肩負社會責任感。我們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指引商人正確的功利主義價值導向。
第一,政府應該更多鼓勵商人對公益事業(yè)、傳統(tǒng)文化傳承保護,適度放開壟斷行業(yè),讓儒商在寬松的外部環(huán)境迅速培養(yǎng)。加強對企業(yè)家、商人定期進行倫理學、哲學上的培訓,促使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區(qū)深入了解,形成理性批判精神,讓他們思維層次更高,去追求信仰、責任、使命、理想。
第二,在對商人教育中應把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儒商文化放在核心地位,喚醒商人的儒學追求。
第三,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完善富商、扶商配套政策,切斷商人與政府幕后交易,讓商人自信、誠信、道德經商。
筆者堅信儒家致富論經過現(xiàn)代改造一定會再現(xiàn)昔日的輝煌。儒商精神的內涵才能在現(xiàn)代市場經濟土壤中生根發(fā)芽,才能茁壯成長,儒家致富論才能恢復到我國傳統(tǒng)文化要求的兼善天下、匯通天下。
參考文獻:
[1]胡衛(wèi)紅;顚W活用道德經[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7.
[2]王玉生。言強必先富——中國傳統(tǒng)經濟倫理思想的近代演變[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3]袁鋒。儒商鼻祖·子貢全傳[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1.
[4]孔丘。論語外二種[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5][英]約翰·穆勒。功利主義[M].徐大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方勇。墨子[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11.
【儒家致富論的當代倫理思考】相關文章:
當代新儒家的道統(tǒng)論08-05
儒家孝倫理及其當代價值08-17
公民道德建設:公民倫理與儒家倫理08-18
儒家倫理的雙旋結構[上]08-06
儒家倫理的雙旋結構[下]08-06
儒家生態(tài)倫理思想述略08-05
當代中小學生網(wǎng)絡倫理教育思考08-18
試論儒家倫理輕視公德的負面效應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