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詩詞賞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詩詞賞析1
《秋登蘭山寄張五》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作品,被選入《唐詩三百首》。此詩圍繞清秋季節(jié)登高來寫,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先寫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隨雁飛滅”。因薄暮時思念之“愁”和清秋之“興”無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見“歸村人”,而不見友人蹤影,所以要相邀重陽節(jié)攜酒登高而醉。全詩用極洗練嚴謹的語言,描繪了登高所見的清秋薄暮景色,其中“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二句歷來膾炙人口。
【原文】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試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賞析】
這是一首臨秋登高遠望,懷念舊友的詩。開頭四句,先點自悅,然后登山望張五;五、六兩句點明秋天節(jié)氣;七、八兩句寫登山望見山下之人;九、十兩句,寫遠望所見;最后兩句寫自己的希望。
這是一首懷人之作。張五名子容,隱居于襄陽峴山南約兩里的白鶴山。孟浩然園廬在峴山附近,因登峴山對面的萬山以望張五,并寫詩寄意。全詩情隨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渾為一體!扒轱h逸而真摯,景情淡而優(yōu)美!睘槊显姶碜髦。詩人懷故友而登高,望飛雁而孤寂,臨薄暮而惆悵,處清秋而發(fā)興,自然希望摯友到來一起共度佳節(jié)!俺钜虮∧浩穑d是清秋發(fā)”,“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細細品嘗,夠人玩味。
晉代陶弘景《答詔問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泵虾迫贿@首詩開頭兩句就從陶詩脫化而來。
三四兩句起,進入題意!跋嗤北砻髁藢埼宓乃寄睢S伤寄疃暗侨f山”遠望,望而不見友人,但見北雁南飛。詩人的心啊,似乎也隨鴻雁飛去,消逝在遙遠的天際。這是寫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見了,而又近黃昏時分,心頭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卻使人逸興勃發(fā)。
“時見歸村人,平沙渡頭歇,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是寫從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勞動一日,三三兩兩逐漸歸來。他們有的行走于沙灘,有的坐歇于渡頭。顯示出人們的行動從容不迫,帶有幾分悠閑。再放眼向遠處望去,一直看到“天邊”,那天邊的樹看去細如薺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黃昏的朦朧中卻清晰可見,似乎蒙上了一層月色。
這四句詩是全篇精華所在。在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著力刻畫人物的動作,也未著力描寫景物的色彩。用樸素的語言,如實地寫來,是那樣平淡,那樣自然。既能顯示出農村的靜謐氣氛,又能表現出自然界的優(yōu)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謂:“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挥性葡鲋d,若公輸氏當巧而不巧者也!鄙虻聺撛u孟詩為“語淡而味終不薄”,這實為孟詩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這四句詩里,作者創(chuàng)造出一個高遠清幽的境界,這同“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詩的意境,是頗為近似的。正所謂“每誦之,有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這代表了孟詩風格的一個重要方面。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照應開端數句。既明點出“秋”字,更表明了對張五的思念,從而顯示出友情的真摯。
古詩詞賞析2
不 見
杜 甫
不見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殺,吾意獨憐才。
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匡山②讀書處,頭白好歸來。
【注】
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時輾轉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
、 世人:指統(tǒng)治集團中的人。
② 匡山:李白少時讀書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試題】
1.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的詩句有: ,
2.結合具體詞句,分析詩中李白的形象,
3.詩歌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
1.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或“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
2.“佯狂”“飄零”等表現了李白的懷才不遇、疏狂自放;“獨憐才”“詩千首”等表現了他的才華橫溢。
3.①對好友的掛念;
、趯畎讘巡挪挥、疏狂自放的哀憐和同情;
、凼惆l(fā)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鑒賞】
這首詩寫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許杜甫此時輾轉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獲釋,遂有感而作。詩用質樸的語言,表現了對摯友的深情。
開頭一句,突兀陡起,好象蓄積于內心的感情一下子迸發(fā)出來了!安灰姟倍种糜诰涫,表達了渴望見到李白的強烈愿望,又把“久”字放到句末,強調思念時間之長。杜甫和李白自天寶四載(745)在兗州分手,已有整整十五年沒有見面了。
緊接著第二句,詩人便流露出對李白懷才不遇、因而疏狂自放的哀憐和同情。古代一些不滿現實的人也往往佯狂避世,象春秋時的接輿。李白即自命“我本楚狂人”(《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并常常吟詩縱酒,笑傲公侯,以狂放不羈的`態(tài)度來抒發(fā)欲濟世而不得的悲憤心情。一個有著遠大抱負的人卻不得不“佯狂”,這實在是一個大悲劇。“佯狂”雖能蒙蔽世人,然而杜甫卻深深地理解和體諒李白的苦衷!罢婵伞眱勺中揎棥鞍А保鷦拥貍鬟_出詩人無限嘆惋和同情的心事。
這種感情在頷聯中得到進一步展現。這兩句用了一個“反對”,產生了強烈對比的藝術效果!笆廊恕敝附y(tǒng)治集團中的人,永王璘一案,李白被牽連,這些人就叫嚷要將“亂臣賊子”李白處以極刑。這里“皆欲殺”和“獨憐才”,突出表現了杜甫與“世人”態(tài)度的對立。“憐”承上“哀”而來,“憐才”不僅是指文學才能,也包含著對李白政治上蒙冤的同情。杜甫另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一詩,以蘇武、黃公比李白,力言他不是叛臣,又用賈誼、孔子之典來寫他政治抱負不能實現的悲劇。而這種悲劇也同樣存在于杜甫的身上,他因疏救房琯而被逐出朝廷,不也是“世人”的不公嗎?“憐才”也是憐己。共同的遭遇使兩位摯友的心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了,這就是杜甫深切哀憐的根本原因。
頸聯宕開一筆,兩句詩是對李白一生的絕妙概括,勾勒出一個詩酒飄零的浪漫詩人的形象。杜甫想象李白在飄泊中以酒相伴,酒或許能澆其塊壘,慰其憂愁。這一聯仍然意在寫李白的不幸,更深一層地抒發(fā)了懷念摯友的綿綿情思。
深情的懷念最后化為熱切的呼喚:“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痹娨獬猩稀帮h零”而來,杜甫為李白的命運擔憂,希望他葉落歸根,終老故里,聲聲呼喚表達了對老友的深長情意!翱锷健,指綿州彰明(在今四川北部)之大匡山,李白少時讀書于此,這時杜甫客居成都,因而希望李白回歸蜀中正是情理中事。就章法言,開頭慨嘆“不見”,結尾渴望相見,首尾呼應,全詩渾然一體。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假藻飾。律詩往往借景抒情,或情景結合,胡應麟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如五言律體,前起后結,中四句,二言景,二言情,此通例也!保ā对娝挕罚┒鸥ν蚱七@種傳統(tǒng)寫法,“通篇一字不粘帶景物,而雄峭沈著,句律天然”(同上)。這首詩就是用的傾訴心曲的寫法,不裝點景物,感情深厚,同樣產生巨大的藝術感染力。采用這種寫法必然要吸收口語、散文的成分入詩,首先是剝落華藻,語言質樸自然,如本詩語言看似平常,卻寫出了對友人的一往情深;其次是通過散文化使精工整飭的律體變得靈活多姿,便于傳情達意,如本詩用虛字轉折詩意,使對偶不切等。這種律詩改變了傳統(tǒng)的妃青儷白、四平八穩(wěn)的老調,增強了律詩的表現力。
古詩詞賞析3
山風吹游子,縹緲乘險絕。峽形藏堂隍,壁色立積鐵。
徑摩穹蒼蟠,石與厚地裂。修纖無垠竹,嵌空太始雪。
威遲哀壑底,徒旅慘不悅。水寒長冰橫,我馬骨正折。
生涯抵弧矢,盜賊殊未滅。飄蓬逾三年,回首肝肺熱。
作品賞析:
《方輿勝覽》:鐵堂山,在天水縣東五里,峽有石筍,青翠長者至丈余,小者可以為礪!锻ㄖ尽罚撼堄需F堂莊,四山環(huán)抱面,有孤冢。【邵注】在秦州東南七十里。
山風吹游子,縹緲乘險絕①。狹形藏堂隍②,壁色立精鐵③。
(首敘鐵堂形勢。王立之曰:山臺如堂隍,狹藏于中間。石之色黑,如積鐵然。)
、佟逗Yx》:“神仙縹緲餐玉清!笨~緲,衣裳飛揚貌。②【朱注】《說文》:山峭夾水曰峽。韻書不與硤通。然周立硤州,以居三峽之口因名,則二字殆可通也!段骶╇s記》:文帝為太子立思賢苑,以招賓客。苑中有堂隍六所。《漢書·胡廣傳》:“列坐堂皇上。”注:“室無四壁曰皇。”江總詩:“石路接堂皇。”劉孝威詩:“堂皇更隱映。”③《吳越春秋》:干將作劍,采五山之鐵精,六合之金英。《韓非子》:明主推積鐵之累,而察一市之恩。按本句五字皆入聲,讀不順口,作精鐵為是。
徑摩穹蒼蟠①,石與厚地裂②。修纖無垠竹③,嵌空太始雪④。威遲哀壑底⑤,徒旅慘不悅⑥。水寒長冰橫⑦,我馬骨正折⑧。
(此記高下諸景。上四,狀其峭削幽秀,此仰視所見。下四,狀其深峻陰寒,此俯視所見。皆所謂乘絕險也。修纖,細長貌。無垠,遍地皆竹也。嵌空,玲瓏貌。太始,從古積雪也。威遲,猶言回遠,從澗橫度,故見冰橫。徒旅馬骨,即《詩》“我仆痛矣”,“我馬店矣”之意。)
①棗據詩:“高巖暨穹蒼。”②《詩》:“謂地蓋厚!薄督x》:“豃如地裂!雹蹌E《魯都賦》:“竹則填彼山垠。”張華詩:“化達無垠。”④沈佺期詩:“宛轉復嵌空。”《列子》:“太始者,形之始也!雹荨段倪x注》:《韓詩》:“周道威夷!毖唬骸巴,險也。”又作威遲。潘岳詩:“峻板路威遲!鳖佈又姡骸半[閔徒御悲,威遲良馬煩!币笾傥脑姡骸鞍й诌堤撽颉!雹拗x靈運詩:“徒旅苦奔峭!雹哜仔旁姡骸爸辛饔X水寒。”徐陵詩:“長冰塹不流。”《哀江南賦》:“冰橫似岸。”⑧陳琳樂府:“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生涯抵弧矢①,盜賊殊未滅。飄蓬逾三年②,回首肝肺熱③。
。┙Y憂亂之情。當此流離奔走,未有息機,故回想行蹤而煩熱也。末句應游子。此詩與上章同格。)
①【趙注】抵,當也。抵弧矢,謂當用兵之時。亦作逢抵之抵!兑讉鳌罚骸盎∈钢酝煜。”②《商子》:“飛蓬遇飄風而行千里,乘風之勢也。”③蔡琰詩:“煢煢對孤影,怛咤糜肝肺!秉S生曰:諸詩大抵寫蜀道之艱難,及行役之辛苦?疵空陆Y語,各有出場,無一相重處。今按:入蜀諸章,用仄韻居多,蓋逢險峭之境,寫愁苦之詞,自不能為平緩之調也。
古詩詞賞析4
古詩原文
南來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門自有期。
為報春風汨羅道,莫將波浪枉明時。
譯文翻譯
我從南方歸來不必再象屈原那樣為報國無門而悲傷自憐,眼看著就能回到長安回到朝堂。
在這春風中行進在汨羅江邊的路上,回想起先賢,激勵著自己要有所作為,不要辜負了這開明的時代。
注釋解釋
汨羅江,水名,在湖南省東北部。
修門:《五百家注》引孫汝聽曰:“《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入修門兮。注云:修門,郢城門!贝私柚搁L安城門。
明時:政治清明之時。
創(chuàng)作背景
楚國大夫屈原憂憤國事,懷石自沉于此江。后人常臨汨羅江憑吊屈原。柳宗元三十三歲時因參與“永貞革新”失敗而貶為永州司馬(今湖南零陵)。在永州司馬這個閑職上任滿十年,十年之后,又被發(fā)配到更遙遠的邊荒之地的柳州。此詩可能就作于南行的途中。
詩文賞析
吟詠屈原的詩詞,也有相當多的是一些遷客騷人,宦游經過秭歸等地時,于羈旅之中吊念屈原,含有對自己身世遭際的感嘆。詩人同情屈原的可悲命運,把個人遭受排斥打擊的忿恨和不滿壓抑在心中。柳宗元還寫過“投跡山水地,放情詠《離騷》!币瓰橹,抒被貶謫抑郁憂憤之情。
“南來不作楚臣悲”,南來,點明自己的處境;寫詩人回顧貶湘時,已下定決心,不作悲愴的楚臣。即不愿像屈原那樣因憤世而懷沙自沉。“不作楚臣悲”,表明自己的心境,自己不會像屆原那樣,因憂國憂民而自沉于水。為何不悲?
“重入修門自有期”,表明詩人憧憬未來,有信心勵精圖治,再干一番事業(yè)。詩人以一達觀的.心態(tài),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開頭二句寫事、抒情,皆未言及風,三句則引入風的描寫。
“為報春風汨羅道”,述說在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又來到汨羅,這條路不是沉淪之路,而是充滿希望之路。詩人為了答謝在汨羅江旅途道上春風吹拂,“莫將波浪枉明時”,再次指出不能像汨水的波濤淹沒到大湖中,而是下決心不辜負元和中興的美好時光。波浪,人生波折,局勢動蕩!澳薄ⅰ安ɡ恕、“枉”、“明時”暗寓出詩人不因為遭受到挫折而耽擱了自己在政治清明之時施展才干的情愫。
觀此詩作,以七絕近體而存古韻,以平實質樸而寄深情,中唐以后少有人能及。東坡嘗評子厚之詩:發(fā)纖秾于古簡,寄至味于淡泊。此詩沒有刻意渲染,只是平實的語句,卻能感人至深;沒有刻意表白,只是普通的敘述,卻是發(fā)自肺腑。詩中寫江中遇風,并未具體寫風的表現,而是以人生的經歷、體驗作為主要表現內容,將“春風”作一點綴,以此與作者那樂觀的心境相互映襯。
古詩詞賞析5
田家元旦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唐朝詩人孟浩然所作五言絕句,所寫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詩中首尾兩聯反映了我國古代農民非常重視觀測天象,注重氣候、節(jié)令與農業(yè)生產之間的關系,這些都是他們從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有一定的科學價值。中間兩聯敘寫了自己的隱居生活,透露出其不甘隱居躬耕的心情,說明他的鹿門隱居只是為了取得清高的聲譽,以便達到引薦入仕途的目的。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fā)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jié)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疤曳笔且环N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
元日抒懷
唐·盧照鄰
筮仕無中秩,舊耕不外臣。
人歌小歲語,花舞大唐春。
草色熏三徑,風光動四鄰。
愿得長如此,年年物候新。
這首詩出自“初唐四杰”之一的詩人盧照鄰,講述自己官職低微未達到正八品,還是歸家種地做隱居方外之臣。今天人們高歌歡飲賀歲的美酒,早開的鮮花也起舞慶祝大唐之春。嫩綠的草色掩映著知己往來的小路,美好的風光驚動了我的四鄰。但愿人生永遠像元日這天一樣歡樂,年年歲歲四時風物都如此新鮮。
已酉元旦
宋·陸游
夜雨解殘雪,朝陽開積陰。
桃符呵筆寫,椒酒過花斜。
南宋詩人陸游所作,內容是關于古時候元旦期間發(fā)生的事情。詩中描寫的場景為:一夜的雨融化了屋外殘余的雪,清晨的太陽驅除了連續(xù)的陰霾天氣。輕輕對著筆呵著熱氣來寫對聯,喝一口椒浸制的酒發(fā)現新寫的花已經傾斜了。陸游的詩歌不僅始終貫注著熾烈的愛國熱情,而且同情當時人民的疾苦。憂國和憂民的思想在他的作品里交織在一起。八百多年來,蜀州人民懷念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扶老攜幼,不遠千百里前來瞻仰、憑吊陸游。罨花池是陸游生活過的地方,這里的水榭樓臺、林木花草,都篆刻下偉大詩人憂國憂民的詩篇。
元旦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堯觴,鏡里堪驚兩鬢霜。
好是燈前偷失笑,屠蘇應不得先嘗。
唐代詩人成文斡寫的《元旦》詩中,“戴星”,即頂著星宿,比喻晚歸或早出!坝x”,即酒杯,可作飲酒解!巴捞K”,是元日專飲的多味藥酒,古人認為飲此酒可以防病消災。飲此酒有個規(guī)矩,老少不能同時共飲,而是從年幼者依次而來。因為按古人理解,每逢新年,雖然每人都要增壽,但實際上年少者得了一歲,而年長者卻失了一歲,所以大家勸年少者先飲,以示祝賀,而讓年長者后飲,以避忌諱。詩中“鏡里堪驚”、“偷失笑”兩句,乍看似寫作者通過在飲酒時照鏡子,始見自己衰老,現出悲愴情緒,但經反復閱讀,你可感到它獨有的樂觀心態(tài),讓人感到他是一位童心未泯的“老頑童”。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fā)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孔尚任寫這首《《甲午元旦》》時已六十六歲,在家鄉(xiāng)曲阜簡居。《甲午元旦》詩分兩大段,前四句寫除夕,圍爐守歲,飲酒消夜。第三句過渡,借分贈。買春錢”暗示舊年已去,新歲已來。后四句轉入寫元旦。點爆竹,換桃符,聽樂曲.拜新年。字里行間,躍動著孔尚任一顆赤誠的童心!都孜缭啡姺从吵鏊撾x官場后心情的恬靜和愉悅。
古詩詞賞析6
翻譯:
我雖然身份卑微但心中道義長存,我并非來攀附權貴,而是因為你也是心懷道義之人。只希望您能讀讀我寫的文章,我(此行)不求入朝為官,只希望和你一起談談文著方面的事情!锻堕L沙裴侍郎》是唐代詩人杜荀鶴所作的七言律詩。
譯文:
我雖然身份卑微但心中道義長存,我并非來攀附權貴而是因為你也是心懷道義之人。
只希望您能讀讀我寫的文章,我(此行)不求入朝為官,只希望和你一起談談為文著書方面的事情。
雨中垂釣結下了隱居漁鄉(xiāng)的孤傲之情,吹過樹林的夜風傳來了遠飛鴻雁的心志。
男子漢接受恩惠必須要有緣由,我平生也絕不能接受別人平白無故的施舍恩惠。
賞析:
這是一首投奔他人,希望得到賞識重用的一首自薦性質的詩歌。這首自薦詩歌,言辭懇切,不狂傲;又不卑不亢,沒有諂媚之態(tài)。既表達了對裴侍郎的崇敬之情,又樹立了自己道品高潔,志向高遠的`形象。
“此身雖賤道長存,非謁朱門謁孔門”是說雖然身份低微,但是心懷道義!爸煌凉珜⒕碜x,不求朝士致書論”作者巧妙、隱晦了說明了自己的來意,雖然有點虛偽,但沒有阿諛奉承的諂媚之態(tài),保持了人格尊嚴。
“垂綸雨結漁鄉(xiāng)思,吹木風傳雁夜瑰”,詩人用雨中垂釣的釣魚翁、夜里風中飛翔的鴻雁,形象生動的表現了詩人孤高、鴻鵠之志的人物形象。
“男子受恩須有地”,是說大丈夫是憑自己的才華受恩,意指自己是有才華才學之士!捌缴皇艿乳e思”,是說自己不能隨便接受別人的施舍恩惠,表現出作者的孤高感。
古詩詞賞析7
【原文】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譯文】
農歷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漸漸發(fā)芽生長,黃鶯飛來飛去。楊柳披著長長的綠枝條,隨風擺動,好像在輕輕地撫摸著堤岸。在水澤和草木間蒸發(fā)的水氣,煙霧般地凝聚著。楊柳似乎為這濃麗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們放學以后,一路上沒什么耽擱,回家挺早,趕忙趁著東風勁吹的時機,把風箏放上藍天。
【賞析一】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詩人高鼎。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xiāng)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學后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
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方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賞析二】
《村居》描寫出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畫,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動著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農村生活圖畫。早春二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地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
全詩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讀了這首詩,讀者好像跟詩人一起飽覽了美麗春景,一起分享著孩子們放風箏時的歡樂。
【賞析三】
第一、二句寫時間和自然景物,具體生動地描寫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楊柳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里醉得直搖晃,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圖!安蓍L鶯飛”四個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寫活了,人們仿佛感受到那種萬物復蘇、欣欣向榮的氣氛,人們的眼前也好像涌動著春的脈搏!胺鞯虠盍泶簾煛保宓脑吧系臈盍,枝條柔軟而細長,輕輕地拂掃著堤岸。春日的大地艷陽高照,煙霧迷蒙,微風中楊柳左右搖擺。詩人用了一個“醉”字,寫活了楊柳的嬌姿;寫活了楊柳的柔態(tài);寫活了楊柳的神韻。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圖。
第三、四句寫的是人物活動,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孩子們放學回來的早,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兒童、東風、紙鳶,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結尾兩句由上兩句的物而寫到人,把早春的迷人與醉人渲染得淋漓盡致。
這首詩落筆明朗,用詞洗練。全詩洋溢著歡快的情緒,給讀者以美好的情緒感染。
【賞析四】
首聯寫時間和自然景物。生動地描寫了春天時的大自然,寫出了春日農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樹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里醉得直搖晃。“草長鶯飛”四個字,把春在的景物寫活,使讀者仿佛感受到那種萬物復蘇、欣欣向榮的氣氛,讀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動著春的脈搏。
頷聯寫村中的原野上的楊柳,“拂”,“醉”,把靜止的楊柳人格化了。枝條柔軟而細長,輕輕地拂掃著堤岸。春日的大地艷陽高照,煙霧迷蒙,微風中楊柳左右搖擺。詩人用了一個“醉”字,寫活了楊柳的嬌姿;寫活了楊柳的柔態(tài);寫活了楊柳的神韻。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圖。
頸聯和尾聯寫人物活動。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孩子們放學早,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兒童正處在人生早春,兒童的歡聲笑語,興致勃勃地放風箏,使春天更加生機勃勃,富有朝氣。兒童、東風、紙鳶,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結尾兩句由前兩句的物寫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盡致。
【賞析五】
《村居》描寫出了一幅春天孩子們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風箏的圖畫。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動著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農村生活圖畫。讀了這首詩,我們好像跟詩人一起飽覽了農村的美麗春景,分享著孩子們放風箏時的歡樂。
第一句寫時間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堤旁的楊柳長長的枝條,輕輕地拂著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煙霧里醉得直搖晃。
第二句寫的是人物活動。孩子們放學回來的早,趁著刮起的東風,放起了風箏。兒童、東風、紙鳶,詩人選寫的人和事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幾分生機和希望。
初春時節(jié),風和日麗,一只只五彩斑斕的風箏翩翩起舞于藍天白云之間。在嚴冬里抑郁了很久的人們,紛紛跑到戶外,放飛愉快的心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边@是清代高鼎描述的放風箏的情景,如今讀來仍讓人心曠神怡,除了那明媚的春光令人沉醉外,一顆童心仿佛飛到了空中,自由馳騁。對于天性未泯的孩子們來說,放風箏不僅僅能娛悅心情,還有益健康。古籍《續(xù)博物志》云:“春風日放鳶,引線而上,令小兒張口而視,可泄內熱。”放風箏的過程中,由于要不停地跑動、牽線、控制,使得全身肌肉關節(jié)隨之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心肺功能,對臂力、關節(jié)提高反應能力還有好處。放風箏時,眼睛一直盯著遠處,可以調節(jié)眼肌功能,減輕眼的疲勞,這對于中小學生們大有好處。
“順風相送三千里,一出家門萬丈高!边@是成人放風箏的真實體會。在浩瀚的古籍中,許多文人墨客留下了放風箏的感受!扒屣L如何托,終共白云飛”(寇準);“消得春風多少力,帶上兒輩上青天”(徐渭);《紅樓夢》中薛寶釵也在《臨江仙》詞中寫道:“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其實,人生在世,事業(yè)也罷,愛情也罷,就像那空中翻飛的風箏,幾起幾落,飄忽不定,但只要你把命運之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因風勢而行,或收或放,或引或頓,必能飛出一道亮麗的風景。
一年一度春風到,借得彩鳶上九霄。在明媚的春光里,帶上孩子快到戶外去放風箏,放飛喜悅的心情,放飛對新的一年美好的祝福與期望。
寒冷的冬天終于被溫暖的春風吹走。在濃濃的春意中,有一個人在悠閑地散步,享受著春天的美景,他就是詩人高鼎。
小草剛剛從睡夢中醒來,吐出一點點被春風染綠的嫩芽。晴空萬里,剛過冬的黃鶯展開柔嫩的翅膀,無憂無慮地飛翔著,仿佛在贊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楊柳在春風的吹拂下梳理著自己細長的秀發(fā),沉醉在春天的美麗中。高鼎被這千姿百態(tài)的春天所迷住,陶醉在美好的春光中。
“噢”一陣歡呼聲打破了春天的安寧,原來學堂早早地放學了。歡快的孩子們跑著、跳著,露出一張張?zhí)煺妗⒒顫姷男δ!翱欤】!”一個扎小辮的孩子高高地舉著一只五顏六色的鷹形風箏,跳著、叫著從高鼎面前竄過。高鼎的目光被吸引過去那孩子拉著風箏線,另一個孩子展著風箏。展著風箏的孩子一松手,那邊就一邊跑一邊放線。只見風箏在孩子的牽引下越飛越高,在蔚藍的天空中舞動,似乎在與云朵比高。不一會兒,天空中陸續(xù)飛起了許多紙風箏。在高高的云層中,各式各樣的風箏似乎活了,紛紛炫耀著自己的美麗。
春天的氣息里飄蕩著孩子們銀鈴般的歡笑聲。春天的美麗與孩子們的身影融合在一起,使高鼎仿佛回到了兒時,情不自禁地笑了。
古詩詞賞析8
古詩詞賞析
一、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1.選出賞析錯誤的一項: ( )
A.首聯以“凄涼地”、“棄置身”直接抒發(fā)了作者長期被貶邊荒的憤慨。
B.三、四句連用典故,“翻似”二字,簡描舊友被害情狀。抒發(fā)詩人對戰(zhàn)友的深切懷念,表達長期被貶后的人事滄桑之感。
C.五、六句寫擺脫現實處境,展望未來風光,千帆競發(fā),萬木爭春,借景物描寫表達人生哲理,耐人尋味。
D.結聯在酬答白居易的感情時,明確表示振作自持的態(tài)度,表現出堅忍不拔的豪邁情緒。
2.詩中的樂天指的是_________,“見贈”中的“見”字用在動詞前表示對“我”怎么樣,生活中還有相同解釋的詞語,試舉兩個_________、___________。
3.“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這兩句詩的愿意是什么?現在人們賦予它什么新意?
二、《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1.選出對杜牧《赤壁》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這首借古詠懷詩就前代歷史中某一點生發(fā)開來,以小見大,抒寫政治失意之情。
B、“鐵未銷”表明在赤壁大戰(zhàn)中,埋在泥沙中的殘破武器還沒有來得及銷毀。C、第二句借物以懷古,意思是說我把它揀起來,洗磨之后,還能辨出是三國時代遺物。
D、最后兩句議論,告誡晚唐統(tǒng)治者不要寄希望于僥幸。語言含蓄,懷古之中又透傷今。
三、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惶恐”和“零丁”有雙層含義,請說說有哪兩層含義?
2.對“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這兩句用了比喻,把破碎的山河比作風中的柳絮,把浮沉的身世比作雨中的飄萍。
B.這兩句是對偶,“山河破碎”與“身世浮沉”相對,“風飄絮”和“雨打萍”相對。
C.宋朝國勢危亡如風中柳絮,自己一生坎坷的經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
D.這是文章的頸聯,形象地反映了當時艱難危亡的形勢。
3.選出對文天祥《過零丁洋》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首聯回顧作者的出身經歷,表達詩人矢志報國、至死不變的忠心。
B、頷聯運用兩個貼切的比喻,把亡國之恨與身世之悲刻畫得入木三分。
C、頸聯慨嘆兵敗被俘,害怕元軍,孤身無依而惶恐不安。哀怨之情匯聚為高潮。
D、末聯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表現出詩人的民族氣節(jié)和舍生取義的生死觀。
四、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云,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倚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常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固難全。但愿人長久,千時共嬋娟。
1、選出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明月……青天”,首句陡然發(fā)問,這是詩人酒酣之時,對著皎潔的月亮所產生的遐思。
B.“我欲乘風歸云,又恐瓊樓玉宇”,這兩句設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麗,夜氣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對人間終不忍棄絕的復雜心情。
C.“轉朱閣,低倚戶,照無眠”!鹿獾囊七\,都是“無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見“無眠”者久久不能入睡。
D.“但愿人長久,千里共禪娟”此句稱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能夠健康長久地生活著,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夠共賞明月而得到些許安慰吧。這也正是作者的進一步處我解脫。
2、選出對蘇軾《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上片寫中秋賞月,因月而引發(fā)對天上仙境的幻想,極富浪漫主義色彩。
B、下片寫望月懷人,感慨人生的離合無常,表現出詞人曠達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C、上片借月抒寫歡欣,下片用圓月襯托離別,人月雙濟,溫馨而恬靜。
D、全詞執(zhí)著現實,懷念親人,構成豪放而空靈,抑郁而曠達的藝術特色。
3.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上闋寫詞人把酒問月,萌生了“乘月歸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轉向對人間的.喜愛。
B.下闋寫詞人望月懷人,由感傷離別轉向對離人的祝福。在詞人眼里,月圓人團圓是一種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時空阻隔,這是對一切經受離別之苦的人們的祝福。
D.全詞以“明月”貫穿,詠月兼懷親人,表達了詞人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
五、山坡羊 潼關懷古 (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1、選出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這首曲借憑吊潼關古跡,表現了一個歷史的主題: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無論怎樣改朝換代,人民依舊過著痛苦的生活。
B.“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寫潼關的雄偉氣勢,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寫出潼關的險工,然后用“山河表里”一語收住,暗示了它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一層的感慨內容。
C.“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寫作者路經潼關時的所見所想。這一層看起來只是回顧歷史,而沒有提到戰(zhàn)爭,然而歷代改朝換代的戰(zhàn)爭的慘烈圖景卻躍然紙上。
D.“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此四句一語道破了封建社會朝代興亡的本質。從歷史的變革中,以興亡的對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慘命運提示出來,既是歷史的概括,也是現實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內容。
2、選出對張養(yǎng)浩《山坡羊 潼關懷古》賞讀有誤的一項: ( )
A、前三句描繪潼關周圍的景色及形勢!胺鍛偃缇邸睂懕姺迓柫;“波濤如怒”言黃河洶涌。
B、“望西都,意躊躕”引發(fā)感慨,既有對秦漢盛世的懷念;又有對王朝更迭的惋惜。
C、曲末四句,精警遒勁,用極簡潔的語言傳達出了詞人對歷代受苦受難民眾的深切同情。
D、這首小曲借“懷古”諷今世,鞭笞了封建統(tǒng)治者剝削勞動人民的滔天罪行。
3..下面的選項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20xx年,廈門)
A.這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牌名,“潼關懷古”是曲的標題。
B.“山河表里潼關路”句畫出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的特點。
C.曲中的“聚”賦予靜止的峰巒以動感,“怒”表現出洶涌澎湃的情態(tài)。
D.曲子表達了作者的傷感悲憤之情,主要原因是“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六、飲酒 (陶源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這首詩的思想內容關鍵在“__________”二字,它表明一切自然樂趣都是由于自己的心靈超脫世俗才能感受到的。這首詩中表明詩人寄情山水勞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此”指__________________,“真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忘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對詩句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語言直接道出作者對優(yōu)美寧靜田園的喜愛,以及對車馬喧囂的官場的厭倦。
B.第三、四句自問自答,表現作者對超塵脫俗境界的追求。
C.第五至八句描寫田園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飛鳥歸林構成一幅大自然的美麗畫面,表現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閑自得心境。
D.最后兩句是全詩的總結,指出在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諦”,它既能體會也能言傳。
4.對詩句賞析不當的一項是( )
A.“車馬喧”在詩中不僅是實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整個為權位、名利翻騰不休的官僚社會。
B.“悠然見南山”中一“見”字寫出了詩人在采菊時在有意之間看見南山的情態(tài),表現了詩人悠閑自得的心境。
C.“飛鳥相與還”有雙重含義,既指鳥兒飛向天空經受風雨的折磨,終于返回山林,又喻指作者以往的做官和現在的歸隱。
D.這首詩歌頌了田園生活的恬靜安閑,表現了詩人與大自然相契合的心境,是陶詩中的名篇。
5.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首詩敘寫寧靜閑適的田園生活樂趣,表現詩人歸隱田園后安貧樂道、悠然自得的心境。
B.本詩在客觀景物的描寫中融合對人生哲理的領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
C.“心遠地自偏”形象地道出這樣一個道理:環(huán)境的偏僻幽靜方能使人恬淡舒適。
D.詩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細節(jié)來賦予特殊的意蘊。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脫俗、高傲純潔的象征意義;而詩人“采菊”,則表現詩人熱愛自然的情趣。
七、行路難(其一)(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古詩詞賞析9
[清]顧炎武
長看白日下蕪城,又見孤云海上生。
感慨河山追失計,艱難戎馬發(fā)深情。
埋輪拗鏃周千畝,蔓草枯楊漢二京。
今日大梁非舊國,夷門愁殺老侯嬴。
作品賞析:
1、“感慨”二句:寫以往用兵多失策,造成艱難局面。追,追思。戎馬,指戰(zhàn)爭。2、“埋輪”二句:感慨以往戰(zhàn)爭失利,南北兩京相繼失陷。埋輪、拗鏃都指戰(zhàn)敗!冻o·九歌》:“埋兩輪兮縶四馬!薄段究澴印罚骸稗质刚勖!鼻М,地名,在今山西介休縣。《史記·周本紀》:“宣王三十九年戰(zhàn)于千畝,王師敗績于姜氏之戎!3、“今日”二句:寫改朝換代,自己雖存忠義之心,但無從救國的感慨。大梁,今河南開封,戰(zhàn)國時魏國的國都。夷門、侯嬴,見吳偉業(yè)《懷古兼吊侯朝宗》注。作者以侯嬴自比,以大梁指中原之地。他在文中,多次主張恢復之計在于進擊中原。
古詩詞賞析10
七步詩
朝代:兩漢
作者:曹植
【原文】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賞析】
此詩純以比興的手法出之,語言淺顯,是寓意明暢,無庸多加闡釋,只須于個別詞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詩人取譬之妙,用語之巧,而且在剎那間脫口而出,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氨臼峭,相煎何太急”二語,千百年來已成為人們勸戒避免兄弟鬩墻、自相殘殺的普遍用語,說明此詩在人民中流傳極廣。
通過燃萁煮豆這一日,F象,抒發(fā)了曹植內心的悲憤。
真實度
七步詩的真假向來為人所爭議。其中郭沫若說的比較有理。他認為曹植的《七步詩》:“過細考察起來,恐怕附會的成分要占多數。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滿意曹丕,故造為這種小說。其實曹丕如果要殺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詩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殺他的話,詩作成了依然可以殺,何至于僅僅受了點譏刺而便‘深慚’?所以此詩的'真實性實在比較少。然而就因為寫了這首詩,曹植卻維系了千載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載的厭棄。這真是所謂‘身后是非誰管得’了。”但是他的說法也有人質疑,有人說,當初曹丕讓曹植七步成詩只是作為一個借口,想殺他,他認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沒料到,曹植才華如此出眾,當時,就連曹丕本人也被感動了些許,并且為了保住名聲,以安天下,他才放過了曹植。
古詩詞賞析11
《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譯文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
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zhàn)的赤壁。
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
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fā)豪氣滿懷。
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zhàn)船燒得灰飛煙滅。
我今日神游當年的'戰(zhàn)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fā)。
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賞析: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涌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云健舉,包舉有力;將浩蕩江流與千古人事并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么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于一時功名。不免過于迂腐了。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極有分寸。赤壁之戰(zhàn)的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已改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內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游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
"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涌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的總括之句。"一時多少豪杰"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蘇軾重點要寫的是"三國周郎",故下闋便全從周郎引發(fā);換頭五句寫赤壁戰(zhàn)爭,與周瑜的談笑論戰(zhàn)相似。作者描寫這么一場轟轟烈烈的戰(zhàn)爭也是舉重若輕,閑筆紛出;從起句的"千古風流人物"到"一時多少豪杰"再到"遙想公瑾當年",視線不斷收束,最后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寫周瑜卻不寫其大智大勇,只寫其儒雅風流的氣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綸巾"看作是諸葛亮的代稱,因為諸葛亮的裝束素以羽扇綸巾;但在三國之時,這是儒將通常的裝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復古《赤壁》詩云:"千載周公瑾,如其在目前。
詩人是個曠達之人,盡管政治上失意,卻從未對生活失去信心。這首詞就是他這種復雜心情的集中反映,詞中雖然書寫失意,然而格調是豪壯的,跟失意文人的同主題作品顯然不同。詞作中的豪壯情調首先表現在對赤壁景物的描寫上。長江的非凡氣象,古戰(zhàn)場的險要形勢都給人以豪壯之感。周瑜的英姿與功業(yè)無不讓人艷羨。
古詩詞賞析12
《五絲》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夸端午節(jié),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賞析:這里的“五絲”就是指百索、長命縷,表達了人們對長壽的一種期盼,反映出唐人樂生、重生的人生態(tài)度,他們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賞析:端午節(jié)為農歷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晝越來越長,所以說“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時當端午,用鹽佐食梅子,飲酒歡樂,木槿茂盛,蘆葦發(fā)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長壽,以顯示皇恩浩蕩。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jié),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賞析:唐代人將五色絲線編織成帶,佩在身上,稱為“長命縷”或者“續(xù)命縷”,所以說“長絲續(xù)命人”。而“九子粽”源于九子蒲(一種蒲草),“粽子”又與“種子”諧音,寓意得子,所以用九子蒲葉包裹粽子,表達多子多孫的'美好祝愿。“方殿臨華節(jié),圓宮宴雅臣”說的是唐代皇帝會在端午節(jié)召請群臣宴飲。
《詩·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
唐·權德輿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
寂寥齋畫省,款曲擘香箋。
更想傳觴處,孫孩遍目前。
賞析:唐人有端午節(jié)贈物的習俗,不僅在君臣之間,一般社會成員和家人之間也有。權德輿做官需要值班,不能和家人一起過端午,家人就送來了衣服(輕裾)和彩結(彩縷)等節(jié)日禮物。
《表夏十首(其十)》
唐·元稹
靈均死波后,是節(jié)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哀哉徇名士,沒命求所難。
賞析:“浴蘭”指古人端午節(jié)“浴蘭湯”的習俗,用草藥煎湯淋浴。因為粽子用絲線纏裹,所以說“彩縷碧筠粽”。早期的粽子是用黍米做的,也稱粽子為“角黍”。唐代開始用糯米代替黍米來制作粽子,色澤變白,味道香甜,所以形容粽子為“香粳白玉團”。
《端午日伏蒙內侍賜晨服》
唐·楊巨源
彩縷纖仍麗,凌風卷復開。
方應五日至,應自九天來。
在笥清光發(fā),當軒暑氣回。
遙知及時節(jié),刀尺火云催。
賞析:唐代皇帝在端午日會賞賜大臣衣服、扇子和百索等禮物,官員也要向皇帝進奉禮物,也以衣服為最常見。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fā)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賞析: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你贈與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結交的知己在萬里之外。往日為國盡忠的人,現在白發(fā)蒼蒼。盡管三湘和這里相隔很遠,仍然想要從屈原那里獲得慰藉和力量。
《乙卯重五詩》
宋·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賞析:詩人在端午日,看看山村中盛開的石榴花,然后包粽子、掛艾草、采藥草,也在額上點了雄黃酒,傍晚忙完了,準備喝一杯。
古詩詞賞析13
【原詩】
子夜吳歌 秋歌
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詩意】
長安城上一片明月,干家萬戶都傳來陣陣的搗衣之聲。秋風吹不盡的是,思婦們對玉門關外的綿綿的思念之情。何日才能掃平胡慮,夫君從此不再遠征。
【賞析】
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束戰(zhàn)爭,丈夫免于離家去遠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著真摯情意;雖沒有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情調用意,都沒有脫離邊塞詩的風韻。
籠統(tǒng)而言,詩人的手法是先景語后情語,而情景始終交融。長安一片月是寫景,同時又是緊扣題面,寫出了秋月揚明輝的季節(jié)特點。而見月懷人是古典詩歌傳統(tǒng)的'表現方法,加之秋來是趕制征衣的季節(jié),所以寫月也有起興的意義。此外,月明如晝,正好搗衣,而那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的月光,也容易勾起思婦的相思之情。制衣的布帛須先置砧上,用杵搗平搗軟,是謂搗衣。這明朗的月夜,長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聲中,而這種特殊的秋聲,對于思婦又是一種難耐的挑撥。一片萬戶,寫光寫聲,似對非對,措辭天然而得詠嘆味。秋風,也是撩人愁緒的,秋風入窗里,羅帳起飄揚,便是對思婦的第三重挑撥。月朗風清,風送砧聲,聲聲都是懷念玉關征人的深情。用總是二字,情思益見深長。這里,秋月秋聲與秋風織成渾成的境界,見境不見人,而人物卻好像真的在,玉關情也很濃。此情之濃,不可遏止,于是有了末二句直表思婦的心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后世的某些人偏愛含蓄,認為刪去末二句作絕句更好,其實未必是這樣。不知歌謠妙,聲勢出口心(《大子夜歌》),慷慨天然,是民歌本色,原本不必故意使用那種吞吞吐吐的用語。而從內容上看,末二句使詩歌思想內容大大深化,更具社會意義,表現出古代勞動人民冀求能過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全詩手法如同電影,有畫面,有畫外音。月照長安萬戶、風送砧聲、化入玉門關外荒寒的月景、插曲: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十分有意味的詩境,這種猶如女聲合唱的插曲決不多余,它是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畫外也在畫中,它回腸蕩氣,激動人心。因此,這首詩從正面寫到思情,而有不盡之情。
古詩詞賞析14
東門之墠[1],茹藘[2]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注釋:
【1】墠(shàn):經過整治的郊野平地。
【2】茹藘(rú lǘ):草名。即茜草。
【3】阪(bǎn):小山坡。
【4】邇(ěr):近。
【5】栗:木名。
【6】有踐:同"踐踐",行列整齊的樣子。
【7】家室:房舍;住宅。
【8】不爾思:即不思爾。不想念你。
【9】不我即:即不即我。我不想親近你;即:走進,接近。
作品賞析:
這是一首青年男女相唱和的民間戀歌。它的表現形式,不是戀人之間面對面地放聲高歌,而是室近人遙無由相會,自為贈答,分別抒發(fā)內心焦急渴望的情懷。
全詩分三章,每章四句。方玉潤在《詩經原始》中指出:“就首章而觀,日室邇人遠者,男求女之詞也。就次章而論曰:‘子不我即’者,女望男之心也。一詩中自為贈答而均未謀面!币环皆谧非,一方在盼望,兩種圖景,一樣心愿。本來是好端端的美滿姻緣,卻遭到某種社會原因的阻撓,使得這對戀人深深地陷入煩惱與憂郁之中。男女青年熱戀中可望不可及的內容,在《詩經》中是屢見不鮮的,但這首詩卻通過兩個不同的典型場景,讓男女主人公分別登場,在望而不見的特定環(huán)境中傾訴衷曲,有境有情,充分表現了雙方“心有靈犀一點通”的真實情義。
首章前二句,賦中有興。點明了實地,展現了女家住所的特定環(huán)境。通過這幅明潔而富有生意的畫面起興,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端莊大度和豐盈美麗的風采。同時,也含蘊了小伙子凝神相望、思潮起伏的情態(tài);廣場空闊,毫無遮掩,一切景象,盡收眼底,從中得到了莫大的慰藉,又生發(fā)出無限的.惆悵。因之后二句由景人情,展示小伙子煩憂的心境。“其室則邇,其人甚遠“,正是咫尺天涯,莫能相近,其中自有無限的難言之痛
有踐家室,猶今諺語所稱“好好人家”。次章變換場地,由女主人公登場,另是一番景象。前二句寫景,一排排屋舍儼然的美好人家就坐落在城東那片高大的栗樹叢中。從姑娘心目中的這幅繁茂的、欣欣向榮的圖景來看,自是景中有情,它暗示了戀人的英俊與善良,是個理想的對象。其中也蘊含著美好的憧憬熱烈的期待。后二句轉人言情,正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姑娘在向意中人傾訴自己的愛慕之情忠貞之志也在埋怨小伙子近來為什么不來到自己身邊表明心跡,因而姑娘感到孤獨彷徨,她在哭泣,她在憂傷,她在飽嘗著愛情遭受挫折時的無限悲苦。
古詩詞賞析15
詠廿四氣詩·立秋七月節(jié)
朝代:唐朝|作者:元稹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譯文
沒有料到夏天就這樣走到盡頭,涼風吹起偷偷地迎來了秋天。
夜晚星河之上是誰搭成了一座鵲橋,讓牛郎織女幽會在仙居。
寒蟬鳴叫聲在耳畔喧鬧響起,晶瑩露珠在林間枝頭緩緩滴下。
一片葉子驚起了心中的情思,怎樣才能夠不會再增添憂愁呢。
注釋
1.不期:不料、想不到、沒有約定。
2.朱夏:夏季。《爾雅·釋天》:“夏為朱明!
3.涼吹:涼風吹起。
4.迎秋:古代祭禮之一。這里指迎接秋季到來。
5.天漢:古時指銀河。泛指浩瀚星空或宇宙。
6.橋鵲:源見“烏鵲填橋”。指喜鵲。
7.星娥: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織女。天上的仙子。
8.玉樓:傳說中天帝或仙人的居所。
9.寒聲:寒蟬的鳴叫聲。
10.白露:晶瑩剔透的露水。
11.林頭:林間枝頭。
12.一葉:一片葉子。
13.心緒:心思,心情(多就安寧或紊亂說)。
賞析
不經意間,炎熱的夏天就走到了時間的盡頭,有不舍,有留戀,還有懷念。夏天帶給我們的,總是熱烈、肆意、激情與希望,于是當一縷涼風吹至,便會有時光偷換流年之感。秋天來了,心底才會突生感嘆,時間不等人。首聯,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正是帶著時間轉換的一種無可奈何的心理去描寫的。
頷聯,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天漢,指銀河。遙遠的夜空,銀河橫亙天空,仿佛搭成了一座鵲橋。牛郎織女幽會在美麗的玉樓仙境。如果第一聯是感嘆“涼風至”,那么第二聯則是期待“鵲橋會”。秋天,也有令人神往的'日子,美麗的七夕節(jié)就在七月七,即今年的8月25日。這里詩人是由牛郎織女的愛情,想起人間的愛情,繼而想起自己的愛情。失去另一半伴侶的詩人,在此為尾聯的“如何得不愁”埋下了伏筆。
頸聯,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這里的“寒聲”理解是全詩的關鍵。許多不了解節(jié)氣物候的人,很簡單的將“寒聲”,理解為寒冷的秋聲,這其實是不對的。寒冷的秋聲怎么能夠喧鬧呢,顯然與“喧耳外”不符合。再結合立秋三候: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里的“寒聲”指代寒蟬的鳴叫聲,與下句“白露”形成工穩(wěn)對仗。如此巧妙將立秋二候編織進一聯中,不得不贊嘆元稹處理語句的高妙。第三候“涼風至”,則在首聯下句出現。
“寒聲”對“白露”,比“寒蟬”對“白露”要更含蓄,更完整。寒蟬的鳴叫聲,才能在耳畔喧鬧,正好對應,晶瑩剔透的露珠在林間枝頭滴下!靶狻保鋵嵤恰岸庑;“滴林頭”,其實是“林頭滴”,倒裝之后,使人感受到“喧”與“滴”帶來的動感沖擊,與上兩句的靜態(tài)形成鮮明對比。同時,也使人感受到詩人觀察自然的細致入微,連白露輕輕滴下的畫面也能夠捕捉到。
尾聯,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芍^立秋的名句。一葉知秋,一葉驚心。秋天,就在那一片片變黃的葉子里,悄然而至。當人們面對肅殺的秋天,面對陣陣涼意,心中怎能不想起去年的秋天,人生的秋天,以及疾駛而去的半年光景。秋天是美麗的,秋天也是令人傷感的,因為秋后,好多動物和植物都將離開這個世間,包括上面的寒蟬。面對即將凋零的萬物,人們心中自然會感應萬物的變化,生出同樣的悲傷情緒!饵S帝內經》勸我們秋天要使志安寧,不要過分悲秋,否則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如何得不愁”呢?千古以來沒有答案。不過,毛主席的“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的氣勢,不妨可以學一學。毛主席在面對秋天肅殺表現出來的不愁且更加豪邁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古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初中古詩詞名句賞析08-12
《回鄉(xiāng)偶書》古詩詞賞析11-06
關于初中古詩詞名句的賞析03-25
如何利用《中華美文》提高學生古詩詞積累及賞析的能力07-30
經典古詩詞06-13
古詩詞06-23
經典古詩詞名句08-15
愛國古詩詞08-21
古詩詞名句08-04